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琰 高红
摘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遵循集中管理、统一协调、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分级管理的建设模式,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着力构建纵向衔接、横向支撑的“市-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加快形成应急物资储备调运指挥高效畅通的一体化网络平台,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大数据;物资保障;物流配送
一、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完善背景
1.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现状
应急保障体系包括防护用品、生命救助、生命支持、救援运载、临时食宿、污染清理等,有利于减轻和降低突发性事件的不利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全方面、全覆盖的应急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应急物资缺乏统筹管理,应急体系、预案不够完备等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我国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存在的短板和脆弱性。
2.大数据的迅速发展
应急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数据也迅速发展起来。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应急物资的数据,发挥大数据本身大量、高速、真实性等特征的作用,对海量应急物资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从而在面对灾难发生时,提高了整个物流运作效率,应急物资迅速发往受灾地区,应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3.社会和谐发展
应急物资管理保障体系的完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020年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要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完善,关乎着民众的生活保障,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国家的和谐发展,同时也是应急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是应对突发风险的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从各个方面看都是必须的,为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1.全方面、全覆盖的应急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负责应急物资保障的所有部门(镇、街道、村)没有严格应急物资体系的实施流程,掌握应急物资的部门多为上层部门,基层部门很少参与其中,各部门存在责任不明确、不承担等问题,出现相互推脱责任的现象,需要嚴格整治管理。
2.应急物资缺乏统筹管理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有些地区运用大数据对应急物资的储备进去数字分析并综合管理,但有些地区采用传统管理方法,管理效率较低,对应急物资综合信息动态管理有待提高。应急物资的品种和数目有限,存在数量较少、品类难以动态调整的问题。
3.应急预案、体系不够完备
上层和基层等部门应急物资保障工作发展不平衡,没有形成一整套上层到基层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对社会公众的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宣传动员不足,民众险情意识不足,自救、互救能力不高。
4.应急科技水平整体不高
大数据发展的背景下,应急物资管理水平相对提高,但仍缺乏应急物资保障领域的专业人才,基层组织对应急物资保障的实施措施没有充分掌握,信息获取不及时,现有的应急救援指挥、通讯技术和设备都相对落后,很容易致使应急效率降低,造成严重后果。
三、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措施
1.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当地政府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要求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好相关应急物资保障责任,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对每个环节综合管理,使每个环节环环相扣,加强各环节的督促和引导,有效提升应急工资的效率;政府还应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加强全面的督查,坚持集中管理和有效保障,做到可追溯、可控制。
2.平稳推进建设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首先明确建设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目标,对此制定建设体系的计划,协同各部门联合商讨,明确计划后分组分阶段实施。提高应急物资的调配、分配和发放的物流和时间效率,疏散畅通应急物资派送渠道,创立新的应急物资采购机制,确保保障工作有序进行,为应急物资的派送提供有力保障。
3.完善应急物资调度运用体系
规范应急物资调运使用程序,根据物资需求和物资储备情况,快速响应和处置,及时做好应急物资回收和返还找工作。强化应急物资社会化配送能力,积极与物流公司、家政服务公司、社会组织联系,采取政府购买服务,不断提升各级影子物资配送保障能力。加强应急物资动态管理,强化物资出去库管理,细化工作流程,将发放物资情况定期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形成科学合理的物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保证储备库及物资的安全。
4.激发大数据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中的优势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助力大数据发展,并运用大数据的高效、准确等特征提高对应急物资储备的管理与共享,努力推动应急物资数据的信息化、集约化建设,提高各环节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积极推进应急物资大数据的应用,实现物资保障效率的提升,努力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从而整体提高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科学化和标准化。
四、总结
大数据背景下,构建应急物资保障供应模式,需要考虑物资运输需求,根据应急物资拥有的特质,发挥大数据技术持有的特点,完善应急物流的战略布局、加强应急物资的管控力度、提高应急物资的管理水平,保障应急响应获得良好的工作效果,提升资源利用率以及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豪.《科学与技术》2020年19期.
[2]黄雯.创新与坚守: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应急管理的辩证思考[J].改革与战略2020,36(08):38-45.
[3]凌斌涛.大数据环境下应急物资储备供应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35):39-41.
本文系2020年度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大数据背景下济南市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完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NSK20C5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李琰,山东现代学院2019级本科物流管理班学生;
指导老师:高红,山东现代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