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蓉
【摘 要】目的:探讨输血前检测四项血液传染指标(HCV-Ab、HBs?Ag、TP-Ab、HIV-Ab)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进行输血的200例患者,在输血前,检测所有患者的HCV-Ab、HBs?Ag、TP-Ab、HIV-Ab。结果:本研究的200例输血患者中,经检测共发现HCV-Ab阳性样本3例(1.50%)、THBsAg阳性样本20例(10.00%)、P-Ab阳性样本4例(2.00%),没有检测出1例HIV-Ab阳性样本,样本总检出率为8.50%(17/200)。结论:输血前检测HCV-Ab、HBs?Ag、TP-Ab、HIV-Ab,臨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输血;HCV-Ab;HBs?Ag;TP-Ab;HIV-Ab;血液传染指标
输血是临床上治疗血小板缺乏以及重度缺血等疾病的重要方法,而且也是引起医源性感染传播的一个主要方式[1]。近些年来,临床上有很多的输血患者由于发生感染引起医患纠纷,因此,为了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以及确保输血的安全性,需要在输血前对患者开展一定的检查,以全面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进行输血的200例患者,男107例,女93例,年龄27岁~65岁,平均年龄(42.39±11.57)岁,体重37kg~114kg,平均体重(62.53±17.34) kg。
1.2 方法
在输血前1天的清晨,由检验科的专职人员抽取3毫升的空腹静脉血,采取ELISA法检测HCV-Ab、HBs Ag、TP-Ab、HIV-Ab。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本研究的200例输血患者中,经检测共发现HCV-Ab阳性样本3例(1.50%)、THBsAg阳性样本20例(10.00%)、P-Ab阳性样本4例(2.00%),没有检测出1例HIV-Ab阳性样本,样本总检出率为8.50%(17/200),见表1。
3 讨论
输血不但具有补给血量、维持血容量、提高血压和抗休克等作用,而且能有效纠正急性缺氧症以及血液凝固障碍等,明显提高抢救的成功率,使机体中的血液维持在比较稳定的状态,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2]。HCV-Ab、HBs Ag、TP-Ab、HIV-Ab等病毒均会通过血进行液传播,我国携带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数量高达4000万~6000万,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大约为10%,携带艾滋病病毒的患者数量近些年来也在不断的持续增长,因而,在输血前对相关的血液传染病标志物进行全面检测就显得非常重要[3]。无偿献血和成分血等方式可以明显降低病毒传播的发生率,减少医患纠纷的产生。但是因为在病毒检测中所存在的问题,造成血源性疾病传播仍然无法避免。近些年来,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加上人们维权手段的日益多样化,使得临床上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其中,因为院内血源性感染疾病所导致的医疗纠纷已经是成为所有医院医疗事故的一个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原因[4]。为了保证输血的安全性,避免发生输血传播疾病,防止医务人员职业感染或者医疗纠纷,需要对输血前的相关传染疾病指标进行研究。严格灭菌以及消毒反复多次应用的医疗器械;销毁或者严格的消毒已经对被体液以及血液污染的物品,防止对其他患者或者医护人员造成交叉感染。如果患者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则需要对其接触过或者使用过的物品严格地进行消毒,做到“一次使用、一人一针”,以防止将病毒传播给其他的患者。可以建议HBsAg阳性的孕产妇采取大剂量的乙肝疫苗进行全免疫,以避免发生母婴垂直传播,危害胎儿的安全;HBsAg阴性的患者需要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对于携带病毒的产妇,需要严格地消毒分娩过程中所用到的病床、器械、被单和产床等物品,防止将病毒传染给婴儿和其他产妇。而且,医护人员必须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注意对操作流程进行科学的规范,多次使用的医疗器械要必须给予严格的灭菌处理和消毒处理,对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需要及时进行销毁,防止发生交叉感染[5]。本研究的200例输血患者中,经检测共发现HCV-Ab阳性样本3例(1.50%)、THBsAg阳性样本20例(10.00%)、P-Ab阳性样本4例(2.00%),没有检测出1例HIV-Ab阳性样本。
综上所述,输血前检测HCV-Ab、HBs Ag、TP-Ab、HIV-Ab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曹华琳,刘亚军.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对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的检测效果对比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2):171-173.
[2] 缪希莉,高贵民,徐瑞,等.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对患者输血感染的影响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9):1371-1373.
[3] 李鹏程,吴斌,熊永芬,等.湖北地区输血相关传染病交叉感染与重叠感染的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10):1191-1193,1198.
[4] 吴燕,李青,詹廷西,等.2011-2015年某院孕产妇输血前传染病标志物流行趋势及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0):1385-1387.
[5] 王艺芳,葛文超,李俊英,等.2015-2018年参加中国国际输血感染预防和控制核酸检测室间质评数据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9,32(4):396-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