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创新寝室文化与群体问题管理的思路

2021-09-13 05:58宫井然刘昱含
文教资料 2021年16期
关键词:寝室文化群体

宫井然 刘昱含

摘   要: 高校的寝室管理工作是高校全面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宿舍寝室的文化氛围与现象是应该关注和探讨的点,分析现有寝室文化及寝室现象,并采用创新型研究思路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关键词: 寝室文化   群体   割裂化

现阶段高校的学生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已经上升到一定阶段并且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其中显现出来的问题愈发值得反思。在近几年高校思政教育实践与研讨过程中,专职辅导员的各项工作一直是讨论的热点,同时拥有常读常新的解读方式。涉及多方面的日常事务处理,其中,有交集的部分且绕不开的话题是“寝室管理问题”,学校现代化层面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及专职辅导员对其的思政教育,而且开始逐步向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过渡,成为一种趋势,并且在当今高校教育中是重要的一环,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这类教育,数据的反馈在广义上仍具有统计学意义。

1.一些学校的寝室问题

现阶段,高校寝室存在“寝室文化问题”“寝室群体问题”,兩者之间首当其冲的是“寝室文化问题”。

2.寝室文化的形成与分析

在大学期间,寝室似乎成为我们的另一个家,并且对于家在远方的同学来说,寝室似乎成为一种寄托,对为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有很好的助推作用。与在学校学生关系最亲近的室友扮演了家人这个角色,以前有句话说得非常恰当:“一个孩子走出去,看得出来的是娘的打扮、爹的教养。”这句话虽然在现代社会中不能一一对应已有的社会现象,但是依旧可以从中窥见原生家庭对子女的次生影响。同理,我们可以进行类比推理。刚进入大学,即将开始集体生活的学生,面对的是来自天南海北、五湖四海的室友,似乎认为彼此是相同的,甚至认为拥有彼此,且“患难”与共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有必要知道,彼此拥有不同的家庭环境、教育资源、生活背景、经济能力,抑或者承担风险的能力。又由于各省份的分数不尽相同,彼此的学习能力也各不相同。在十二年的学习生活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拥有了较成熟的“三观”,寝室成员接下来要走什么路,以往的生活方式会给予他们很大的启迪,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意识形态,直接形成寝室文化。寝室文化,顾名思义为:“寝室所产生的文化。”寝室文化的核心包括寝室内人员的生活作息和个人爱好的再次整合,衍生出每个寝室不同的文化特点,这些文化特点变相地潜移默化影响寝室内的人。处在不同环境的他们通过大学四年时间彼此融入、彼此发展,产生新的自我与新的价值观念,影响今后进入工作岗位,这些寝室所带来的无论是正向还是反向的影响,都将慢慢显现在日后的生活中。故而,为了让学生在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和生活,辅导员对寝室管理及寝室文化建立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

对于民办大学的寝室文化来说,由于个别学生的素质存在一定问题,又由于原生家庭的先天教育条件不一致,因此现在寝室环境中产生的寝室文化不全是好的。所以“如若正学风,必先正其身,欲意正其身,必先究其室”。

首先,辅导员应在例行班会上表彰先进学习个人,同时号召学生积极向他学习。日常,优秀个人应该在恰当的时间范围内分享学习方法及心得。应结合时事,如最近的新闻里经常看到,某某大学在期末考试前期都在一个学霸寝室听课,并且有的异性由于公寓限制的原因,选择上网课的模式,很好地增强了寝室之间彼此学习的动力,营造了学习的氛围,对良好寝室文化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辅导员应联合同学们进行类似的课堂进寝室活动,互相当彼此的老师,有助于学习。并且在初期按时检查和抽查听课,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出不足。最后,“在前十二年,你的全部可能是学习,但是在这四年间,学习一定不是你的全部”。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来说,往往有更深层次的东西等着大家探讨发掘,例如社团和各类比赛竞赛。在班会或者集体教育的同时,辅导员应对这些进行积极的评价和响应,例如号召同学们在闲暇之余“走出寝室,走向操场”,进行各种体育锻炼,同时开展类似“荧光夜跑”等趣味性质强的多种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大学生活的乐趣,群体性地改善寝室文化。

3.寝室群体问题的形成发展

有人的地方一定会有组织,有组织的地方一定存在群体,群体的想法主导着个人,同时是产生分歧且不可控制的重要节点。因为在日常寝室生活当中,学生是独立个体,当群体内部出现分歧时就会出现群体分化。例如,“假定一个事物在普适道德观和正确公序良俗的方向上是正确的,但是由于某个人或者某群人的偏见及对出于某种事物和人的个人意愿的针对性憎恶,不由自主地无理由地认为它是不好的”。这种情况一旦发生,便有更多人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属于一种“沉默的螺旋概念”,这个概念基本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人们在表达想法和观点时,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一方意见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不断地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意见(-Elisabeth Noelle-Neumann,1973)。在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快速变革可以让每个人有更多不同于之前的选择。随之带来的是基于不同意见的不断扩大,随即演变成为“网络械斗”。久而久之,无论事物的对与错,都会进一步激化内部矛盾,又因为群体的不同,大学生的寝室会被割裂成为一个、几个或者多个意见不同的群体,他们在一起的原因可以很多很复杂,比如拥有在正向方面共同的爱好。但是也许可以很少很简单,比如“他们都讨厌同一个人,同一事物”。可能他们厌恶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目的是相同的。这种负面情绪一旦在一个“号召力强的人”身上,或者说在一个其他人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按照以前经验判断他是一个“可以信任”的人时,一旦大家愿意相信,那么这种打击对于当事人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并且在人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一个群体的集体智商的认知和人群中人的总数成反比,人愈多,这种表现出来的情感越强烈,并且越向极端逼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群体极化”效应(H. Lamm&D.G.Myers,1978;E, Burnstein1983)。这种效应使寝室在面临所谓的“站队问题”时疯狂内卷,形成群体之中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很容易使群体大的一方获得一种虚无缥缈的“优越感”,激化矛盾。

4.现存问题的解决办法

4.1防微杜渐

对于在这一社会现状及大环境下的专职辅导员来说,首先,在预防此类事件阶段的日常生活期间,勤于观察,细心过问,尤其是在新生入校时的家长访谈会上要仔细了解每名学生的情况,根据家庭和生活习惯与环境的不同,与之匹配相对应的寝室,达到更好的配对效果。每年返校期间的开学前教育主题班会,辅导员一定要勤加叮嘱、多方问询,了解学生的最近心理情况、个人情况等,掌握各位学生最新的思想動态。

4.2榜样引领

辅导员应在学生群体中找出几位在各方面都优秀的普通学生和学生干部,针对性去除即将发生的苗头。目的在于:在集体教育中,虽然教师、辅导员等占教育的主导地位。但是在以往的教育环境和教育体制下,在常规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环节中,学生群体内部的信息流传递速度及效率是更高的,变相证明同学们之间信息的相互融合的速度比正常情况下从外界输入再融合的速度更快一些。利用信息交互的特点,更好地达到预期效果。这种方法虽然在很多层面的教育等级中都有广泛使用,但是对于群体极化现象运用此种方法反馈的实际案例很少,值得继续探究其作用与研讨。

4.3集中讨论

在每周或每月合适的场合,辅导员应召集寝室内的成员进行一次座谈。座谈大体分为两部分:一为辅导员一对一谈话,谈话可以准确了解每个人的想法,也是了解群体动向和群体意志最直接的方法之一。二为寝室长汇报寝室现阶段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情况,并且提出其中的创新点和保留适合每个人的契合点的活动。并且辅导员应进行跟踪记录同时统计寝室内成员的成绩,制作线性统计,到期末时进行实际检验,确保寝室文化向好的层次和方向发展。

5.结语

寝室的问题向来都是值得探讨且深思的,对于高校学生这个庞大的群体来说,具有“思想更新快”“接受新事物能力强”“行为易于过激”等特点,所以对于他们所处的社会容器“寝室”而言,容器的“口径管理”和容器的“材质”都应该受到辅导员,乃至学校层面的严加管控与治理。减弱甚至消除各种具象隐患和抽象隐患依旧是现阶段的任务和每个人的责任,无论是营造和谐的寝室文化氛围还是消除“割裂式”的寝室群体关系,对学生、家庭乃至于社会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参考文献:

[1]高姗.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干部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J].东方企业文化,2019(S2):55.

[2]高姗,王悦.论高校寝室管理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29):151.

[3]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此论文为吉林省高教学会2019年度高教科研课题项目,课题编号:JGJX2019D496,项目名称:高校公寓辅导员工作机制建设研究。

猜你喜欢
寝室文化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新时期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探析
高校寝室文化对学风建设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寝室文化建设
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为特殊青少年群体遮风挡雨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