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老年人越来越注重文化生活的品质,各种类型的老年文艺团体快速发展,许多“潮爷”“潮奶”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保持着积极的精神追求。
口语老师办起朗诵艺术团
河北省唐山市民高桂平,曾从事中师口语教学多年,出于对职业的热爱喜欢上了朗诵。10多年前,她就在一些视频网站的演艺社区上传朗诵视频,后来和网友在线下组建了“唐韵之声”朗诵艺术团。目前艺术团的115名成员,年龄大多在50岁至70岁之间。
“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芦苇,喜欢它在风中摇曳的感觉……”“唐韵之声”朗诵艺术团微信群里,网友“思念”深情款款地通过微信语音朗诵散文诗《摇曳的芦花》。
几分钟后,团长高桂平发送语音点评,“读得不错,如果最后一句声调、语速读出变化,听起来会更感人”,随之还朗诵一段做了示范。
这样的线上交流,是朗诵艺术团今年以来的新尝试。
69岁的奶奶跳舞很专注
肩披红风衣,头顶银卷发,辜夕英踩着黑色小皮鞋,在舞蹈队列里跳得很专注。这段时间,她在重庆渝北区老年大学上课。
音乐停了,几名同学收拾东西出了教室,辜夕英擦擦汗,又练了起来。看着她灵巧的脚步,很难想象,她已经69岁了。
“以前就很喜欢跳舞吗?”“刚学会没几年。”辜夕英摆摆手。以前,她早上出门遛弯,中午睡觉,晚上看电视,“只想找点事来消遣时间”。老年大学的舞蹈课,让她的生活充实起来。
洛阳六旬老人终圆影视梦
年近七旬还有梦!2018年,67岁的杜松叶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成为目前该校年龄最大的学生。杜松叶在北影的求学生活虽辛苦,却很精彩。形体课上,杜松叶尝试着和年轻同学一样,做着高难度的动作。老师总让杜松叶点到为止,但不服输的杜松叶每个动作都向同学们看齐。
杜松叶来自河南洛阳,退休前是当地农机公司的销售主管。闲不住的她退休后先是参加洛阳的老年模特队,玩“抖空竹”、唱河南戏,但这些活动都没能留住她的心。一次偶然的机会,杜松叶去拍了一个情景剧,从此她对影视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
2015年11月,也是杜松叶退休的第二年,她决定去横店拍戏。做一名“横漂”。“老姐妹们都说我傻,别人拍戏是挣钱,我去拍戏还赔钱。”杜松叶说自己现在这个年纪,开心和健康就是最重要的,不图钱。
后来,一位电影专家去横店开讲座,在自由发言时间,杜松叶向专家提问:“我今年64岁了,像这样的年龄去学表演还晚不晚?”得到的答复是:“学无止境,任何时候开始学习都不晚。”这句话像是给杜松叶开了一扇窗。之后她就开始了解国内影视院校的招生情况。2018年3月份,她和在横店认识的朋友一起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两个人也成为了北影的同学兼室友。杜松叶说,无论年龄多大,人总要有为之努力的梦想,说不定哪一天梦想就真的实现了。
唱歌吧,乘风破浪的大爷
一句“朋友你好”,被近百位大爷用八个声部唱出来的时候,那种瞬间来袭的震撼和惊喜,绝对是重量级的。这是“非常组合”独特的欢迎方式。看得出来,唱歌对他们来说,远不只是一种艺术追求,更是一种生活情趣。
“非常组合”的全名是北京非常组合男声合唱团,18年前以男声四重唱的形式从公园唱起,如今已发展到百人规模。这群“乘风破浪的大爷”一路唱遍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等音乐殿堂,在合唱界创下一个又一个传奇。而在去年央视《乐龄唱响》的舞台上,“非常组合”的百人规模绝对是合唱团指挥宋晓汀的骄傲。《乐龄唱响》是央视打造的全国首档老年音乐暖综艺,32个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年合唱团同台竞技。初赛阶段:前奏响起,跟随宋晓汀的手势,100位大爷开始一起用嗓音模拟水声,音浪从左至右,从右至左,还没正式开唱,气势已经到位了。合唱团演出,一般观众看到的都是指挥的背影,可到了宋晓汀这儿,规矩变了,旋律到达高潮,他忽然转身面对观众,变身船老大领唱起号子,这十足的戏剧范儿,让评委和观众目瞪口呆,然后是惊喜不已。
100多人的合唱团里,现在超过70岁的有40多人,年龄最大的林宝琦是当年景山公园男声四重唱的元老之一,已经80岁了。
手机摄影人气很旺
每隔一段时间,重庆龙山街道就会组织不同主题的老年人学习活动。“有的人气很旺,来晚了都报不上名。”街道工作人员说。
看到微信里通知的摄影培训信息,张珍一路小跑到了龙山街道会议室。原来,街道正在组织一场手机摄影教学。张珍年轻时经营过一家小照相馆,一直喜欢摄影。不过,在手机摄影方面,她还是个新手。这次,张珍特地戴上眼镜,坐到前排,仔细听讲。
“你瞧,用老师教的方法再拍一遍,就是不一样。”下了课,张珍立马打开手机摄像头,用课上学的抓拍技巧拍照,“回头还要给我的小孙子拍几张呢。”讲台边上,不少人围着摄影老师,“老师你看看这个照片的构图”“这是我拍的家门口的树”“这张图要怎么拍得更好”……
智能手机“补习班”里的“老学生”
2021年1月的上海,遭遇首个寒潮。屋外,最低气温达零下5℃左右,狂风大作且伴有严重冰冻,但静安区宝山路街道的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的教室内,课堂气氛却热火朝天。有的学生为了能坐前面的位置提前半小时就到了。
学生们大多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仔细听讲的同时还认真做着笔记,碰到搞不明白的问题时就向老师提问,当天的课程正是教大家“如何使用微信”。
坐在第一排的一位老人名叫姚光启,今年77岁。姚光启买了人生中第一部智能手机。姚光启说,有次他想去夜市逛逛,结果因为没有健康码被拒之门外。“我儿子在外地工作,我和妻子现在都还能跑得动医院,可是将来我们走不动了怎么办?我看到现在都可以网上问诊、网上配药了,但我不会啊”。
今年72岁的秦良顺是手机班的老学员了。在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关于手机的问题,“每次来上课,我都带着新的问题来”。
退休前,秦良顺是太阳能光伏领域的工程师,也曾获得过科技领域的荣誉称号。然而,在6英寸的智能手机面前,他却被难倒了。“我虽然很早就有了智能手机,但以前很少用,微信注册了也不太用,打电话为主。”秦良顺坦言,自己是被“逼”着学习的。几年前,他的老师想让他帮忙组织班级的出游活动,“一个个电话通知当年的同学已经很麻烦了,加上订车票、订酒店等这些都要在手机上操作,我感到自己不学不行了”。
而如今,通過一年多的学习,这些对秦良顺来说已经得心应手。
92岁老人学电脑开博客
今年92岁的冯楠,是青岛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八服务中心的一名退休干部。“我是80岁开始学电脑的,两个孙子是我的老师,因为我不会拼音打字,孩子给我下载了智能输入法,只要在键盘上敲两个字就可以出来相关联的字,这样我打字的问题就解决了。”自从有了电脑,冯楠经常上网浏览各类新闻,特别是时政类新闻,他还注册开设了博客,在上面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
冯楠现在经常用手机和老家的亲戚朋友进行网络视频,“我现在是家族里年龄最长的,每逢过年过节,亲戚朋友包括晚辈们都会给我视频拜年,我也会在视频里跟大家聊聊家常,讲讲国家大事。”冯楠说现在科技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
(本版稿件综合《人民日报》《青岛日报》《重庆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