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海门经济发展

2021-09-13 23:50赵玉萍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1年9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困难优势

摘要: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秩序发生了的深刻变化。作为“全国百强县”的海门经济发展有着很多优势,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只有不断理顺经济发展各个环节,补足短板,强化弱项,才能实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海门经济发展;优势;困难;对策

截至2021年06月22日,全球各国(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患者人数已超17957万,累计死亡病例超388万[1]。疫情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带来了深远的影响。2021年03月13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最新的中期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1年全球GDP增长率为5.5%,2022年为4%。到2021年年中,全球经济产出将超过新冠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即便全球经济前景有所改善,但许多国家的产出和收入到2022年底之前将维持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之前的预期水平以下 [2]。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深刻改变着世界经济、政治秩序,全新的产业布局、经济发展模式正在逐渐形成。在面对全球疫情防控形式愈加复杂严峻的后疫情时代,我国如何在新形势下获得新发展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县(区)级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为例,研究后疫情时代下县(区)级经济发展的面临的困境、机遇和对策措施。

一、后疫情时代海门发展基本情况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海门区委区政府迅速反应、分类防控、精准施策,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打好助企政策“组合拳”,推动经济环境平稳回升。海门区委、区政府坚持把实体经济牢牢抓在手中,研究出台了《关于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发展的十二条意见》《关于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海门区“三年财政冲百亿”十条措施》《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指导意见》《海门区高质量服务企业“十个一”工作机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抓“六保”促“六稳”,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不动摇,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2020年,全区经济社会运行总体平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2.6亿元,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5亿元,增长3.5%;工业应税销售连续4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运行稳居南通第一方阵,项目建设两夺流动红旗,为南通经济总量突破万亿贡献了海门力量[3]。

二是坚持经济防疫“两手抓”,推动工业经济触底反弹。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主要指标平稳向好。2020年,出台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强化企业梯度培育,新增应税销售50亿元、40亿元、30亿元企业各1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8家。工业实现应税销售1473.7亿元,增长21.7%。海门列中国工业百强区第24位、江苏第7位[4]。2021年上半年,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实体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8条重点产业链不断完善成熟,预计三、四季度的经济发展还将保持较好态势。

二、后疫情时代海门经济发展的优势

(一)营商环境日益优良。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影响地区大项目引进、市场化体系构建、高素质人才培养等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新冠疫情以来,为控制疫情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海门参照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出台的有关惠企政策,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税费减免、优惠金融政策,用实际行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进一步简化政府行政管理相关流程,充分利用互联网便捷、高效优势,提高服务重大项目和企业的能力。

(二)参与区域发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对接沪苏,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发展是海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点。2020年,海门以争当“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示范区”“南通跨江融合先行区”为目标,坚持物联、交通先行,北沿江高铁设置海门北站,加快筹建海太通道、崇海通道,全面融入长三角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同时以新的交通立体网络渠道为依托,主动融入滬苏产业链、供应链分工体系,与江阴、太仓和上海崇明等地建立友城关系;定期赴上海、苏南举办投资环境说明会和主导产业推介会,加强与沪苏产业链协同发展,创新链精准对接、供应链双向融合。区域融合全面深化,与太仓、江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长三角地区营业执照实现“三省一市”跨省通办。在海门内部行政管理上,进一步理顺各区镇关系:海门开发区、海门街道“一体化运行”;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区和三星镇“区镇分设”;海门港新区港产城融合,省级开发园区创建全面启动;临江新区“四区融合”初见成效,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正式举办。在交通网络上,更加高速的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编制完成,绕城高速海门段、疏港铁路、洋吕铁路项目有序推进,内河航道整治工程稳步实施,江海河联运体系加速构建,为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持。

(三)参与国际产业链重构。新冠疫情变革了国际分工,重构了国际产业链,当前正值海门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必须要系统掌握全球产业链升级的大趋势,结合海门实际,主动升级产业布局,逐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争取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继续深刻融入全球产业链。2020年,成功举办“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线上交易会,完成进出口总额253亿元,增幅列南通第1。鼓励企业“走出去”,完成外经营业额8.7亿美元、服务外包执行额3.75亿美元。

(四)积极发展国内市场。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的消费水平大幅提高,国内消费市场得到了极大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已经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居民消费平均水平,成为拉动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后疫情时期国际市场的不稳定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目前国内市场已经成为最稳定,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海门的外贸企业可以紧紧抓住国内经济发展黄金期,改变过去过度依赖出口的局面,仔细研究国内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需求偏好,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各类企业要集中力量开发新产品、构建发展新模式,打造自主品牌,不断开拓国内市场,赢得新一轮经济发展先机。

三、后疫情时代海门经济发展存在困难与问题

随着各项稳产扶企政策措施的落实,疫情对海门工业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在逐步减弱,但受全球疫情蔓延影响,外部发展环境不明朗程度加剧,疫情对经济发展的短中期冲击加大,海门经济保持平稳增长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形势依然严峻。后疫情时代,传统世界经济规则遭到破坏,国际分工机制发生巨大变化。无论是宏观经济层面还是微观经济领域,各类贸易争端、摩擦冲突不断。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问题政治化直接影响国际化生产和贸易。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深刻调整,不稳定性增加。全球产业链正逐渐呈现出“去中国化”的态势,而且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这一危机将更加明显。作为县级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外贸加工制造业受影响最大,产品订货量不断降低,部分订单被取消或延期,新订单锐减,外贸制造业企业仍然面临着困难,融入国际产业链的步伐受阻。

二是增速依然缓慢。经济运行虽呈现较强韧性,但增速低于预期较多。宏观环境、贸易摩擦、环保治理等多重因素叠加会进一步加大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企业面临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资金流紧张双重压力,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运输成本持续增加。由于世界疫情没有得到较好控制,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巨大,2021年以来,有色金属、纺织原料价格持续上升,企业面临着成本高企、利润下跌的“两头挤压”,企业面临的资金周转压力较大。疫情期间,各级各类资金普遍流向了民生保障、公共卫生、社区管理等领域,中小企业发展及项目发展缺少足够的资金扶持。

三是信心依然不足。部分企业家对发展预期信心不足。在调研组与企业家的座谈交流中,相当部分企业家认为,国外疫情态势不明朗,疫情影响具有滞后性,传导效应可能还会长时间持续,恢复到疫情前的生产效率和经营规模仍然需要较长时间周期,对企业未来发展信心不足。

四、后疫情时代海门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国内大环境变化,按照“目标不减、信心不减、措施不减”的要求。紧盯高质量发展要求,制定区镇和部门评价办法,把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量化,落实到人,明确时限,做到“周周有计划、日日有进展”,确保各项工作环环紧扣、扎實推进。

一是坚定发展信心。要长远、全面、系统的认识海门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现代化经济体系已经初具规模,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增强。世界疫情对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巨大变革虽然对我国经济发展虽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总体基本面仍然维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海门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发展的格局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仍然没有改变。

二是强化组织推进。要系统谋划发展目标和工作举措,全力做好规模企业应税销售、产值、新进规企业、增加值等重点指标的推进和落实工作。加强发改、税务、统计等部门的协调交流,及时做好监测、分析和预警工作,不定期将完成实绩通报反馈各区镇,重点加强与规模应税销售等主要指标增长缓慢或负增长的区镇沟通联系,剖析问题,找寻根源,研究对策,狠抓落实,力争实现赶超。

三是培植产业龙头。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创新潜力,重点打造优质产业链。围绕“3+3”重点产业发展,做强做大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壮大提升现代家纺、电子信息和现代建筑三大主柱产业。引导区镇挖掘资源,加大招引和对接,积极引进重点工业企业落户海门,有序开展大企业培育“领航”计划工作,推动更多本土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促进更多企业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行业主导力、市场影响力的旗舰型企业,全面提升全区规模工业应税销售总量。

四是扶持外贸企业。海门外贸进出口企业达到400家,2020年进出口总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7.57%,其中出口总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5.06%。要对全区外贸企业持续摸底排查,全面掌握全球疫情对企业影响程度,加快出台针对外贸进出口企业的相关帮扶措施,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稳定对外贸易规模,提升对外贸易质量。促进惠企政策落地实效,落实扶持政策关键在区镇,针对企业自身对政策研究不够的问题,各区镇对区委、区政府出台的政策进行全面梳理,根据企业情况“一企一档”,明确企业可享受具体政策,确保能享尽享。同时,区级部门要优化审核拨付流程,提高政策兑现效率,真正让企业感受到“雪中送炭”的获得感。

五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一是重点加强高素质人力资源培养。各企业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校企合作平台、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东洲英才计划”等,围绕企业技术革新升级、提高管理效益,重点吸纳和培养高素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二是稳定企业普通用工。针对中小企业的用工荒问题,财政和人社部门要持续加大稳岗补贴的扶持力度,扩大企业和员工受益面。特别是对订单型企业,要进一步摸清企业用工现状,简化政策申报手续,可以提前拨付的尽量提前拨付到位,降低因订单减少、产量不均衡对员工收入的影响,减少员工流失,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积极利用线上线下人力资源平台,通过发布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力应聘信息,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化解企业用工难问题。

六是提升服务水平。大力推广“海企通”APP,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及时发布各项扶企政策、各级申报信息、各类服务动态,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及时跟踪关注重大项目以及骨干企业建设和运行情况,精准服务重点企业提档升级、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充分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加快兑现各类涉企奖励,统一印制“惠企政策汇编”,并尽快发放至全区规模工业企业,提升政策知晓度,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七是强化督查考核。建立督查机制,强化目标管理,不定期对区镇规模工业企业应税销售等相关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特别是针对规模工业应税销售负增长或增幅低于全区平均增幅的区镇进行重点督查,建立问题清单,实施交办督办,进一步调动区镇开展工业经济工作的积极性和紧迫性。

参考文献:

[1]全球经济数据.2021年06月22日16时55分33秒全球各国(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患者人数 [EB/OL].( 2021-06-22)http://www.qqjjsj.com/show214a213553

[2]搜狐网. 经合组织发布最新中期经济展望报告:中国经济2021年预计将增7.8% [EB/OL].( 2021-03-09)https://www.sohu.com/a/454913556_119666

[3]南通市海门区人民政府.南通市海门区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 2021-02-03)http://www.haimen.gov.cn/hmsrmzf/zfgzbg/content/942c77b4-9c8b-49c3-9a4e-5a30c694f593.html

[4]南通市海门区人民政府.南通市海门区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 2021-02-03)http://www.haimen.gov.cn/hmsrmzf/zfgzbg/content/942c77b4-9c8b-49c3-9a4e-5a30c694f593.html

作者简介:赵玉萍(1979-),女,汉族,江苏南通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建。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代困难优势
Challenges Build the Team困难中遇见团队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
进击“后疫情时代”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选择困难症
画与话
遇到困难,战胜困难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