文化综艺类节目的创新表达与青年价值引领路径探析
——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2021-09-15 15:31靳龙成陕西科技大学西安710021
名作欣赏 2021年26期

⊙高 凯 靳龙成 [陕西科技大学,西安 710021]

《典籍里的中国》作为大型文化类节目,选取的典籍为中国古代先贤的智慧集合,用视听语言进行通俗化呈现,将享誉中外的经典名篇借综艺节目形式创新表达,演绎出了中华经典的源远流长,将其蕴涵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有效传递给青年受众。

一、尊重典籍——传诵原著精华

节目选取典籍《尚书》《天工开物》《史记》《本草纲目》《论语》等历史名篇,从文化到历史,从科技到医药,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披沙拣金,借用视听技术让沉寂在典籍中的文字“活”起来。《尚书》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此书是可以追溯到华夏文明源头的“文化元典”,著名思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就出于此,因此节目设计将《尚书》作为第一部典籍。《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分十八卷,以阐释农业技术和手工业技术为主,其主要思想是人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自然力相配合,其精美的配图更是直接反映了明代技术发达的程度,节目选取了这一典籍将古代工匠智慧直接反映出来。《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为西汉司马迁所著,开纪传体先河,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共计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约三千年历史,记录了无数精彩鲜活的中国故事,栩栩如生地将历史人物演绎在读者面前,节目选取《史记》是站在时代角度,重新领悟这一站在中华文明历史的坐标系上的起点,走向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本草纲目》是节目选取的第四部典籍,是集明朝以前本草学之大成,采用纲目体系为药物分类,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博物学典籍。李时珍作为一名中医药学家,位于世界顶级科学家之列,所著的《本草纲目》更是被世界所认可,激发了中国的科学自信心,节目选取这一典籍,将古代医药科学及其科学精神传递给受众。节目选取的第五部典籍是《论语》,其蕴藏着中国人的仁德智慧和两千年的风骨性格,《论语》现存二十篇,记述了孔子的核心思想“仁”,影响了中国后世的思想精神,节目选取《论语》是因为其思想已浸润到当代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将耳熟能详的典籍通过演绎生动展现出来。节目以敬畏之心将一篇篇典籍创新表达,给青年受众提供了领会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电视综艺平台。

二、创新形式——注重可视化呈现

节目设计的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将典籍中的文字转化为可视的空间符号,将典籍中的人物和故事集中于文化综艺舞台之中,将文化情怀根植于受众内心深处。将文字转化为可视化的影视语言并不罕见,《典籍里的中国》创新之处在于将恢宏的文化巨著展现于方寸舞台之间,依靠舞台巧妙设计与演员生动演绎,将现实与历史两个维度有效联动起来,是此类型节目的创新表达,对青年受众可以有效传播,是传统经典当代化传播的创新尝试。

(一)以话剧直观讲述典籍

经典著作以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形式呈现出来必然要经过多重语境的转变。就节目而言,首先是将文字典籍的文字语境转化为话剧语境,每期节目的话剧展示时间约三十分钟,且分为多个话剧场景,精妙设计为三个部分——前引、主体、升华。

在前引部分,话剧通常展现的是与典籍紧密相关的一个其他故事,例如《本草纲目》一期中是将画家蒋兆和为李时珍作画像任务故事作为引入话剧,讲述了莫斯科大学陈列六十位世界级科学家之一李时珍画像的由来;《论语》一期将西汉海昏侯墓发掘《齐论语》的故事作为引入话剧,增补了典籍文本之外的重要知识。除此之外,最让人感动的是《天工开物》一期,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1961 年在试验田中发现杂交水稻和他“禾下乘凉梦”夙愿的故事作为引入话剧,使人心生感动。引入话剧部分虽不是故事的主体,但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将富有璀璨文化的历史典籍故事以贴近青年视角的话剧形式展现,代入感强,符合受众的审美诉求及收视习惯。

主体话剧部分是将典籍转化为可视化的重要阶段,节目艺术总监、中国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将节目定位于将文化典籍转化为戏剧化的舞台演绎,也就是将原先的文字空间流转为具象的视觉画面呈现给观众,节目甚至将话剧主创带领演员进行典读会的过程进行展示,展现演员品读、创作、演绎的全过程,使受众有很强的参与感。主体话剧的呈现是节目的重中之重,有相当比例的受众对于典籍是陌生的,主体话剧是将典籍当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准确传递,也是话剧改编的最大难点。以《天工开物》为例,三位话剧人物分别是宋应星、宋应昇和涂绍煃,主体话剧部分将《天工开物》成书过程、书籍内容、思想价值完全展现出来,实力派演员的精彩演绎让历史场景再现。话剧以宋应星、宋应昇赶考的故事为基本线索,讲述了兄弟二人虽赶考不顺,但也在此过程中逐渐坚定了成书的信念,将当时种植、手工业、兵工等科学技术知识集成于一部著作,在好友涂绍煃的帮助下将此书刊印的历程。特别是将书中经典篇目《乃粒》《乃服》《佳兵》的创作过程演绎出来,同时话剧中塑造的宋应星也历经了老中青三个阶段,受众通过主体话剧演绎掌握经典篇目的核心要义的同时可以深刻体悟作者的心路历程。节目中的主体话剧都承担着这样的作用,这也正是典籍可视化呈现的艺术魅力所在。

话剧的第三个阶段为升华部分,“升华”包含情绪升华和主题升华两部分。“升华”部分的话剧承担典籍内容讲述的作用明显偏弱,但其在节目核心精神表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青年受众在观看前两部分话剧主要以了解典籍内容为主,借助演员精湛的演技帮助受众梳理典籍的成书脉络及主要篇章,精神传递效果有限,升华话剧部分往往直接击中受众的内心,也是演员融入最深沉情感的一部分,无论是《天工开物》中宋应星、宋应昇、徐绍奎的“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隔空对话,还是《史记》中汉武帝与司马迁关于青史流传的时代嘱托,都尽显激荡人心之意,打破了古时与今夕的精神壁垒,传递给青年受众,最大限度地彰显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精神力量。

(二)以访谈记录补充文化内涵

节目借话剧表演的形式将典籍及其精神内涵展现给受众,但作为深度文化类综艺节目仅依靠演员表达文化内涵稍显欠缺,《典籍里的中国》为更精准、更立体地传递典籍文本中内蕴,增加了相关专家的访谈以及主创人员的剧本围读和服装试戏环节。

综艺节目的多元化表达无疑为节目文化内涵注入了新的元素,与话剧表演互为补充,增加访谈环节便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以《尚书》一期为例,访谈嘉宾为国际《尚书》学会会长钱宗武、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和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王启发,可谓是与文学典籍紧密相关的知名学者,他们从历史文学角度向受众介绍了《尚书》的来源和核心要义,对原生文本有了更深层次的解读,作为节目的首期,开篇访谈将选取这部典籍的原因以及重要意义深入浅出地讲授给观众,让受众对这部典籍有了直观感知。《天工开物》一期除继续邀请蒙曼外,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和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天工开物》原本就是研究古代自然科学的著作,张志清以其研究专长向受众介绍,既饱含情感又富有学理。访谈环节的作用不仅局限于介绍典籍的基本情况,还将与典籍核心人物相关的故事予以补充,特别是话剧中无法直接展示的情节。例如在《史记》一期,司马迁的人生分水岭事件没有直接展现,话剧中只演到了司马迁送别了李陵出征,访谈中蒙曼补充了“李陵之祸”事件,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又讲述了之后的司马迁忍辱负重,在逆境中奋发,提升了文人的品格,通过这段访谈讲述,司马迁的形象立刻鲜活起来,升华了人物的历史观。

除访谈环节外,演员剧本围读和道具服装更换也是读懂典籍的増补性表达。节目的每一期都录制了演员与导演进行剧本围读的场景,节目中这一环节称为“典读会”,每期节目在田沁鑫带领下由演员、编剧和导演进行典籍分享和剧本围读。以《尚书》一期为例,演员倪大红饰演了承载戏剧表现核心人物传书人、护书人——伏生,他饱含深情地诵读了《禹贡》的开篇:“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将大禹分界的气势文章吟诵到位,也将倪大红饰演的伏生传书精神表达出来。《天工开物》一期编剧在典读会上讲述了如何揣摩这部对科学充满追求的典籍,特别是核心人物宋应星天性豁达,人生历程跌宕起伏,给戏剧的创作和演绎带来了很多契机。主演李光洁诵读了第一卷《乃粒》:“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将粮食生产相关的规律以哲学思辨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得节目中的主演和荧屏外的受众对典籍以直观理解,同时还带领所有人齐诵“序”的最后一句“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成为整期的精神核心要素。

演员换戏装纪录同样也是对典籍理解的重要环节,换衣间中洞藏着典籍核心人物的精神外壳。以《史记》一期为例,作为一部通史典籍,演员的试衣间中陈列着上古、西汉等多个时代的服装,涵盖着从《史记》走出的英豪。饰演老年司马迁的演员王学圻试戏服时感叹司马迁的一生是跌宕起伏和充满坎坷的,凝练为这部万千历史果实的巨著。饰演青年、中年司马迁的青年演员张晓龙与镜中的司马迁扮相互相作揖行礼,体悟穿越历史的对话,增强了历史的庄严感与厚重感。事实上换衣环节是导演精心设计的,一方面可以将演员与角色的过渡呈现给受众,同时也将角色扮演转化为古今历史对话的核心人物。在《论语》一期中更是将王绘春的换装、道具、化妆的场景进行展示,王绘春在孔子扮相上是有基础的,是电视剧《孔子》经典造型的扮演者,其扮相甚至和孔子画像中的造型一模一样,彩排时深情流露,随着“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诵读,眼泪也随之落下,观众与演员的距离感瞬间被拉近,真切地感受到孔子的智慧和情怀。王绘春与镜中的中、老年孔子相互作揖行礼时,感受到夫子“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境界,激发了受众追慕先贤的自觉。节目正是通过多元化、多场景的表现才将典籍生动的“活化”展现,是节目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立足青年——提升价值引领

文化综艺节目是通过视听符号将典籍中蕴含着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表现出来,带给青年受众以强大的情感力量。青年受众在感悟多元文化和各类价值导向的冲击现实中,以典籍中的原生文本精神为核心,将电视文化综艺节目作为传播载体传递给青年受众主流意识形态,达到为社会主流意识服务的效果便是这档节目的应有之义。

(一)引入青年视角,参与典籍故事

节目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的设置便是引入了青年视角,将青年视角直接带入节目之中进行深度参与,撒贝宁成为青年诵读典籍的代言人,与古籍中的先贤对话,近距离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撒贝宁作为“穿越人”参与古籍的成书、传播故事之中,不仅是旁观者,更是参与人,在一次次与古代先贤对话中被厚重的典籍和伟大的历史人物所震撼,频频落泪,作揖叩拜,这何尝不是当代青年人诵读典籍的榜样,是对当今青年的引领,传递给受众以价值引领。《尚书》一期中,他化身两千多年后的读书人与伏生对话,参与到伏生的成长之路与传书的历程。《天工开物》一期更是化身为三百年后的晚生后辈,拿出了当代科技产物“电子书”,是现代文明与宋应星时代的文明进行碰撞的过程,也是青年学生在当下感悟典籍的真实写照,也许当今阅读载体不再是线装本的丛书,但是对科学知识敬畏的精神不会改变。《论语》一期中,孔子发问“两千年后是个什么光景”,答曰:“那是一个人人可以读书的时代”,孔子惊诧万分又心生憧憬,还代表当代中国青年回答从论语中读到“仁以为己任,修己安人,安百姓”的人生追求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孔子大为赞叹,虽为想象但却彰显当代青年继承先贤的豪迈之情。

(二)运用科学技术,丰富转播形式

节目综合运用了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科技手段,增强了青年受众观看节目的吸引力。舞台作为话剧展现的重要场景,与话剧共同构成了叙事场景,要吸引青年学生受众的眼球,现代舞台高新技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典籍里的中国》以科技赋能下的舞美设计让古今先贤与现代青年学生相遇,打造了沉浸式的效果。以《天工开物》一期为例,舞台演分为四个演出区域,一号台为主舞台,主要是稻田、明朝街坊和书坊;二号台是清朝康熙年间老年宋应星的书斋;三号台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是明朝万历年间年轻宋应星的家,上层是明朝的码头、军器局和蚕房;三个舞台中间有甬道连通,同样作为表演区域。除区域划分外,多媒体技术的加码让舞台“活”了起来,制造了氛围,既能呈现柔情动人的氛围,又能将宋应星年老壮美人生通过视听技术呈现出来。通过四个演出区域的设计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制造出古今对话时空穿越的戏剧效果,带领青年学生沉浸式的体验戏剧故事,深受青年学生的青睐。

(三)构建文化体系——传播时代精神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这些典籍是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基础,从历史经验和历史智慧中构建起古老文明的知识体系,节目通过一部部典籍演绎,让青年学生在时光碰撞的舞台中领略古人的处事之道,感悟中华民族精神之无限生命力。《典籍里的中国》立足时代背景,扎根本土,观照现实,向青年受众展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纵观节目展现的典籍故事,无不彰显着不同时代古往先贤带领大众追求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将信仰价值以故事的形式传递给青年,中华儿女正是以实际行动昭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信念。节目中选取的经典既表现了历史沉淀的传统精神,又展现了文化创新的理念,正如宣传片导语中所说:“知道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处理好历史和现实的关系十分重要,主流价值的传递绝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刻,更是紧贴时代发展主题的创新表达,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突破与创新才更适于对青年的价值引领。

四、结语

古代先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典籍,承载了上古历史的文字,蕴涵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筚路蓝缕、创造文明、开天辟地的精彩故事,其精华是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典籍里的中国》以精巧的结构设计将典籍故事用庄严感和神圣感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来,将中华民族精神传递给受众,对青年价值引领起到了积极作用,鼓舞了青年受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披荆斩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