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洪斌,邹国武,肖 荣,罗 鑫,赵 明
(1.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宜昌 443002;2.湖北安源安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22)
我国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发展具有高效、低碳、经济、可持续性等优点。随着长江流域的大型水电站拔地而起,相应的检修需求也越来越多。而水电站在建设期和运行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析做得较多,检修期的职业病危害却做得较少。为了探讨水电站检修场所的职业病危害特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配套法规要求,于2019年对湖北省某水电站检修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调查、识别、检测和分析,并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职业病防治建议,以期对水电检修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1.1 调查对象
湖北省区域内某座水电站的检修,分为机组检修、水工建筑物及金属结构检修。检修场所分为水轮发电机组主厂房、坝面泄洪区域及电站外的水工金属结构专用检修基地(包括防腐车间及铆焊车间)。检修劳动定员250人。
1.1.2 调查对象主要工艺流程
1.1.2.1 机组检修
检修工艺包括机组拆卸及回装,定子检修、转子及主轴检修、上机架及上导轴承检修、推力轴承检修、通风及其冷却系统检修、制动装置及系统检修、受油器检修、水导轴承检修、主轴密封检修、顶盖排水系统检修、真空破坏阀检修、导水机构检修、转轮及转轮室检修、机械过速检修、漏油装置及其他检修等。
1.1.2.2 水工建筑物检修
破损外轮廓修边,破损面清洁,环氧干料及基液配料,修补面刷基液,填补环氧砂浆,干燥维护。
1.1.2.3 检修基地铆焊车间作业
手工电弧焊、二氧化碳气保焊、氩弧焊、等离子切割、氧气乙炔切割,焊接完成后进行焊渣打磨作业。
1.1.2.4 检修基地防腐车间作业
防腐流程依次为喷砂除锈、喷锌防护及喷漆防护,在下列三个工艺房完成。
(1) 喷砂工艺房:喷射一定粒度的钢砂,对工件进行表面处理,使工件表面达到较高的清洁度和适宜的粗糙度。
(2) 喷锌工艺房:采用高速电弧喷枪将锌丝熔化,对工件表面进行喷涂。
(3) 喷漆工艺房:采用高压无气喷涂设备,喷涂底漆、中间漆和面漆。
主要原辅材料及用量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原辅材料及用量
1.2.1 职业卫生学调查
现场调查其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各生产环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各作业岗位劳动者接触职业危害情况,各生产环节设置或使用的卫生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及使用情况等。
1.2.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检测方案,按照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进行采样。根据GBZ/T 19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 160《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GBZ/T 189《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进行有害因素测定。所有采样和检测仪器均经过计量检定合格。
1.2.3 评价依据
按照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和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对水电站检修场所的有害因素结果进行分析。
水电站检修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电焊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锰、噪声、氧化锌、苯系物、丙酮、正己烷等。主要的防护措施如表2所示。
表2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
2.2.1 化学有害因素检测
对检修基地铆焊车间、防腐车间、主厂房的粉尘、电焊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锰、氧化锌、苯系物、丙酮、正己烷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主厂房气刨过程中的电焊烟尘和二氧化锰部分点位超标,喷砂工艺房和喷锌工艺房施工过程中的部分点位超标。
表3 水电站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
2.2.2 噪声检测
对喷砂工艺房、喷锌工艺房、喷漆工艺房、铆焊车间、主厂房等检修场所进行噪声定点检测,共检测42个点位,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其中14个点位的噪声强度大于85 dB(A)。
表4 水电站定点噪声检测结果
通过对水电站典型检修场所职业卫生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氧化锌、其他粉尘、电焊烟尘、二氧化锰及噪声。噪声定点检测结果显示喷砂工艺房、喷漆工艺房、主厂房等14个测点的噪声强度大于85 dB(A),上述区域均设置有防噪耳塞[黄色,发泡PU材质,降噪值37NSR,子弹头型,500副/盒],可随取随用,现场调查显示工人耳塞佩戴情况良好,能满足个体防护要求。喷砂工艺房其他粉尘及喷锌工艺房氧化锌采样点位超标,两个工艺房均采用了下部吸风的全面机械通风系统,并配有旋风除尘器+滤筒除尘器/漆雾过滤棉+活性炭吸附过滤器粉尘净化装置,加上工人佩戴供气式全面罩呼吸器,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第6.1.1条、第6.3.1.1条的规定“工人正确佩戴后实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能达到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二氧化锰、电焊烟尘检测结果显示主厂房的检测结果超过职业接触限值,体现在主厂房通风除尘措施不够完善。
(1) 继续加强耳塞佩戴的监督管理,工人进入喷砂工艺房、喷漆工艺房、主厂房等噪声危害关键控制点作业时,必须正确佩戴防噪耳塞。
(2) 喷砂工艺房其他粉尘、喷锌工艺房氧化锌超标,虽采取了通风除尘和个人防护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可再采取管理措施(重点工种采取多班倒)缩短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时间来降低工人的实际接触水平。
(3) 主厂房机坑内多处进行气刨作业,厂房排风和局部通风系统离得较远,同时移动式通风除尘设备配置太少,从而导致机坑内电焊烟尘、二氧化锰浓度短时间积聚造成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故为了减少电焊烟尘、二氧化锰短时积聚,可通过优化局部通风系统、增加移动式通风除尘设备和合理安排气刨作业面来实现。
(4) 按照相关标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是按照换算成每天8 h接触量是否超职业接触限值来判定,但实际情况是现场普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并不是长期暴露其中,如气刨作业,每年约200天的检修期,仅两到三次每次一天完成此作业,按照标准对照限值来判定是否超标并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