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安全管控实践与探讨

2021-09-14 12:50王连辉陈瑞娜黄超艺
电力安全技术 2021年8期
关键词:管控计划互联网+

王连辉,陈瑞娜,黄超艺

(1.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1;2.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市供电公司,福建 泉州 362101)

0 引言

近年来,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电网建设、城乡配网升级改造、基建施工等任务日益繁重,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形势面临严峻考验,如:施工队伍安全管理水平不足,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等诸多因素给电力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国内电网系统企业连续发生了多起典型人身事故,暴露出行业安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以福建电网近年来作业计划统计为例,公司系统日均作业计划达1 000余次,最高达到2 000余项。作业点多面广,小型分散作业管控难度大,加之福建地形多丘陵,山区作业数量多,监督巡查困难,安全生产面临复杂难控局面,人身作业安全风险面临管控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 作业人员安全素质存在短板。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安全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整体安全素质有待提升。

(2) 分包队伍安全能力良莠不齐。分包队伍用工约3 500余人,且人员流动性强,外来人员安全管控有一定难度。

(3) 高峰作业时期现场管控力量捉襟见肘。春、秋检作业任务密集区间管控能力不足,安全管控承载力不足现象突出。

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对系统内单位进行调查研究,从安全风险管理“方法”“标准”“体系”三个维度深入分析,从管理源头找问题,发现以下“三大症结”。

(1) 在安全管理方法上存在水平低问题。公司系统安全管理更多停留在“靠自觉、靠人盯”阶段。实际管理工作中,仍然较多通过管理人员到岗到位、安全执规检查人员“四不两直”安全巡查对现场进行管控,这种传统的管理手段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特别是公司承担了大量电网基建工程、农配网建设等,作业现场点位多、距离远,传统巡查管控模式不能有效支撑安全管理,现场管控不到位的问题更加突显。

(2) 在安全管理标准上存在执行不严问题。虽已建成完善的制度规章体系,但一方面员工存在有章不循、有规不依、习惯性违章等问题,造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不到位;另一方面由于制度规章体系多为原则性、方向性条文,在具体执行中自由裁量权较大,存在安全管理责任边界不明晰、标准执行不到位、不严等现象。

(3) 在安全管理体系上存在运行不畅问题。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认知有偏差,仍有一部分人认为安全依赖监督体系,是监督体系的事,是“管出来的”“查出来的”。基层间、上下级间、执行层与管理层间均存在矛盾,与预期成效大相径庭。协同不足、各自为阵、缺少沟通,导致信息和数据无法有效共享,部分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无效管理、一定程度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现象。

鉴于以上“三大症结”,提出了基于“互联网+”安全风险管控平台的现场作业安全管控机制,从完善工作标准、规范管控流程、强化安措执行三个方面进行剖析,提出建设风险管控平台的解决方案,实现作业安全可视化、智能化管控。

1 平台建设理念与框架

平台建设以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思想,坚守安全红线和底线,明确安全风险管控“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控为主要目标,进行人身安全、电网安全、设备安全的全方位管控。

根据生产作业安全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公司主要存在管理流程风险和作业行为风险两大安全风险,安全风险精准管控体系从“人”和“事”两方面入手,全程精准管控一切作业行为,如图1所示。

图1 安全风险管理示意

2 平台建设主要内容

结合当前实际和突出问题,从安全管理信息化、自动化角度,借助“互联网+”技术,组织开发“作业风险管控平台”,同时导入交互感知、行为识别等功能,实现作业安全可视化、智能化管控。采取信息内网数据服务器、现场移动终端、内网PC终端等设备与人的多种互联互通方式,实现“人机交互、泛在连接”的物质基础,通过“一级部署、多级应用”平台建设模式(地市—二级单位—班组),实现对业务和人员行为的精准管控,有效防范各类安全风险。

2.1 建立统一的作业计划管理流程

以作业计划为基础,建立统一的作业计划管理流程,涵盖高风险作业的智能预警、工作关键节点的图文记录、作业过程的实时视频监控、违章行为的动态纠正、安全规范的自主学习、管理人员到岗到位监督、作业人员信息智能管理、偏远地区作业的人员定位等关键内容。通过北斗定位、智能判别功能,跟踪现场作业人员实时状态,进行作业全过程跟踪。利用视频、照片等手段开展作业风险监督;同时充分利用现有摄像头设备,通过软件实现视频和图像的智能分析,代替人员监督。

2.2 出台明晰的三级管控组织体系

出台了《安全职责规范》《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到岗到位标准》《基建项目月计划、周安排、日管控工作实施细则》等,进一步明晰三级管控组织体系。对照安全责任清单,逐条逐项明确各级、各专业领导干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在作业计划、作业准备、作业实施等作业流程各环节中的主体责任、管控内容和工作要求,强化作业计划管理、反违章、到岗到位等风险管控核心环节的风险管控,实施作业现场风险全流程闭环管理。

2.3 试点智能技术在视频管控中的应用

通过人脸识别算法,实现作业现场人员精准辨识及人员资信溯源,提高工作负责人现场安全交底会质量,开展“互联网+”视频监控实时视频监督,对基建、变电站检修、农配网工程等高风险作业远程管控,以信息技术手段强化规范性操作和现场施工风险管控措施落实,确保作业的每个环节均处于受控状态。

2.4 实现风险分层分级管控

建立风险分层分级管控机制,汇编运检、基建、后勤、农网工程、配网工程等小型分散作业风险库,制定风险等级分级标准,规定市公司层级管理、部门车间级管控要求,明确对应电网运行风险、施工检修作业风险等级的到岗到位人员层级,并将到岗到位情况纳入管理规章,按月进行情况通报。

3 平台建设应用实例

3.1 以“管住作业计划”为主线管理流程风险

(1) 作业计划全面管控。作业计划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首要项,存在风险的原因主要是计划管控量大、管控盲区多、计划不合理等。根据类型及各部门管理要求的不同,将作业计划划分为农网工程、配网工程、小型基建、大修技改等10个类别,全部纳入计划管控,做到“专业全覆盖、作业全纳入、计划全审核、流程全固化、过程平台化”。

计划性作业分为停电作业和不停电作业两类,实行“一下一上”流程化管控:“一下”即停电作业计划由上而下实现计划制定任务的下发、分解;“一上”即不停电作业计划自下而上、分层级进行审批。作业计划按照“月、周、日、临时计划”分层纳入风险管控平台按专业分风险等级进行管控,班组通过内网PC终端和移动终端填报作业计划,车间及专业部门负责分级审批,所有发布的日计划提前一天通过短信平台通知相关管理人员。平台作业信息通过“一次录入、多处共享”的方式,月、周、日作业信息关联变化,避免信息重复录入,最大限度减少一线人员工作量。明确审批和审核流程,作业计划由作业班组、部门等分级分别审批发布。

(2) 严肃现场勘察流程规范化。通过管控平台固化现场查勘流程,细化现场查勘工作标准,规范现场查勘行为,保证前期隐患排查质量。现场查勘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现场查勘流程

根据年度综合检修计划、月度生产计划和现场需求,由车间向班组下达作业任务,并及时组织现场查勘。根据作业风险等级与协作单位的不同,分别由地市职能部门、车间、班组组织实施现场查勘。查勘结果报发起部门审批通过后,才能开展现场作业。大型作业做到至少提前2周完成现场查勘,一般作业提前1周完成现场查勘,应急抢修作业结合抢修进度进行现场查勘。

(3) 现场作业标准化。作业现场依托身份识别、安全交底会、负责人打卡、现场音视频记录等技术措施强化现场管控。工作负责人通过微应用关联作业计划组织召开安全交底会,拍照记录现场安全交底工作文档或音视频数据,主要包括工作票、站班会图片、现场安全措施图片等。APP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完成身份辨识,通过语音记录交底内容,通过记录打卡记录负责人履职时长,全过程督促负责人履责到位。

(4) 全面推行分级到岗到位督查管理。制定到岗到位管理机制,各级领导干部、管理人员根据作业风险等级分层级到现场进行踏勘、执行安全检查监督和工作指导。分级到岗到位管理如图3所示。

图3 分级到岗到位管理

现场作业过程要求现场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提交关键风险点照片,管理人员监控各类作业的开展情况。对大型作业、高风险作业采用现场作业全过程视频监控(若不具备条件可使用小型移动录像设备录制),现场监督人员(管理人员)现场提交检查内容和照片,平台记录提交信息的位置,实现作业风险的过程管控。风险管控平台对到岗到位进行闭环管理,各级人员在计划审批时需同时确定本层级的到岗到位人员安排,相关人员到达现场后使用移动终端,按照预先内置的到岗到位标准卡逐项检查,最后将检查情况和现场图片上传至系统中,系统自动将到岗到位情况纳入个人安全履职档案,如图4所示。

图4 到岗到位闭环管理

3.2 以“管住人员”为关键管控作业行为风险

(1) 人员信息准入资信管理。为确保现场作业人员的作业水平可控,避免人员安排不当产生潜在安全风险,平台建立作业人员资信管理机制。对所有内、外部作业人员的个人身份信息、特种作业信息、安全培训信息、“三种人”资格信息、安全业绩等资质信息进行全面清理和“终身制”建档,并实行分类归档、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备案的繁琐,同时还对部分关键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动态预警、智能提醒,超期则中断其相关作业资质。

(2) 人员持证上岗筛选。为强化外来人员管理,全面推进作业现场持证上岗。凡需进入施工区域内施工的人员必须事先经安全资格考试合格后才准许上岗作业,外来人员通过二维码标识“一卡一标”进行动态管理。按照相关外来作业人员培训管理要求,每年初结合分包队伍复审和入围资格审查,分批分期对外协人员开展专项培训,培训合格人员录入平台,平台再根据外协人员特种作业证、“三种人”资格等条件对施工队伍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临时人员办理上网许可证。平台规范生成“一卡一标”的二维码三色标识,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分类管理,严防无资质人员混工。平台系统实现人脸识别应用,检查人员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个人手机录入违章、核验人员、查询个人诚信档案等。安全巡查人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人员基本信息和违章信息,系统记录外协人员安全记分、施工队伍违章记分情况以便及时约谈,严控低素质队伍入场工作,确保现场安全可控、在控。

3.3 以“管住现场”为重点提升风险管控质效

依托现有安全督查队力量,成立安全远程视频管控中心。通过作业违章行为自动识别功能,建立着装、戴帽、登高、越限等作业典型违章行为数据库,通过AI智能系统对比分析现场作业实时状况、现场过程录像、现场图片等图像数据,对作业过程中违章行为进行智能识别,及时纠正,提高作业违章查纠的效率和覆盖面。远程视频监控中心实行有人值班监控,实时录制现场作业视频,全过程记录工作开展情况。各级监督人员远程实时调阅视频查看现场安全措施和资料,开展远程视频反违章工作。对于现场不安全行为,可以通过远程喊话进行管控,同时可以开展“靶向监督”,及时获取高风险作业关键点、关键环节管控情况,提高管控水平,有效解决地理位置远、覆盖面不足等问题。

4 平台建设应用成效

基于“互联网+”安全风险管控平台的现场作业安全管控实践,已在福建电网辖区内基建工程施工、电网生产、营销业扩、信息通信等领域全面推进。初步实现“三个管住”,作业现场违章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人身安全风险管控得到强化;同时风险管控平台也建立了到岗到位、督察督纠、作业信息管控、人员违章、单位违章等数据分析,从不同角度评估各单位及人员的工作质量,通过不同单位之间的评比,找出工作质量不高的责任单位,推动各单位相互交流,本质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1) 作业计划管理得到强化。作业计划报送全面规范,全年系统报送作业计划执行和作业信息管控率接近100 %,无计划作业和擅自作业得到有效遏制,作业班组人员现场作业随意性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根治。

(2) 现场反违章工作成效显著。现场违章数量进一步降低,年度现场违章率下降至4 %,其中外来人员违章率下降近15 %。

(3) 安全管控全覆盖基本形成。常规“四不两直”安全巡查只能覆盖作业点10 %~20 %,安全远程管控中心实现了所有高风险作业、小型分散作业管控全覆盖,解决了路途远、管控时效差问题,提高了管控效率。

(4) 管理成本大幅降低,质量效率大幅提高。分层分级痕迹化开展作业计划管控、作业现场勘察,作业流程化和管理流程固化,安全规章制度执行得到强化,有效避免了过去现场执规检查质量不高、管理人员到岗不到位问题,站班会质量和到岗到位覆盖面有显著提升。

5 结束语

基于“互联网+”安全风险管控平台的建设,取得了诸多成效。下一步,将持续完善“互联网+”安全风险管控平台建设,围绕建设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目标,认真贯彻上级安全工作部署,大胆创新,试点应用“互联网+”技术全面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的实践,依托“大云物移智”技术,深化人脸识别、图像智能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研究,为现场作业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管控计划互联网+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