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嫦娥与后羿、吴刚究竟是什么关系?

2021-09-14 18:58赵运涛
月读 2021年9期
关键词:月宫后羿吴刚

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据说源于远古的祭月崇拜。应劭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夕月以夕”就是夜晚祭祀月亮。而八月十五被定为一个节日则是在唐代。

到了唐代,祭月变成了赏月,并增加了“团圆”的内涵。到了宋代,中秋节极为兴盛,成为重大的节日,这一天人们可以通宵达旦地游玩。《东京梦华录》说:“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到了元代末年,又出现了吃月饼的习俗。明代《西湖游览志余》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月饼仿照圆月的形状,也是为了祈祷团圆。到了明代末年,北方一些地区又出现祭祀兔儿爷的习俗。明人纪坤《花王阁剩稿》曰:“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

传说八月十五是月亮上兔儿爷的生日,这显然是玉兔形象被民间传说所神化而形成的习俗。从明清开始,嫦娥信仰变得更为广泛,八月十五除了“团圆”的内涵,又与祭祀嫦娥有关。

時至今日,每到中秋月圆之时,人们仍会仰望月宫,追寻嫦娥、玉兔、金蟾、桂树以及吴刚的踪影。然而,这些人们想象的月亮上的神人或精灵,并不是在同一个神话体系中一下子同时出现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叠加而逐渐被人们“凑”在了一起。

最早的月宫之主

上古时期,人们认为万物皆有灵,高山上有山神,深渊里有水神,各种自然环境都孕育有形态各异的精灵妖怪。依据这种对世界的认知和想象方式,人们自然也会认为,月亮上有“月精”。月有圆缺,古人认为这是“月精”可以死而复生。《楚辞·天问》曰:“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月亮它究竟有什么德行,能死而复生呢?顾菟常在月亮之腹,能有什么好处?“顾菟”并不是兔子,闻一多在《天问·释天》中举出十来个证据,证明“顾菟”实际上是蟾蜍,而蟾蜍就是“月精”,这是在人们的幻想中最早登上月球的“宫主”。

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西汉帛画中,月亮上边画着一只伏在地上的大蟾蜍。月精最初是蟾蜍,源于古人对生育的崇拜。蟾蜍每次产卵数千颗,蟾蜍的大腹便便之态也酷似孕妇的外形。在很多汉画像中都出现过男性伏羲持日轮中金乌,与女性女娲所持月轮中蟾蜍对举。金乌是三足鸟,代表男性生殖崇拜,而蟾蜍则是女性生殖崇拜的象征。蟾蜍在古人观念中是一种生殖力很强的母性动物神,跟月亮在中国文化中属阴性是合拍的,因而在汉代及以前,月精被说成是蟾蜍。

那么,我们常说月中白兔捣药,兔子又是什么时候出现在月亮上的呢?汉代刘向《五经通义》说:“月中有兔与蟾蜍何?”这是认为月中有兔子和蟾蜍两种精灵。从西汉帛画中,我们发现,月亮上确实还有一只兔子,但这只兔子在奔跑而没有捣药。传说捣药的兔子本属于西王母神话,大概因为有关嫦娥的传说往往说她吞服了不死药,而月亮又被看作能“死而复生”,这些联想最终使得月亮上的兔子有了本职工作——捣药。

这只兔子又是如何“去”了月亮上的呢?闻一多在《天问·释天》中指出:“盖蟾蜍之蜍与兔音易混,蟾蜍变为蟾兔,于是一名析为二物,而两设蟾蜍与兔之说生焉。”实际上只有一个蟾蜍,“兔”完全是出于读音的误会。月亮上有了兔子的传说后,又因为后人喜欢兔子而不太喜欢蟾蜍这种动物,所以“玉兔”的形象就逐渐压倒了蟾蜍,成了月宫中嫦娥的陪伴者。

嫦娥奔月

嫦娥是什么时候“奔月”的呢?嫦娥可能是从《山海经》里的常羲演变来的。《山海经·大荒西经》说:“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常羲是月亮的母亲,“羲”古音与“娥”相近。嫦娥奔月的传说大概先秦时期就有了(如果《文选》引的《归藏》可信的话),到了汉代,有了比较完整的记载。《淮南子·览冥训》说:“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嫦娥趁羿不在的时候,偷吃了长生不死药,奔逃到月宫去了。嫦娥能奔月,是因为有后羿的不死药,这是第一次将嫦娥和后羿联系起来。为什么嫦娥能拿到后羿的不死药呢?到了东汉,高诱进一步做出解释说:“姮娥,羿妻。”姮娥是后羿的妻子,姮娥即嫦娥(一说姮最初又为恒),为了避汉文帝刘恒讳而改称嫦娥。

嫦娥能奔月,和后羿有关系。《淮南子》中,有不死药的后羿是神话传说中射日的后羿。东汉高诱注说嫦娥是后羿的妻子,也是指的这一后羿。而在后世,有一种误解,将嫦娥看作历史上夏王朝时后羿的妻子。

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实际上有两个后羿,一个是历史传说人物,一个是神话传说人物。历史传说中的后羿和神话传说中的后羿常常被人们混淆,因为二者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擅长射箭。

历史传说中的后羿,《史记·夏本纪》说他是一个部族首领,夏王朝传到第三代是太康,太康荒淫无度,不修政事,善射的后羿凭借自己的本领趁机篡夺帝位,后来又被手下寒浞杀害,夏王室经过修整而复国。神话传说中那个后羿,就是射日的后羿,他生活的时代要早,主要是在尧舜时期,除了射日,他还射杀了很多妖怪,如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等。

两个后羿最大的不同就是历史传说中的后羿是有妻子的。《天问》曰:“浞娶纯狐,眩妻爰谋。”《史记·夏本纪》司马贞《索隐》曰:“浞杀羿,烹之,以食其子,子不忍食,杀于穷门。浞因羿室,生浇及豷。”寒浞瞒着后羿,与他的妻子私通,并生了两个孩子。

神话传说中的后羿,即射日的后羿,早期是没有任何关于他妻子的记载的。直到东汉,高诱注《淮南子》,才说嫦娥是射日的后羿之妻。也就是说,最初嫦娥与具有神能的后羿,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到了东汉,被注释者“误”认为是夫妻,从此人们也就认定嫦娥与后羿是一对儿。

到了明末,题作钟惺编辑、冯梦龙鉴定的《有夏志传》再一次发生“误”解,又把历史上的后羿与嫦娥看作了夫妻。说夏朝国王太康看上了后羿的妻子嫦娥,想用一座城池跟后羿交换,后羿居然答应了,嫦娥知道消息后大失所望,偷偷吃了不死药而飞升月宫。这就又把历史上本有妻子的后羿与神话传说中的后羿混淆了,而且还为嫦娥奔月找了一个新理由,那就是都是男人的过错,嫦娥是被逼无奈而吃了不死药奔月的。早在唐代,李商隐诗曰:“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可能会为自己吃了灵药后悔吧,因她自己的私心而只得独守广寒宫。大概因为当时还没有传说说她是被逼无奈的。

除了《有夏志传》,后来民间又有传说说后羿不在家,其徒弟逄蒙想抢夺不死药,嫦娥无奈吞药而升月,等等。嫦娥奔月的理由,后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至于嫦娥奔月的结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在汉代,人们认为嫦娥奔月后变成了蟾蜍。《初学记》卷一引古本《淮南子》,于“姮娥窃以奔月”句下,尚有“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十二字,是说嫦娥到了月宫,最后的结局是变成了癞蛤蟆。常任侠《沙坪坝出土之石棺画像研究》介绍一副石棺说:“较小一棺,前额刻一人首蛇身像,一手捧月轮。后刻两人一蟾,蟾两足人立,手方持杵而下捣。”那个长着人足的蟾蜍很可能就是嫦娥。

蟾蜍与嫦娥本来是毫不相关的故事,只因为都在月亮上,所以到了汉代,人们把嫦娥的故事与月亮上的蟾蜍联系起来,这样一方面可以解释月亮上蟾蜍的来历,另一方面又能解释嫦娥与后羿故事的结局。大概后来人们觉得美女变蟾蜍的故事过于破坏美好了,就渐渐将嫦娥的故事独立出来,于是月亮上就有了嫦娥和蟾蜍两种生物。再后来,随着道教的发展,嫦娥作为月宫仙人的形象胜出,嫦娥变蟾蜍的故事就渐渐消失了。

《西游记》中,嫦娥也有出场,是美女的形象,与之相关的最有名的故事大概就是猪八戒调戏嫦娥了。除此之外,在收玉兔的时候,嫦娥也出现了。“行者回头看时,原来是太阴星君,后带着姮娥仙子,降彩云到于当面。慌得行者收了棒,躬身施礼道:‘老太阴,往那里去。”太阴星君是道教后来创造出来的“月神”,民间常把她与嫦娥合二为一。这里说太阴星君后面跟着姮娥仙子,即嫦娥仙子,而且嫦娥似乎还不是一个人。当太阴星君收了玉兔之后,来到国王面前,孙悟空介绍说:“天竺陛下,请出你那皇后嫔妃看者,这宝幢下乃月宫太阴星君,两边的仙妹是月里嫦娥,这个玉兔儿却是你家的假公主,今现真相也。”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物馆藏中国年画:太阴星君

围绕在太阴星君身边的是众多嫦娥,也就是说月宫中有很多仙女都被称为嫦娥,当年猪八戒调戏的嫦娥可能只是月宫中的嫦娥仙子之一。太阴星君还介绍说,贵国的公主本是月宫里的“素娥”(在古代文献中,这一名字实际和“姮娥”一样,也是嫦娥的别称),只因为她在月宫打了玉兔一下,又思凡下界,就转世做了公主,而玉兔为了报仇,才下界取代她,又想着和唐僧成亲。可见在《西游记》中,月宫上的神仙是极多的,而实际上这些又都可看作传统嫦娥的“分身”。

《西游记》中还提到了月宫上的吴刚,是在猪八戒大战流沙河的时候。猪八戒说沙和尚的兵器是哭丧棒,而沙和尚夸耀自己的兵器说:“宝杖原来名誉大,本是月里梭罗派。吴刚伐下一枝来,鲁班制造工夫盖。”也就是说,沙僧的禅杖是吴刚伐下来的一根桂枝。

吴刚“登月”

早期神话传说中,月宫是很冷清的,只有嫦娥与玉兔、蟾蜍,嫦娥是很孤独的,连个邻居都没有,所以李白《把酒问月》诗曰:“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到了晚唐,月宫中才又多了一个人,即吴刚。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记载,西河有个叫吴刚的人,因学仙有过,被罚到月亮上砍桂树。这棵桂树很神奇,一斧子砍下去,瞬间就能复合,于是吴刚只能不停地砍,而树则随砍随合。这有点像希腊神话中得罪了众神,被要求不断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石头每快到山顶就会滚落下去,他又不得不从头再来。吴刚上月宫,是由于“学仙有过”,这是南北朝以后,道教形成系统,对修仙有一定的规矩,尤其是形成不同派别之后的观念的反映。

月宫上有了嫦娥,也有了吴刚,那么他们两个是夫妻关系吗?辛弃疾词曰:“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嫦娥究竟有没有嫁人呢?最晚到西汉就有嫦娥飞天的完整故事了,东汉时她被“误”认为是后羿的妻子,而到了唐代才有吴刚学仙的故事。吴刚的故事要晚得多,所以至少在唐以前,是不会有他们是夫妻的传闻的。

后来,民间确有一些传说将吴刚与嫦娥视为夫妻,但这种说法应该是近现代才出现的。大概因为他们同在月亮上,又一男一女,嫦娥的形象又常是手拿桂枝,而吴刚是伐桂的,于是出于各种目的,如对爱情圆满、家庭团圆的向往等,总希望嫦娥与吴刚能有点“绯闻”。

总之,中秋节作为一个传统节日,为中国传统文化增色不少,它本身就是“团圆”的象征,是相思的寄托。月宫上的诸多神话传说形成的符号,也成为各种吉祥元素,如嫦娥是美的象征,桂枝是“贵”的象征,等等。在古代绘画、家具、剪纸等艺术作品中常见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蟾宫折桂、玉兔捣药等图式,这些都是古人审美及美好愿望的体现。

(选自《符号里的中国》,中华书局)

符號里的中国

作者:赵运涛  著

定价:78元

中华书局2021年7月出版

人是“符号的动物”,“所有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不计其数的富有象征意味和审美价值的符号。本书选取传世文献、考古发掘和民间信仰中最能代表中国的100多个符号,如龙、凤、鸿蒙、祝融、太极图、八卦图、河图洛书、三星堆“太阳—神鸟—神人—神树”等,分为祥瑞、守护、神圣、人文四辑,对每个符号的生成过程、发展流变、现今影响、寓意与应用作了细致的考辨,辅以近300幅彩图,将文化中国的来龙去脉与核心精神娓娓道来。懂得了符号里的中国,无论是文化寻根、文博旅游,还是日常审美,都会是充满趣味的人文之旅。

猜你喜欢
月宫后羿吴刚
垂钓
相思·中秋
我和后羿过一天
后羿射日
“月宫365”实验圆满成功
有你不觉岁月寒
吴刚和孙红雷,有你不觉岁月寒
中国神话故事系列(二) 后羿射日
吴刚学艺
还需要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