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教学法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2021-09-13 15:58王颜芳
考试周刊 2021年70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小学数学

王颜芳

摘 要:数学距今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的演变发展,已经形成了算术、几何、三角等多个方面,而数学作为如此古老的一门学科,也为学生的心智发育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数学本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导致小学很多学生学起来都感到头疼,但在如今素质教育改革的基础上,数学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元化,而生活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让数学更贴近生活,学生学起来更轻松,从而推动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文章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法为研究主题,首先对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法所产生的意义做出简要阐述,其次对这一教学法的应用现状进行大致分析,并进一步提出相关的实践策略,旨在对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师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将生活化内容作为教学切入点,帮助学生树立起浓厚的数学兴趣,为其今后进行长远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生活情境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一、 引言

学习数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抽象能力,而丰富的生活场景为数学的应用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认识数学,提高运用数学的实际能力。生活是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活化的情境能大大降低课堂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开端。模拟真实的生活情境能夠促进小学生对抽象性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使其在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科所特有的魅力。在和谐有趣的数学氛围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勇于尝试,轻松掌握和运用数学。

二、 生活情境教学的意义

生活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中的环境、场景相联系,在设置的情境中包括两个元素,即情感与景物,两者缺一不可。在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时,不仅需要外界设施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更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引导学生沉浸在情景之中在兴趣的驱动下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多事情都充满了未知性,很多事情都想去尝试。基于学生对每件事情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把生活情境教学融入课堂中。按照以往的惯例,老师在讲授小学数学时,对书中的专业用语会做出一定的解释,而教师的解释有时候过于复杂,对于小学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讲并不能完全理解老师的意思。而所谓的生活情境教学,就是把有难度的问题,词语简单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使学习达到更好的效果。将生活情景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所能带来的积极影响大致细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采用生活情境教学能够将教学内容进行细化,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这一教学方式相较于传统灌输式教学而言,更加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通过适度应用、合理规划,明确教学内容的主次方面,使学生能够抓住学习关键,实现有效学习。

第二,顺应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规律。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时首先考虑到的是学生的年龄问题,从而根据学生的认知范围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小学低年级教学侧重于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如在认识图形时可以找到生活中相同形状的物品加以对比,从而使其加深对图形的理解和记忆。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教师根据其年龄和心理特征将教学的侧重点偏向于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

第三,联系生活实际,使数学知识加以升华。学生在进入小学阶段学习之前已经有一定的实际生活经验积累,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将其已有生活经验和教学内容相融合,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从而能够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可度和熟悉度,有利于降低教学难度。

第四,有利于营造和谐生动的教学氛围。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是每位教师所应承担的责任,数学教师在运用生活情景教学法的同时能够实现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展开。教学情境中所包含的健康性和合理性的内容,不仅能够使学生高效率高质量地把握数学知识,还能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健全人格,正确辨别生活中的是与非,有助于学生在正常的轨道上顺利成长,并实现数学学习与综合素养的双重发展。

三、 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现状分析

生活情境教学法是目前教师十分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即教师通过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将数学教学内容与日常实际生活中的经验相结合,从而使学生树立起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在兴趣的驱动下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使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依据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看来,教师采用习惯性的教学方法虽然缺乏创新性,但并不会使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所下滑,但采用情景教学法时,由于实际应用与理想状态存在偏差,因此会出现学生数学成绩无法进步或有所下滑的不良情况。经过诸多教育研究者的探讨发现,生活情景教学法无疑是一种有助于帮助学生进步的教学方法,导致出现不良情况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两点。

其一,部分教师对生活情境教学法的认知理解存在偏差。存在部分教师认为运用情景教学法就是利用实际生活中的物体将数学课本中的抽象概念表现出来,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相关内容时,教师只是单纯将生活中与图形相像的物体拿出来让学生看一下,在这之后所开展的教学仍然是传统方式,并未将生活情境教学法继续加以深入应用。如此一来,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其本质仍然为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无法体现出情景教学法的实际效果。生活情境教学法的真正含义为在教学过程中包含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环节,并且应注重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其情感体验和参与程度,实现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的要求。而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其主要任务在于为学生创设情境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并适时给予其指导意见,从而借助数学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合作交流能力。因此,教师对这一教学方式认知观念的错误使得学生难以发挥主体作用,会使得学生逐渐失去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进而无法实现长足进步。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小学数学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