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磊磊,米林锋,陈小凤,贺亚如,郭 蓉
(榆林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陕西 榆林 719000)
榆林市包装饮用水生产行业市场从最初所有县区突破零企业生产,到现在100家以上规模。夏秋旺季日产供水量已超3万桶大桶水和3万瓶瓶装水的产量。经历了众多品牌遍地涌起、多家联合重组、大型成套装备的推出、瓶装水生产线的引进、多元化产品的开发、委托加工形式的出现和市场经营策略的改变,榆林优质水资源得到充足的遴选和开发,各区域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化和品牌化的生产态势,消费领域和销售量逐年上升。
榆林市位于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黄河水路“几”字形框架的腹地。以明代长城为界,地貌上呈西北风沙草滩区向东南黄土丘林沟壑的接壤过渡[1]。多条河流起源于西北毛乌素沙漠边缘,横穿东南,流入黄河,有清水川、皇甫川、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无定河、秀延河、大理河和洛河等,以及贯穿榆林市区的榆溪河,构成榆林生产生活的水网体系[2-4]。
榆林市包装饮用水源基本上有2种类型。①沿西北毛乌素沙漠边缘属于沙土质的地表沙泉水、地下岩层井水。②东南黄土沟壑地多为地表山泉水、地下深井水[5]。大多水企自行开挖,接泉打井,也有部分采用农村集中式供水。
目前,全市包装饮用水生产用水源分类为:井水约占80.2%,泉水15.7%,其他水占4.1%,以地下水为生产源水成为榆林市包装饮用水的特点,其中2家水企的水源符合富锶矿泉水的水质标准。
通过对榆林市12个市、县、区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及生产概况的调查统计,掌握包装饮用水行业规模及分布,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榆林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生产状况统计表
通过对榆林市包装饮用水生产厂址环境调查,掌握环境地貌、厂区车间规模情况。
周边环境调查:如厂区是否临近城市、社区、村庄、厂矿、田地、林地、河边、垃圾场、排污渠等区域,调查发现,厂区主要集中在村庄、社区、林地、厂矿等,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榆林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环境状况统计图
厂区规模:微小型≤300 m2,中型600 m2左右,大型≥1 000 m2;车间面积:微小型≤200 m2,中型400 m2左右,大型≥600 m2。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共计121个,其中,微小型规模企业94个,占到总企业的77.7%;中度规模型企业16个,占13.2%;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11个,占9.1%。主要集中在榆阳区、府谷县及神木市等地,其中榆阳区共计22个,占到总企业的18.2%;府谷县共计15个,占12.4%;神木市共计25个,占20.7%;其他县区相对较少。具体如 图2所示。
图2 榆林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厂区车间规模统计图
通过对榆林市包装饮用水设备工艺调查,掌握企业关键工艺管理及设备设施运行状况等,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榆林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主导工艺统计表
以上。③桶瓶盖清洗消毒:满足二次使用瓶桶内外刷洗并沥干。④灌装消毒:瓶桶清洗消毒要满足10个工作岗位灌装要求,洗消液配比合理,冲洗彻底,洁净到位。生产消毒情况见表3。
表3 榆林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消毒统计消毒方式表(单位:次)
维护监控评价以121家水企的实施状况占比为效果评价值,调查评价为工作到位、工作一般、工作未到位,调查统计结果及评价见表4。
表4 榆林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净化及污染防控关键环节实施统计表
企业生产管理能否准确到位是生产出合格水的根本保证,包括技术运行方面和质量控制管理方面。通过从专职人员投入占比、技术应用占比、管理控制占比、质量制度落实占比和检验能力占比来比较企业生产管理条件,并进行评价(好、一般、差)。具体调查统计结果见表5。
表5 榆林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管理情况统计表评价表(单位:%)
榆林市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121家,主导产品为包装饮用纯净水,桶装水的夏秋季日产量达31 050桶,饮用纯净水生产约占92.3%,成为市场的主力军。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以井水为生产源水的占80.2%,山泉水源的占15.7%,其他水源占4.1%,开挖自备井和窖等非公共供水的企业占95.9%,以水源建厂成为榆林市水企的特点。全市包装饮用水产品以纯净水为主,主导工艺为一、二级RO反渗透,净化设备主要包括石英砂、活性炭、多介质粗滤、精滤和反渗透。全市水企基本上远离城市、河道、田地等主污染区,大多位于村庄、社区和林地,水源水井的微生物污染风险较低。
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微小型厂区车间规模的企业占到总企业的77.7%,中度规模型企业占13.2%,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约占9.1%。
另外,少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消毒工作措施一般或工作未到位的现象,特别是在桶、盖清洗消毒和灌装消毒环节上存在漏洞,二次污染防护风险较大;多数企业在净化关键环节控制中对设备设施和生产监控重视不够,关键性表压、电导率指示及流量液位等过程监控参数未能作为水质合格与否的参考,存在对设备运行状态失控的缺陷,维护更换和监测记录未能实时记录与反馈;包装饮用水企普遍存在专职技术和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家庭式生产方式为主导、生产人员普遍较少、管理制度较难有效运行、企业技术投入和执行有困难以及出厂检验把关作用不到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