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人性化安排,教师也是普通人
当学生在校时间变长,最直接的影响是老师在校工作时间也会随之变长。然而,老师这一职业特性,决定了其需要有时间自我学习和发展,不断吸纳新的知识与技能。当工作时间延长、个人时间被压缩时,老师用于备课、学习的时间又如何保证?何况,老师同样是普通人,也有家庭需要照顾、有子女需要抚养,在以上两点难题面前,学校要做的,或许首先是尽量人性化地安排教师轮流值守课后延时服务。
以河北邯郸所探索的模式为例,该地在安排时所贯彻的“老教师、身体不好的老师和哺乳期老师,不安排(课后服务)”“每位老师一周只需承担一次课后服务工作”“邀请社会志愿人员参与,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等等做法,既加强了与社会的沟通,也兼顾了教职工的权益,在具体落实中传达出教育的温度。
因此,在安排老师进行课后延时服务之前,学校有必要先进行一个整体调研,收集老师们可以提供服务的时间段、日期与内容,并在日常为老师减负,减少事务性工作,如此,老师们或许才会“心甘情愿”地参与课后延时服务。
二、家长:转变思维,积极协同学校教育
课后延时服务,是政府、学校解决家长下班与儿童放学的时间差难题所推出的“便民服务”,但这并不就意味着教育是学校的事儿。即使课后服务时间延长,但青少年成長路上,父母才是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家长理应转变思维,积极配合与协同学校教育。
如前述调研结果所示,作业辅导是各地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内容的常规与必备安排,这一举措有效地将家长从孩子作业辅导难的问题中解放出来。然而,“神兽”放学后没有作业,不少家长接到孩子,便直接又将其送到各种兴趣补习班。也许,在为孩子寻觅一个又一个兴趣班之前,家长应充分重视儿童成长发展规律,在家庭教育中侧重于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等品格教育,在为学校教育“分担”的同时,也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各归其位。
此外,有余力的家长,完全可以参与到课后延时服务中。据悉,目前在湖北、山东等地,家长正成为课后延时服务的提供主体,这几处地方课后延时服务的模式主要以家长委员会为组织主体,依托学校的场所开展课后服务。
三、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调动多方,让学生接触自然与社会
某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1605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2.9% 的受访家长期待落实好学生课后服务。“期待落实好”包含着两层含义,一层是期待“落实”,另一层是期待“好”。
受资源、场地、师资等限制,各地许多学校都面临着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内容单一的困境,所提供的课程,多是书法、阅读等室内课程。而户外运动类、综合实践类等更多元丰富、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课程,则需要学校适当引入校外师资。因此,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主动牵头,培育能够提供专业服务的组织和机构,并搭建相关推介平台,对相关组织和机构进行资质认定,给学校提供更多选择与支持,让课后服务的质量更有保障。
让社区等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则是未来可以努力的方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谈到,如今,人们依旧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孩子只能在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的空间里生活。然而,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尤其是小学生,正是对外界事物敏感的年纪,需要有机会去感受自然、接触社会。
深度访谈时,天津某小学的副校长向我们表达了他的美好心愿:期待有一天,孩子们可以在展馆、图书馆、球场、野外农田等等地方,进行着三点半后的课堂学习。我们也同样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