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
摘要: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要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表达的情感内涵进行学习及理解,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效果及质量。本文在对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问题研究中,注重引导高中生结合文字内容,有效感知文言文内涵,使高中生对文言文知识进行深度学习,避免使文言文阅读停留于咬文嚼字的层面。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内涵感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4-083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在新的教学形势下有着新的要求,那就是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及情感内涵进行有效理解。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传统教学的弊端进行改进,避免应试教育下停留于“咬文嚼字”的问题,而是要联系文言文内容,引导学生感知文本体现的情感内涵,发挥语文学科教书育人的功能及作用,提升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
一、运用信息技术开展阅读指导,引导高中生体验文字之美
语文教师要知道文言文是古人的书面语,和现代白话文有着很大的差异,致使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言文的情感内涵,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以课前预习为载体梳理相关的知识结构,这样可以为后续的知识讲解提供有效地支持。基于信息技术的运用特点和高中生的认知情况,语文教师能在信息技术优势发挥基础上构建更高层面的探究平台,在营造生动教育氛围基础上推动班级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索和认知体验。
例如在开展《兰亭集序》的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整理相关的资源以引导学生进行课程预习。一是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借助工具查找文章中陌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思考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内涵。二是利用教学课件展示基本的字词知识和主要语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知,对文章的写作方式与情节进行整理。教师则需要在了解学生预习状况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尤其需要肯定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行为,要通过耐心引导的方式让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对文言文内容进行了解和认知。这样可以通过课前预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也能让学生通过预习搜集的方式掌握一些基本信息,从而降低文言文教育的难度。
二、借助影视剧资源营造生动探究平台
研究指出语文教师应该在文言文教学特色上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案,通过在资源整合与灵活运用提高班级学生的参与兴趣,有助于强化班级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单一化文字讲解是不能让学生对文言文的写作特色进行多样化分析,会出现咬文嚼字的教学问题,没有把握课堂教学的关键点与高中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该在课程特色分析基础上运用多种方式向班级学生展示文言文的魅力,鼓励学生在文言文探索中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情感操守,在落实教育目标的同时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影视剧资源运用打造生动化的课堂导入平台,引导高中生对文言文阅读和知识体验。
以《荆轲刺秦王》一课教学为例,教师需要通过电影《英雄》片段运用构建生动化的导入平台,在资源运用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字词基本读音、句式结构和写作情感等内容进行探索与结构整理。学生通过电影片段观看会对故事基本情节有个基本了解,在影视剧资源支持下产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探索和情感体验的动力,有利解决灌输教育带来的弊端。教师在调动学生关注力基础上进行课程知识的讲解,重点对通假字、古今异词与情节写作特色等内容进行讲解,利于班级学生在历史故事分析中体验到文言文探索的乐趣。这样能指导学生对文言文内容进行深度探索和情感分析,強化班级学生的阅读体验,强化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认知与梳理程度。
三、围绕语言理解建构,深化内容理解
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引导高中生对文言文内涵的理解及把握,要注重围绕语言理解建构文言文教学课堂,使高中生加深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感受文言文表达的情感内容[1]。不同于白话文,文言文时代久远,在语法、词义等方面与现代语言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导致学生在文言文内容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围绕语言理解建构,注重引导高中生在感知内涵之前,能够对文本内容进行理解,从而联系字面内容,继而能深入地感知文言文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例如在开展《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教学时,联系文章的语言结构,如“夫晋,何厌之有”是一种典型的宾语前置句,在教学中,联系语法分析,加强学生语言文字理解的同时,使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刻的学习。通过对语言进行理解,学生对烛之武的人格品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如烛之武不畏强权,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之士;知难而上,为了国家利益而义无反顾。通过强化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文字进行了解,深化情感内涵,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四、突出文言文审美教学,感受文言文内涵之美
在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围绕内涵感知引导学生深入地参与到文言文知识学习及思考中,从而使高中生感受文言文内涵之美,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文言文审美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出发,对文章的文字之美、内涵之美进行感知,深化文言文教学的效果及质量,有效地培养高中生语文素养[2]。对此,教师可以结合语言文字,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对风景之美、生活之美、人物之美进行深刻感知。通过把握文言文审美教学,培养高中生审美能力,对文言文的内涵进行深度挖掘。
例如,在开展《赤壁赋》教学时,联系审美教学,首先围绕文体之美进行感知。教师通过“解赋”,对比“赋”和诗歌、散文之间的差异,使学生感受《赤壁赋》的语言之美和文字之美。接下来,注重拓展教学空间,创新教学手段,结合信息技术,展现赤壁风貌,并结合赤壁之战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感知文章的文字之美、内涵之美。如结合图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赤壁之景进行观看,联系“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骊酒临江,横槊赋诗”感受诗人豪迈心胸。以审美教学切入,避免咬文嚼字,使高中生对诗文的内涵进行有效地理解和感知。
五、强化学生深度思考,感受文本内涵
文言文教学中要立足于书面语言内容,使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展开深度学习及思考,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文言文是古人所用的书面语言,语言比较含蓄。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把握语言文字,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文字阅读,对文字所处语境进行把握,对文字所表达的意思进行深刻的理解。文言文閱读中跳出文字层面的限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对原有知识结构进行调整,使学生不局限于文字解析上,由原来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层次转变[3]。针对这一情况,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把握文章教学的关键点,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和推断,对文章深层次的内涵进行把握。
例如在开展《六国论》一课阅读教学时,对文本内涵的把握,要围绕“弊在赂秦”这一关键点,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描写内容进行思考,对文本内涵进行深刻把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弊在赂秦”这一内容,思考文章中对六国赂秦的描写,思考“赂秦”带来的不利影响,如“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通过联系《六国论》的内容,使学生能够理解《六国论》借古讽今的深刻内涵,以深化文言文知识的学习及理解,通过透过文章的内容,对文章的本质及内涵做好把握。
六、体验文言文阅读技巧,提升高中生的知识体验
研究指出学习氛围会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落实效果,教师在课程教育中应该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多个层面探索与知识整合,以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体验。基于文言文呈现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特点,教师需要通过多种资源运用打造高水准的探究平台,鼓励学生在释放学习压力基础上对文言文进行多个层面探索与知识整理。阅读是推动文言文教学的一种方式,让学生在文章阅读基础上分析具体的写作特色和情感追求,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更高水准的知识体验。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体验文言文阅读技巧,在把握教学重点的基础上推动课堂教学的优化发展,强化课程教育的创新性。
例如在进行《陈情表》课堂教学时,语文教师应该改变灌输式的授课思维,在资源整合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多个层面梳理,重视在互动交流基础上让学生体验文言文阅读和内容总结的技巧。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展示文章的语言结构,在修辞手法分析基础上掌握语气控制,鼓励学生在以上内容探索中对文言文整体结构进行梳理,也能在节奏控制与语气把握基础上加深对文章写作情感的体验程度。这样能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多个层面探索与知识梳理,在词语含义思考和句式分析基础上精准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认知,利于学生在锻炼朗读技巧基础上深度理解文章内容,以此提高班级学生参与文言文学习的有效性。
七、通过实践活动开展提升高中生的情感认知
语文教师应该围绕内涵感知引导学生深入地参与到文言文知识学习及思考中,让学生感受文言文内涵之美,并在潜移默化的引导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传统教学不能对文言文教学的特色和育人价值很好的把握,经常会出现嚼文嚼字的课堂教学现象,限制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也不能保障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基于学生呈现出的学习能力和文言文结构特色,语文教师需要让学生对字词等基本知识进行探索和整理进行交流,在交流基础上强化班级学生的知识体验。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立足实践活动开展提升高中生对文言文内容的感知程度,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情感认知。
例如在讲解《滕王阁序》教材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合作探究引导高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多个层面探索,在内容整合基础上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鼓励学生在互动交流的基础上对通假字等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对滕王阁的景色特点实施深度探索和情感体验,有助于推动课程教育的有序开展。然后组织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分析家乡景色魅力,围绕实践探索感受到古人对景色描写的特点,在资源整合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知识体验,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认知。
综上所述,联系新课程改革形势,高中文言文教学要切忌咬文嚼字,注重引导学生透过文章现象,对文章的本质及内涵进行深刻理解,以深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及质量,有效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通过把握文章内涵,使学生深入地投入到文言文学习及思考当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及核心素养,进一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何佳.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逻辑思维培育[J].文学教育(上),2018(8):120-121.
[2]余琼娜.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的情感教学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15):171-172.
[3]李凌云.高中语文成语文化教学途径初探[J].中学语文教学,2017(5):26-28.
(作者单位:四川省旺苍中学,四川 广元 62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