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琪
摘 要: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一些先进的技术逐渐融入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对教育领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先进的技术推动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文章认为,传统的计算机课程必须应对时代的变化,做出一些相应的改变,以满足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大数据;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
0 引言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趨势,也是我国多年改革建设所带来的一项重大成果。这项成果已经渗透到了高校的各个专业技术领域,成为高校课堂改革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大数据的引入,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课堂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本文试从大数据对高校带来的挑战、计算机课堂当今存在的问题和一些应对的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推动高校教育课堂的改革。
1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挑战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许多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和信息的高度整合集中的结果。大数据的产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等都带来了许多的便利。智能家电(扫地机器、智能窗帘、感应灯、自动调节温度的温控设施等)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们生活的很多负担。大数据概念的提出者是一位外国人,他对大数据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认为它是一个庞大的数据集合,里面的信息全面准确,而且这些数据还在不断地增长,未来它可能会汇聚更多的信息。大学生是大数据时代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他们对这些技术和数据比较依赖,这对于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它将会如何进行变革,是我们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1]。
2传统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新生基础知识的差异
当今,许多高校面对全国招生,甚至一些高等学府(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面向全球招生,学生的入学基础不同,生源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对于高新技术的认识比较有限,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家庭的原因没有条件去更多地接触了解这些科学技术,他们可能在计算机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阻碍。这是传统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的一大问题[2]。
2.2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授课模式大多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师生间缺乏沟通交流,不便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实践性强的一些操作知识,如果学生不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和实践,无法把老师所讲理论变成现实,得不到好的学习效果。这不仅仅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门课程,其他课程也是如此。如果学生长期处于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能及时、主动参与课堂,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会慢慢地下降[3-4]。
2.3 计算机课程对课堂教学过程成果记录不及时
在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上课结束之后,没有办法对知识再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查漏补缺,这是由于学生的一些学习过程和成果展示工作没有做好。在课堂讲授结束之后,学生没有办法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是传统计算机课程的重要缺点之一。
3 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基础应用课堂的改革举措
3.1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在这个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多数学生变成了“低头族”。他们每天在海量的信息知识海洋中遨游,却不能正确地利用网络充实自己的学识,这对高校大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教师要尝试改变传统课堂的教师主导的模式,利用海量的网络资源,给同学们推荐一些学习的网站和一些教学视频等,让学生在课后可以多渠道地复习巩固、查漏补缺,还可以利用一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情境当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所以,引导学生对网络进行合理地利用,可以给学习起到一个良好的辅助作用。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其特点有侧重地教学,使学生学到更多比较适合自己的东西,如:对于艺术专业的同学,教师可以重点教他们一些实用类的操作技能;对于一些师范类的学生,可以重点教他们一些办公软件的相关知识。大数据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
3.2 对学生进行预先考核,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
大学计算机老师可以在开展正式的教学内容之前,对学生进行一个摸底测试。测试结束后,教师利用大数据背景下的相关技术进行分析,了解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不同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选择教学内容。对于某一知识,有些专业的学生掌握较好,教师在讲授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快速度,以温习和查缺补漏为主,为以后较难课程教学留下充足学习时间。而对于一些掌握较差的专业学生,教师在讲授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放慢速度,这样不仅教师可以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可以学到相关的知识。
3.3 通过网络系统,进行资源的共享
我国高校的师资力量不同,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设施等也有相当大的差异,特别是计算机课程这类技术性较强学科。教师在进行授课之前,可以观看一些高校的教学视频,从中学习他们一些较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向学生推荐网上一些比较好的学习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教师让学生了解一些著名高校的学习方法和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既有利于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也有利于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推动教学计划的高效完成。
3.4 对实践课程环节进行补充
(1)提高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兴趣。
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在线编程系统软件,让学生在每次学习和实际操作的时候,不必再安装大量繁杂的软件和一些相关的程序,只需要接通网络,进入浏览器就可以操作学习,包括各种题型、基础题和智能操作题等,内容也涉及各方面的操作知识。
(2)利用编程系统,记录学生的学习各个环节。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编程系统让学生直接进行写代码的学习,无须安装任何的软件,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方便快捷。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的记录,对学生的各方面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并反馈给教师,使教师在课堂上能直接根据个体的一些情况制定模块化教学方案。
(3)有效缓解课堂上教学实践不足问题。
学生在课上编写或者操作的各种程序全部存在云端,离开了机房在自己的电脑上还可以继续进行操作和学习,而不是目前学生只能在机房中进行学习,下课结束之后,一些编写记录就消失了,学生不能及时地修改和完善程序,而利用线编程系统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类问题。
4 结语
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的改革必须紧跟上时代的步伐,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为学生在未来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使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面临了很多挑战,但也为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变提供了一些新方法,对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胡亚明.试论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创新教学策略[J].数码世界,2020(7):177.
[2]汤小芳.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路径探讨[J].科技风,2020(18):79.
[3]伍永锋.试论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创新教学策略[J].数字通信世界,2020(3):258.
[4]罗浩楠.大数据视域下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研究[J].山西青年,2020(4):272.
(编辑 王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