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里的冷藏架上总是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排牛奶。
如果睁大眼睛凑近一看,你会发现很多牛奶盒子上都写着“巴氏消毒”或“巴氏杀菌”几个字。
酒变酸了
1856年,法国的一个酿酒厂的主人找到了一位名叫路易斯·巴斯德的化学教授。原来,最近酒厂里酿出的酒总是散发出一股难闻的酸味,厂里的工人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酒厂的主人希望巴斯德教授能找出问题的根源。巴斯德爽快地答应了酒厂主人的请求。他用顯微镜观察,发现未变质的酒中有一种圆圆的酵母细胞,而当酒变质后,酒里就有了一种像小细棍的乳酸杆菌。
加热,把细菌杀死
巴斯德把装有酒的封闭酒瓶泡在水里,开始加热,希望能杀死乳酸杆菌。但是,应该快速加热还是缓慢加热?到底加热到多高的温度?这些问题困扰了巴斯德很久。他进行了很多次实验,才发现:把酒加热到五六十摄氏度,然后保温放置半个小时,酒里的一些细菌(包括乳酸杆菌和其他有害细菌)就能被杀死,而酒的口感也不会受到影响。
这就是后来成为食品工业标准的巴氏消毒法——用适当的温度和保温时间来处理食物,既能杀死食物里的一些致病细菌,又不会破坏食物的口味和营养成分。
喝牛奶有风险
巴氏消毒法并不是一“出道”就被大家接受的。刚开始的时候,没人愿意理睬它,认为这只是个用于酿酒工业上的技术。
但一家美国连锁超市的老板却在偶然间成了巴氏消毒法的推广人。事情的起因是这位老板的幼女因为喝生牛奶而感染细菌,去世了。
原来,在没有使用巴氏消毒法的年代,喝牛奶是一件风险极高的事情。那时候的人们认为牛奶一被加热就失去了珍贵的营养元素,所以喝的牛奶都是不加热的生牛奶。但他们也忽略了一点——生牛奶里存在着各种细菌,比如有害的沙门氏菌、白喉杆菌和伤寨杆菌等。
拯救了生命
儿科医生告诉连锁超市老板,在欧洲,有位叫路易斯-巴斯德的科学家发明了巴氏消毒法,这个方法也许能杀死生牛奶中的有害细菌,但至今没人愿意尝试。
连锁超市老板选了一个儿童福利院做试点,对福利院里采用的所有牛奶都使用巴氏消毒法进行灭菌。果然,福利院里儿童的生存率因此提高了一倍。
巴氏消毒法从此推广开来。
现在,当我们喝着经过巴氏消毒的牛奶时,请记得这位给我们带来食品安全保障的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