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飞
摘要:现如今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创新的阶段。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更加彰显出人力资源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新管理已成为完成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环节之一,拥有高素质的经济管理类人才是确保企业管理自主创新的关键。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学生实习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培训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在理论知识基础上更好地利用教材中的知识,并帮助他们更好地将教材中的知识付诸实践。同时,教学方法正在改变,这一领域的学校实践培训课程主要采用团队方法。作为实习的一部分,研讨会不再被老师触摸,而是由一群学生组成。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而且使他们能够激励学生学习。此外,当代实用院校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已在教学过程中启动和积极使用实验教学软件。
一、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现状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人才培养目标是课程系统化发展的准确定位指标。据统计,各企业对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的需求量是最大的,这些管理人员能够融入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并进行业务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还要求他们是具有经济学、管理学等基础知识,能洞察现代管理理论、方法,熟知经济领域政策、方针,创新意识与实践精神极强的经济管理类人才。然而,眼下有很多高校在制定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时,将培养重点放在了能够适应事业单位、各类工商企业以及政府部门的科研型经济管理人才和高层管理人才,这就使得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二者间出现差异。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经济管理类专业具有较强实践性,课程内容与实践活动的联系非常密切,主要是以应用性为指导。经济管理类课程内容的设置比较强调基础理论,对实践课程的内容没有高度重视,公共基础课程所占比例较高,教材内容并未紧密结合实践,虽然学生的理论掌握牢固,但是缺少应用到实践中的机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课程内容稍显滞后。还有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有着课程内容之间缺少关联性的问题,无法使其形成一个整体,以至于在学生的后续学习过程中较难深刻理解前面学到的内容。
二、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一)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技能
学生继续教育是经济学管理实习的重要任务。经济管理实习课程包括不能代替理论学习的教程、方法和相關知识。因此,在信息时代,通过实践课程,经济上活跃的学生的知识结构,特别是他们使用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组织。利用实践课程使学生能够在现代信息时代利用现代IT流程的操作、创新和社会技能。
(二)立足人才培养现状,把握未来发展方向与要求
相关人员在制定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策略时,务必充分认清这一类人才所具备的基础特征,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基于社会经济管理方向与经济管理类人才发展需求,确保培育人才要掌握各种专业知识与基础理论,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以此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使其能更好就业、创业,并持续发展新兴产业。还要培养学生捕捉信息、综合分析和应用决策的能力,掌握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现实,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并可以结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来调整培训和人才发展战略。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市场,在市场中得到历练,培养出高素质的经济管理类人才。在市场优秀人才的发展以及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上,人才的培养应更加注重其综合能力和扎实的技术专业素养,塑造其优秀的理念、道德,增强其责任心,要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渴望,不断提高他们寻求真理的冲动,塑造学生的挑战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立足于社会实际发展,培养良好心理承受能力,并确保学生在随后的学习和培训工作中具有较强的预测分析能力、信息捕捉能力、分析决策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以及应对与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持续更新和优化实训教学的课程内容
由于实习过程中课程相对固定,内容没有根据当时的新要求进行修改和更新。为此,教师必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更新实践实例,更好地满足教师队伍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设置培训内容时,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其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开发符合实际培训需求的课堂培训材料,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相关技术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在类似于学习管理的教程中,教师可以使用ERP模型在一个小组中管理光盘,以帮助学生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设计实用的培训课程时,教师必须更加注重内容设计的合理性,以帮助学生提前准备可行的课程,提高学生对实用课堂的参与程度,并真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培养学生职业意识
如今的高校很难融入职业培训。大多数学生没有工作经验,无法获得职业地位,更难发展成职业道德。因此,今天大部分毕业生不想工作,不工作,也不急着上班。这种现象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大部分学生都在校园里度过,几乎没有社会交往,特别是在经济管理和就业的某些领域。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办法是通过经济管理课程的实践使学生融入社会,与经济政策专业有关的相关就业单位和工作,以及了解和熟悉工作岗位的职责、知识、技能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融合的背景下,企业愈发认识到经济管理类人才的价值作用,熟悉运营和管理方法的专业人员已成为每个公司竞争的总体目标,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任重而道远。基于此,高校应结合学科特色,结合企业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综合要求,来不断创新培养模式,培育更多优秀人才,给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单小珂.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1(02):136-137.
[2]薛蔷媛,芦丹.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改革探析[J].投资与合作,2020(12):147-148.
[3]李益求.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20(11):61-63.
[4]邱蕾,朱伟.高校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今日财富,2019(23):136.
[5]王萤.分析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经济信息,2019(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