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背景下少数民族村寨文化传播探析

2021-09-13 11:17王怡丹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1年4期
关键词:全媒体

王怡丹

摘要:西江千户苗寨作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拥有众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典范和展示窗口。但目前,其民族村寨文化传播中存在形式刻板化、过度商业化、娱乐化倾向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全媒体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文化传播的新策略:合理运用短视频、H5技术、移动直播和VR技术,通过传播实现少数民族村寨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全媒体 民族文化传播 西江千户苗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并且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尤其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给予高度重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精神的家园,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因此加强对民俗文化、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开放和自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为全媒体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全媒体的多元性、互动性和系统性等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播的限制。因此在全媒体背景下,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和少数民族村寨文化传播新渠道的研究,能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供积极价值和意义。本文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探究全媒体背景下,少数民族村寨文化传播的现状、困境以及少数民族村寨文化传播的新路径,为民族村寨文化的良性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

一、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文化的传播困境

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在民族历史的发展中作为一个基本单元,不仅表现出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还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进行自我调适与更新。近几年随着贵州“山地旅游”的发展,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公山麓的西江千户苗寨陆续获得国家AAAA景区和“十佳旅游景区”等称号,西江千户苗寨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苗族醫药、苗族飞歌、苗族鼓藏节、苗族芦笙舞、苗族铜鼓舞、苗年等12项,但随着体验经济和市场化经济的深入,以及“高城镇化”的发展,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的传播与保护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一)少数民族村寨文化传播形式刻板化

西江千户苗寨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苗族村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并且被视为中国苗族传统文化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例如以“吊脚楼”为代表的苗寨房屋;以芦笙舞为代表的苗族歌舞;以蜡染、刺绣和银饰为代表的苗族服饰;以酸汤鱼为代表的苗族美食和种种苗族节日。随着自媒体和数字技术的发展,西江千户苗寨的文化传播相较于传统媒体来说有了更丰富的形式,例如西江千户苗寨的歌舞表演或节日活动,可以在网络宣传片或街道显示屏幕进行观看;苗寨的服饰、建筑或饮食可以通过图片、短视频、音频等形式,利用自媒体有指向性地传播少数民族村寨文化。但通过客户端或移动端传播的图像、视频等只是一种对视觉产生冲击的图案且具有复制性,其真正的民族村寨文化意蕴或者民族村寨风俗习惯没有办法进行传播,例如西江千户苗寨的蜡染、刺绣等文化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只能看到相应的图像画面,背后的民族文化内容和观念思想难以真正传播给受众。少数民族村寨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基地,若缺乏系统的民族文化内容与新媒体的整合传播,将会导致民族文化传播的刻板化且失去活力。

(二)少数民族村寨文化传播有过度商业化、娱乐化倾向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的文化魅力体现在对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传承和传播,但在发展旅游经济和利益的驱使下,贵州少数民族村寨已出现了民族文化异化的现象。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苗族的歌舞表演多在景区表演大广场、餐馆、酒店等地点出现,成为一种满足受众和取悦游客的“商品文化”;苗族的一些传统祭祀活动也成为西江千户苗寨舞台化的商业表演,严肃的民族文化添加了娱乐化色彩,丧失了其独特的民族信仰;许多苗族传统工艺品也因为旅游经济的需要出现机械大规模复制传播,使传统的苗族文化传承和传播演变为机械的符号复制。因此,若脱离了少数民族村寨文化的本质和文化内涵,对少数民族村寨文化进行商业性和娱乐性的传播会给少数民族村寨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带来负面影响。

二、全媒体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的文化传播渠道目前来说没有完全达到“四全媒体”的要求,甚至在一些自媒体上的传播也显得有些单调,难以通过传播了解少数民族村寨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在文旅融合传播的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应该随着新媒体和大数据的进步与普及有更多的有效传播路径,短视频、H5技术、移动直播和VR技术的发展为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文化的有效传播提供了平台。

(一)合理运用短视频社交平台进行少数民族村寨文化的传播

短视频与传统的广播电视相比在声画语言、叙事逻辑、编辑和分发渠道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目前我国最常见的短视频社交平台有抖音、秒拍、梨视频等,且这些短视频社交平台基本上都是用手机移动端进行观看,所以短视频以其短小精炼的篇幅、适应手机的竖版模式和聚焦于民间文化获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文化便可合理运用短视频进行民族村寨文化的内涵挖掘与传播,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苗族的芦笙节、姊妹节、斗牛节等民族节日和活动可以利用短视频传播而不再使其成为舞台化的商业表演或刻板的宣传形式。当节日来临之际若在苗寨有相应活动时,合理利用短视频实时拍摄并配有相应的文字或语音介绍,能使没有相应民族文化背景知识的游客或用户也能理解其民族文化内涵,并且运用短视频发掘苗寨少数民族在节日活动中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更能与观众和游客产生共鸣,实现在广泛的普及和传播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的同时也保证其文化的经济价值与文化的精神属性达到同步。

(二)合理运用H5新闻进行少数民族村寨文化的传播

H5新闻是建立在HTML5技术上的一种新闻呈现形式,其内容可包含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等交互设计,用户可通过点击、长按、拖动等屏幕操作行为与界面进行丰富的互动,能使消费者获得极佳的视听体验。随着传播科技的飞速发展,H5技术在新媒体领域获得广泛的运用,目前H5新闻基本上是在手机移动端的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进行传播,所以不仅符合用户轻阅读的习惯,且免插件的图像动画、音视频、游戏、动漫、本地储存等功能能实现多种传播表现形式的配合,为观众带来与众不同的感官体验。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应大力培养H5技术与融合新闻方面的人才,实现村寨文化的多元、高效和跨平台传播。目前西江千户苗寨的微信公众号仅有游玩攻略、在线预订和景区商城三项服务,且相关的新闻消息也基本上是最简单的早期H5新闻模式——图文型,用户的参与度、村寨文化的报道深度和交互性表现欠佳。因此西江千户苗寨的相关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应实现多种新闻呈现形式的融合,例如在H5新闻中嵌入相关村寨文化的短视频;在H5新闻中增添点击、滑动、摇一摇、长按等能增加用户参与度的交互触发模式;可以根据西江千户苗寨的文化发展和传承历史来制作H5的评论型、教育型、倡导型的新闻游戏,让用户或游客通过新闻游戏的角色代入和任务驱动与苗寨文化产生共鸣,并且也能让受众从旁观者的视角进入到苗寨文化的主体当中;最后还可以综合运用H5技术和大数据对西江千户苗寨中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进行数据的深入解读,这些都有利于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能尽可能保证文化的不失真并且大大增加用户和游客的参与度和沉浸感。

(三)合理运用移动直播和VR技术进行少数民族村寨文化的传播

移动直播区别于广播端和电视端的直播,主要在移动端进行,指直播的创作者采用轻便化的直播设备例如智能手机、自拍杆、外接麦克风等,随着事件的进展同步制作和发布视频的信息传播方式。西江千戶苗寨目前在移动直播这个传播渠道上还欠缺系统性的传播体系,要改变苗寨文化传播的符号化,必须整合媒介资源并且转变传播思路,因此西江千户苗寨可以合理应用移动直播并聘请贵州具有知名度的文人、学者或名人来传播苗寨的节日、活动、饮食等。苗寨少数民族也可以合理利用移动直播传播当地地道的风土人情,有利于与直播观众之间形成深度的交互并提升苗寨少数民族的文化自信。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能让受众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与真实环境高度相似的数字化环境,达到“穿越”至事件发生现场的效果。随着VR技术的不断完善,西江千户苗寨应培养VR技术人才并增添VR设备(全景摄像机),合理运用全景图片、VR视频甚至VR直播技术为受众带来更多沉浸式的认知体验。例如西江千户苗寨可以借鉴2019年央视网发布的一部VR全景视频作品——《回家20年:VR全景看“我”与澳门的跨时空对话》,运用VR全景展示和介绍西江千户苗寨标志性建筑、节日、风俗等,让受众对苗寨的环境、文化和风土人情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结语

“文化的传承总是借助于媒介,媒介的变化必然影响着文化传承”,从口传、传统媒体到现在的全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村寨的文化传播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西江千户苗寨作为贵州最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其旅游发展模式和文化传承的问题与经验为少数民族村寨文化传播提供了样板。“村寨文化传承需要以村寨为依托,村寨保护不能无视村寨文化传承”,西江千户苗寨的文化传播与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能离开苗寨,对苗寨的环境和人文保护也离不开西江千户苗寨的文化传播与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因此我们要正视其中的问题,转变文化传播思路和模式,推动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本文系基金项目:贵州省理论创新课题“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开发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GZLCLH-2021-381)

参考文献:

[1]刘涛.融合新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2]张卫民.依托村寨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3]蓝东兴.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文化传承研究的内容、价值与意义[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2(4):1-5.

[4]马言.新媒体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多维向度[J].文学研究,2018(4):130-134.

[5]欧黔.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贵州黔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J].新闻世界,2016(11):83-86.

[6]邓良柳.媒介融合下的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播[J].传播与版权,2016(11):133-135.

[7]孔钰钦.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渠道探索[J].编辑之友, 2013(8):68-70.

[8]田素美.山地旅游背景下贵州民族文化开发与传播研究——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N].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74-80.

(作者单位:贵阳学院文化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全媒体
浅议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全媒体传播生态下台网联动形式及价值浅析
广播二次传播和可视化路径探析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全媒体时代微电影商业元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