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2021-09-14 13:00唐渝琳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15期
关键词:农耕文化农业产业生态

唐渝琳

摘 要: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乡村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传统农耕文化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该文以黄山市七约生态农场为例,通过对该农场的走访调查、资料收集,了解农场的基本概况、发展优势以及发展前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农耕文化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关键词:七约农场;农耕文化;生态;农业产业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5-0020-03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Model of Agricultural Culture and Agricultural Industry

——A Case Study of Qiyue Farm in Huangshan City

TANG Yuli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 230036, China)

Abstract: Farming Culture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wisdom of rural production and life in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farming culture and agricultural industry has high development value and b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spect. This paper takes the ecological farm in Qiyue, Huangshan City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data collection,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situation, development advantages and prospects of the farm,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problems, better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arming culture and agricultural industry.

Key words: Qiyue farms; Farming culture; Ecology; Agricultural industry

1 引言

中國是农业大国,有着数千年灿烂的农耕文明。“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1]。这就需要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将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以及农业产业有机结合,以充分挖掘传统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优秀的农耕文化,加速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2]的美好愿望。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不断冲击,传统的农耕文明正日益面临着中断和特征消失的威胁[3]。传统农耕文化的生存、传承环境逐渐消亡,部分农事活动和民俗仪式面临着失传的危机。本文以黄山市七约农场为例,探究了农耕文化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农业以及农耕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 黄山市七约农场基本概况

2.1 地理位置 七约农场坐落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位于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地黄山脚下的一个千年古村落南屏村。南屏村是始建于北宋的古村落,有着悠久的乡土文化和美丽的田园风光,村中至今保存大量的宗祠、家祠和支祠,被誉为“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4]。并且南屏村是著名影视片《菊豆》《卧虎藏龙》的拍摄地,村庄的知名度较高,带动了南屏村的旅游发展。七约农场位于南屏村入口处,与周边丰富的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具有天然的发展空间。

2.2 农场人员构成 七约农场于2015年由几个具有一定农场管理经验的高校大学生创办,农场人员主要包括农场工作人员和契约农场主,人员数量较少。

2.3 农场经营管理理念 七约农场之所以取名为“七约”,这主要是和“契约”有关。古徽州历年来有着浓厚的契约意识,契约在徽州人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在徽州人日常生活里,如果有人要杀猪,他会提前告诉人们,并且约定好时间,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会杀猪,到时候人们可以前来购买,于是到了约定的时间,就会买到新鲜健康的猪肉,这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约定,也是一种契约意识。契约在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以及民间矛盾的化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七约农场就是以契约精神为经营理念进行管理和运作。其中七约不仅是“契约”的谐音,同时也是指“真实、自然、专业、合作、分享、感恩、博爱”7条约定,农场经营者还将“契约”用印章的形式印在特色产品的外包装上,让消费者对“契约”产生直观的第一认知。同时,七约农场坚持自然的种植方式,不用化学农药、化肥等,而是用山泉水灌溉,创始人许学超的理念是“让人和土地更自然”。

3 农场经营模式以及发展优势

3.1 农业产销合作社 七约农场将农人和消费者成为农场的股东,成立农业产销合作社。农场主可以以更优惠的价格购买食材,还可以拥有自己的田地耕作,和农人一起参与农场的工作,共同成长,推动社区互助农业,有机社区的发展。

3.2 特色“农业+文化”经营模式 “农业+”模式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农业+文化”模式的不断完善,使我国农耕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七约农场的具有农耕文化特色的“农业+”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 七约耕读自然学堂 七约自然学堂的创办是为了找回人们对土地失去的责任感,对乡土的亲近感,阅读大自然这本无字的书。它传播耕读文化,倡导自然的生活方式,让人和土地更自然。自然学堂主要针对的是节假日亲子游,主要的活动包括认识动植物,去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的大山里观赏自然风景,在山下古村落烤红薯等等。不仅如此,七约农场还具有特色的秋收活动,游客们可以收割水稻,在稻田里舞蹈,自制竹筒饭,用稻草做蒲团,体验徽州非遗里米食徽雕糕的手作活动以及祭祀桂花树神。在学堂里,可以了解自然生态与你之前从未在意的世界。七约自然学堂的创办是农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促进农场增加效益,也能使游客在体验中体会到农耕文化的魅力。

3.2.2 七约特色产品—米酒 2019年七约农场开始进行了米酒的酿造,是以七约有机种植的糯米、酒曲、黄山自然山泉水酿造,将现代技术和传统手工艺结合。农场的每一款米酒都有名字,如“陪爸爸喝一杯”,是父亲节时农场推出的一款黑米酒,是创始人将对父亲的爱融入米酒的名字中,里面有和父亲有关的故事,在繁忙的生活中,期望能和父亲喝一杯酒,谈谈家常,互相关心。耕耘于山脚下的七约农场,学会了与山并立、墨守自然,而“山长”这款黑米酒,创始人是希望得到山中书院之养,人能“饮酒温克”,不失为谦谦君子。“相见欢-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款浊米酒则是主要针对女性朋友的需求设计,三五朋友小聚,酝酿美好时光。创始人赋予每款米酒不一样的名字,寓意着故乡、亲情以及对未来的希望。米酒是辛勤劳动后的调剂,是红白重要时刻的道具,是祭拜先祖的礼物。七约农场酿造了酒,献给了有情义的人。

3.2.3 七约特色产品——徽雕糕 徽雕糕是“可以吃的徽州雕刻”,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徽州糕点。主要以芝麻和米粉作为主要原料,其中芝麻又分为黑芝麻和白芝麻,做出来的糕点呈现黑色或灰白色,与徽派传统建筑中的“粉墙黛瓦”的色彩一致,具有浓郁的徽州地方特色。并且徽雕糕与徽州三雕艺术紧密联系,制作成品还赋予了祝福的含义。七约农场主开发的这款糕点,不仅承载了其自己的童年记忆,也通过创新的产品将农耕文化传承下来。

3.2.4 “互联网+农业”宣传模式 七约农场管理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互联网媒介进行宣传,也通过媒介将农产品带到城市,参加城市里的市集。例如,2020年七约农场主参与苏州“本色东西桥市集”进行农产品展销。2021年初春,央视新闻直播间以“画里乡村看黟县,古村寻春采新茶”为主题,对黟县碧阳镇南屏村进行全程网络直播,直播第2站就是在七约米酒坊直播春酿桃花酒。通过直播宣传,让全国观众走进徽州古村探索春意,了解徽州文化。

4 七约农场农耕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缺乏信任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中,各种化肥、农药以及激素、保鲜剂频繁使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如今,我国生态农产品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存在信任问题,主要是因为有些生产者在利益驱动下以次充好,以及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的认知障碍,他们不能分辨是否是生态农产品,并且生态农产品健康的功能在短时间内不能发生作用,这也使得消费者无法建立对生态农产品的信任[4]。七约农场坚持自然的种植方式,比工业流水线复杂而使得投入资金、人力较多,从而导致生态农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消费者也会因为价格因素而选择其他可代替产品。

4.2 人才匮乏 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农村地区与城市形成差距,大部分农村居民进行传统耕作,既缺乏农耕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意识,也缺乏在农耕文化和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中掌握市场的能力。同时,由于城乡差距,城市各方面的保障措施更加完善,农业劳动力外流,导致农村空心化严重,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由于从事农业工作的特殊性以及现代社会的普遍快节奏发展速度,农业的利益相对较低,难以吸引人才回到村庄为村庄的发展做贡献。

5 发展建议

5.1 建立文化特色品牌 为了解决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存在的不信任问题,今后应积极推进品牌创建工作,就像七约农场这种具有农耕文化特色的品牌创立,品牌可以更有效地通过博览会、展销会、网络营销、专题报道等多种手段进行宣传,还可以通过品牌的有效运作不断提升品牌自身的文化价值。让消费者更加了解具有农耕文化和生态理念的农业产业,从而更好地促进农耕文化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5.2 加强人才引进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提出,建立各类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支持和鼓励人才回到乡村创新创业。七约农场的人员构建主要是来自高校,具有一定农场管理经验的人才,具有共同价值观,组成自然农业产销合作社。但农场经营管理者人数较少,今后应加大人才引进,如让农业专家加入进来,让参与耕读自然学堂的学生学到更加专业的农业知识,鼓励更多的新农人参与生态农业的发展进程中。另外,加大对农村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在培养过程中注意宣传农耕文化的创新模式,让他们了解农耕文化和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对引进人才提供相应的经济保障,为农耕文化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提供动力。

5.3 创新宣传方式 当前的宣传方式相对比较单一,今后应创新宣传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七约农场。当前,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短视频生存,短视频社交,短视频消费时代已经来临。其中,有关乡村主题的短视频凭借着“真实、淳朴、亲近自然、接地气”的文化底蕴,成为短视频平台上的一道独特风景。因此,七约农场可以利用短视频,通过拍摄上传分享干农活、民俗文化、、乡村风光、纯天然有机生产过程等内容,向城市人民以及消费者群体表现出自己的独特和真实,拉近与观看者的距离。这能解决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不信任的问题,有助于农耕文化的传播。但在拍摄时须警惕过于商业化和娱乐性,避免丢掉乡村文化的本色。不仅如此,七约农场还可以加强与同程网、去哪儿、携程网等第三方平台的合作,对特色农产品进行精细化、精致化的包装、推介,多开展农场形象宣传,形成辐射带动周边的智慧旅游产业,从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5]。

6 结语

中国农耕文化资源丰富,是增强乡村稳定发展的文化根基。农耕文化与农业产业融合模式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方向。黄山七约农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积极创新农耕文化特色产品,以生态、自然、和谐等经营理念运作。在今后的发展中,還应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和进步,从而促进农耕文化和农业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阳,王宾,陈春良,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N].农民日报,2018-02-09(001).

[2]杨世伟.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内在意蕴、逻辑机理与实现路径[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04):125-135.

[3]陈志国,谭砚文,龙文军.传承农耕文明 助推乡村振兴——首届“农耕文明与乡村文化振兴学术研讨会”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2019(04):140-144.

[4]刘金潇.南屏古村落的文化意蕴探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03):112-113.

[5]胡永洲.构建“互联网+农业”智能生产模式的思考[J].上海农村经济,2015(08):37-38.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农耕文化农业产业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从农业谚语看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
民间美术是本我的放逐和情感的宣泄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