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2021-09-13 05:29汪俊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1年10期
关键词:企业管理者盈余管理影响

汪俊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企业盈余管理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的关注,也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领域之一。适度的盈余管理会给企业带来积极的影响以推动企业发展,但通过盈余管理对利润进行操纵以欺骗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本文结合已有学者的观点并结合对所学知识的深入思考,分析盈余管理给企业、社会公众、政府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可能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盈余管理;影响;企业管理者

盈余管理的本质是指盈余管理的主体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一些手段和方法对财务报告进行调整或控制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近些年来,诸多学者对盈余管理所产生的影响持有不同观点,部分学者认为企业通过盈余管理有利于企业发展和社会公众,但更多学者认为企业通过盈余管理实则进行利润操纵以粉饰企业经营业绩,欺骗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进行错误的经济决策,这会给企业带来潜在危机而不利于企业的持续经营。

1.影响分析

本文在已有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对已学知识的深入思考,对盈余管理的诸多影响作出如下分析。盈余管理的影响按其性质可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1.1积极影响

①盈余管理对企业管理者存在激励作用。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导致了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委托人追求自身财富最大化而代理人追求自己的津贴收入。企业若能合理运用盈余管理,给予管理者适当的利润调整空间则有利于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使其更愿意投入精力致力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最终达到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相互平衡的状态。此外由于经济发展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通过给予管理者适度的利润调整空间将有利于激发企业管理者的创新能力和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②适度盈余管理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增强投资者信心。管理者通过适度的盈余管理向社会公众传递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现象,以减缓由于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而导致投资者的交易情绪不稳定,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有利于其股价的稳定。

1.2消极影响

①有悖于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要求。企业管理者借助其自身优势进行盈余管理活动对财务报表进行“美化”以获得奖金、股权激励等奖励,这实质上是一种“财务造假”行为,通过盈余管理所呈现的财务信息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这必然会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无法得到保障。

②有损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企业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对财务信息进行控制的目的大多数情况下是为了满足其个人利益,而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机构等无法掌握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这将影响他们对企业的分析进而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债权人的贷款决策以及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等经济决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因此受损。

③影响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转。企业通过盈余管理对利润进行操控,向外部利益相关者传递不真实的信息将会对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产生影响,而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又会决定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向,这不仅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也会对其他合法守规的企业的正常经营产生冲击,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

④盈余管理的滥用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短期内通过盈余管理对利润进行操控也许能够满足操纵者的利益诉求,但是从长期来看企业管理者无法通过粉饰后的财务信息对企业的真实情况进行准确判断进而也就无法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務政策和管理决策。并且由于媒体、中介、社会公众的监督以及政府机关的监管,一旦企业通过盈余管理对利润进行操纵的行为被曝光,其社会声誉必然会受到影响,也必然难以逃脱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裁,届时企业能否存续将不得而知。

2.结语

上述分析表明企业适度进行盈余管理活动存在其有利的一面,但过度依赖盈余管理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当严格遵守会计准则,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减少对个人利益的追求,着眼于未来,以长远思维经营企业,将重心放在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经营效益上。若企业管理者立足于企业发展角度而进行适度的盈余管理活动,则应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会蒙受损失并慎重考虑并权衡其所需的成本与所带来的收益,进而做出有利于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正确决策。

参考文献:

[1]杨露.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9):71-72.

[2]王禹欢.L公司盈余管理案例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20.

[3]杨娜,郭世辉.融资需求、投资者情绪与盈余管理[J].武汉金融,2020(02):58-66.

猜你喜欢
企业管理者盈余管理影响
中国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两税合并、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方式选择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论西部企业管理者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