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深度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究

2021-09-13 15:54郑霖芳
考试周刊 2021年70期
关键词:深度教学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郑霖芳

摘 要:生活中处处存在与数学相关的知识,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逐渐形成深度学习的素养,此举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运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不能让全体学生实现统一的深度学习。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结合实际学情,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高,让学生形成兴趣引导下的高效学习,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个人的实践应用能力。文章主要基于核心素养对初中数学的深度教学进行阐述,首先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其次从几个方面探讨初中数学深度教学的有效途径,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数学教学;深度教学

一、 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学校越来越重视素质化教育,力求学生可以实现全面的发展。数学的课堂是将学生、教师、内容等结合在一起开展的教学性质实践活动。在素质化教育的背景要求下,教师也更为重视开展深入教学。深度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也是课程改革阶段的必然要求。教師的深度教学要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突出培养学生拓展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为教学实效,以核心素养强化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这既是教学活动的创新,同时也是教师教学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因此如何实现深度的初中数学教学,也是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 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课堂教学系统化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素养的重要活动,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重视课本教材,对教学资源和教学材料做新的整理和归纳,将数学知识类型进行分类,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性的知识框架,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动力。为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要严格规范每一项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发挥数学的教育价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形成系统全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二)形成良性学习循环

初中生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不存在学习规律和方法,大部分时间都是以教师为主导,没有明确学习的具体方向,因此实际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并不明显。伴随核心素养教学的日渐深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教师角色转变为教学的辅助者,而学生则作为学习活动的主导者,拥有相对主动权和发言权,课堂的参与程度也就更高,学习的态度更为积极主动。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在获得提升后,也会推动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具有理性思维的意识,让学生具备实事求是的良好品质,形成良性的学习循环,使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逐渐获得提高。

三、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深度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把握教材内容,强化问题意识

高效开展数学深度教学,教师首先要把握好教材的内容,了解教学的基本情况,明确教学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已经形成的知识体系,建立知识体系与学习方法之间的联系。大部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仅是让学生学习基础的理论知识,让其完成课堂练习作为基本的教学任务。但是在素质化教育背景下,对教学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学习教材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更要求学生可以自主思考,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强化自身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引发独立的思考探究。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作对称轴图形的对称轴》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设备,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图案,在设计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就会对设计内容形成疑问,从而养成问题意识。另外在课后复习或是课前预习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勇于表达疑问和观点,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思考的过程,才能将学生从机械被动的学习状态中逐渐解脱出来,转变为主动性学习,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习效率的显著提升。在学生提出疑问后,教师不能直接给出解答,要一步一步地进行引导,带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从而寻找到答案。如此学生可以获得强烈的成就感,对知识的印象也会更深刻。

(二)创设教学情景,培养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有很多种,包括函数思想以及方程思想等。函数主要表现数量之间所存在的内在关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提出问题时,应用函数思想来表述问题的具体特征,不断探究问题,将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锐角三角函数》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出平面设计图,让学生直观了解三角函数的具体性质,结合设计图设置相应的教学问题。结合设计图案提出应用型问题。如测量一棵树CD的高度,从A点测量得出到树顶C的角度为30度,然后沿着AD方向前进10米,到达B点后,在B点处测量得出到树顶C的角度为60度,且ABD在同一直线上。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数据信息,测算出树木CD的高度是多少。学生既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回答,或是走进实际生活中,根据题目要求观察树木,通过创设情境来提升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起到知识巩固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函数思想的形成。

(三)数形结合,提升领悟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方式也同样受到教师的广泛应用,教师在教学应用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建立数形结合的意识。在学生遇到难以解答的数学问题时,要学会如何建立图形和代数之间的联系,如何将抽象化的问题具体化。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问题是整个课堂的主线,一方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以问题为导向可以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理念提出课堂核心问题,并由教师带领共同深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数形结合的方式,可以将知识内容转化成为图形语言,便于学生快速记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和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式学习共同探究和讨论问题,以此来加大深度学习的效果。

(四)突出教学主题,强化深度理解

猜你喜欢
深度教学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以能力为导向的政治课深度教学
有效教学的深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