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上的“球进洞”游戏

2021-09-13 02:08游华娟周波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龙龙网球游戏

游华娟 周波

一、案例背景

幼儿园户外场地上有一个大山坡,孩子们把用PVC管做成的管槽搬上了山坡,然后将几根管槽接起来,形成“轨道”,试图让网球顺着“轨道”滚进预先在坡下的沙地里挖好的洞里。可是困难重重,一开始网球总是弹出管槽,后来网球总是进不了洞。为此,幼儿进行了一场关于阻力、重力、速度、弹力等的探究,教师持續观察幼儿的游戏,倾听幼儿的想法,并组织幼儿进行游戏分享,推进幼儿对问题的深入讨论和深度思考,发现了幼儿更多精彩的观点。

二、案例描述

为什么球总是弹出管槽

那天,孩子们把用PVC管做成的管槽搬到山坡上,然后把几根管槽按后一根放在前一根上的方式,依次相连,形成直通山坡下的“轨道”。力力把网球放在第一根管槽上,松手后网球便往下滚,滚到第一根和第二根管槽连接处,“嘭”的一声,网球弹出去了。

丞丞拿着球过来,他也像力力一样,把网球从第一根管槽上往下滚,球也是在第一根与第二根管槽的连接处弹了出去。丞丞朝教师大喊:“老师,网球又弹出去了!”教师回应道:“这是怎么回事呀?”

按照成人的思维,网球会弹出去的最大原因是两根管槽的连接方式有问题,如果后一根管槽放置在前一根管槽的下方,球就能顺利滚下去了。孩子们会继续追踪原因并发现问题吗?我们很想看看孩子们怎么思考、怎么调整、怎么解决。所以没有做过多的引导,继续在一旁观察。

龙龙、承承等也参与到滚球游戏中,可是球总是弹出去。这时,孩子们出现了调整“轨道”的行为,有的扶一扶管槽看是否放置平整,有的调整两根管槽重叠部分的长度,有的试着让很多球同时滚下来,还有的把球放在“轨道”中间部位再往下滚……在调整后,孩子们又进行了尝试,有几次球能顺利滚下去,但绝大多数球还是会弹出管槽。

游戏结束回到活动室后,孩子们开始记录游戏故事,对游戏进行回顾、反思,把游戏故事说给教师听。很多孩子提及了“为什么网球总是弹出管槽”的问题。孩子们还说出了自己对问题产生原因的思考,如龙龙认为是因为“两根管槽没有连接好,中间没有合拢”,承承则认为“跟滚下来的球的数量有关系”。

其他孩子会怎么认为呢?于是,我们组织了游戏分享活动,和孩子们讨论球总是弹出管槽的原因,引发幼儿多角度思考问题,倾听同伴的想法,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为什么球总是弹到管槽外面去呢?

力力:我觉得是运气,有时候球会弹出去,有时候不会。

教师:你是这样想的,其他小朋友怎么想呢?

龙龙:我不同意力力的说法。我觉得是上面那根管槽与下面的管槽没接好,凸出来了。

教师很惊喜龙龙发现是管槽连接出了问题,继续追问。

教师: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能说得具体点吗?

龙龙:因为两根管槽连接的地方凸起来了,球滚下来的时候,撞到那里,就会弹出去,如果后一根管槽放在下面,球可能就会顺利滚下去。

教师:龙龙说得真好,不仅说出了球弹出去的原因,还提出了解决办法。

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很多方面的,为了引发幼儿多角度思考问题,教师继续问。

教师:其他小朋友还有别的想法吗?

承承:我觉得是球太多了的缘故,如果很多个球一起滚下来,后面的球撞到前面的球,前面的球就被撞出去了。

阳阳:不对。我用一个球滚的时候,球也会弹出去的。我觉得与管槽的斜度也有关系。

球总是弹出管槽的原因,孩子们认为除了与运气、管槽连接方式、球的数量多少等有关以外,还与管槽放置不平(会摇晃)、倾斜度大小等有关。孩子们在分享中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解释清楚,倾听并勇于质疑同伴的观点等表现,让教师既感动又惊喜。

为什么球总是进不了洞

接下来,孩子们对相关的游戏影响因素做了调整,如调整了管槽连接方式及其倾斜度。在这次游戏中,绝大多数球都能顺利地滚下去。然而,孩子们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在山坡下的沙地里挖了洞,想把球滚进洞里。

阳阳在最后一根管槽末端的沙地上挖了一个洞,然后把网球从第一根管槽滚下去,球没有进洞。又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然后他把洞挖得略微大一些(大约有4个网球大小),又试了几次,还是没有成功。这时,阳阳从别的场地拿来一个“雪橇”(长方形塑料浅筐),放在离沙地最近的那根管槽末端。他试着将球滚下去,第一个球滚进了“雪橇”,又飞快地弹了出去,没有进洞。后面,阳阳又试了几次,球都没有进洞。阳阳没有放弃,他把“雪橇”换成木板,球滚下去时撞到木板的凸起处,轻轻一弹,弹到不远的沙地上,也没有进洞。不过,后面有几次球进洞了。

阳阳猜想把洞挖得大一些,容易进球,借助一些材料利用反弹力可以帮助球进洞。他不断观察、探索、试错,得到的结果是,利用“雪橇”没有成功,利用木板有时会成功。

力力在第一个球落地的位置挖了一个和网球一样大小的洞,继续尝试。可是第二次球落到了另一个位置,他又在第二次球落地的位置挖了一个比之前更深的洞。第三次球又落到了别处,力力继续在第三次球落地处挖洞。这样一连尝试了很多次,可球一次都没进洞。

力力猜想球落地的位置应该会与前一次相同,所以他在每次球落地的位置都挖个洞。可每次尝试都没有成功。

看到阳阳和力力的尝试,丞丞也过来试了几次,球都没进洞。然后他把球放到管槽中间处,让球从管槽中间处往下滚,他尝试了很多次,有时球会进力力挖的洞,有时球会进阳阳挖的洞,但更多时候,球一个洞也没进。

丞丞虽然改变了滚球的起始位置,从管槽的中间部位开始滚球,但大部分时候还是没有成功。

球为什么总是进不了洞?于是教师再次组织游戏分享活动。

教师:球为什么总是进不了洞?有什么方法能帮助球进洞呢?

航航:要挖很大很大的洞。

教师:为什么很大的洞就可以呢?

航航:如果洞很大,球滚进去后,就不容易弹出来,洞挖得深一点也可以的。

教师:为什么洞深一点球弹不出来呢?

航航:因为如果球掉到很深的洞里,它弹出去需要很大的力量,力量不够,就弹不出去。

教师:其他小朋友还有别的办法吗?

丞丞:我从管槽的中间部位开始滚球,球就比较容易滚到洞里。

教师:为什么开始滚球的位置会影响球成功进洞呢?

丞丞:我想,如果距离远,球滚下去的速度就快,如果距离近一点,球滚下去的速度就没那么快。速度快,力量就大,球就容易弹出去。

龙龙:我用红色的球滚,就不容易弹出去,绿色的球更容易弹出去。

教师:为什么红色的球不容易弹出去呢?

龙龙:因为红色的球小一点,轻一点。

教师:为什么轻一点的球就不会弹出去呢?

龙龙:因为轻一点的球,弹力小,就不容易弹出去。

在交流中,孩子们提出了球能否成功进洞与洞的大小、球滚落的速度、滚球的起始位置、洞的数量与位置、球的重量等因素有关。在教师的追问下,孩子们不但解释了现象背后的原因,还用自己的朴素理论解释了重力、加速度等。

为什么球进洞的次数变多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孩子们经过不断尝试、调整、验证,球成功进洞的次数变多了。例如,成成把第一次球滚进去又弹出的那个洞挖大了一些,再一次滚球时,球刚好落入洞中。后面几次尝试,球几乎都能进洞。泽泽在最后一根管槽的尾部铺了一些沙子,第一次球滚下去的时候,经过沙子,刚好滚到了一个洞里。然后泽泽拿了更多的沙子,堆在管槽尾部,球滚下去的时候,撞到沙子后弹了出去,刚好掉到洞里……

球进洞的次数变多了,孩子们是怎么做到的?在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了分享交流。

教师:为什么球进洞的次数变多了?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泽泽:我把沙子堆在管槽的尾部,球滚下来时,就会被沙子挡一下,这样球就不会弹得很远,这样(用手画了一条抛物线)刚好进洞。

教师:还有其他原因吗?

成成:我觉得(球能否进洞)与洞的大小和多少有关系。这一次我挖的洞很大、很多,所以进洞的球就多。

龙龙:第一,洞要大、深,这样球滚进去以后就不容易弹出来;第二,要挖很多洞,这样球进洞的机会会多一些。

承承:我觉得(球能否进洞)与堆沙子有关系,与洞的大小、深浅、多少有关系,与力气大小也有关系。

教师:“与力气大小有关系”是什么意思?

承承:就是每次滚球的时候,用的力气要一样大。如果有时候力气大、有时候力气小,球滚下去的速度就不一样,弹力就不一样,弹力太大或太小,球都进不了洞。

教师:为什么球滚下去的速度不一样,弹力就会不一样呢?

承承:弹力就是冲击力的意思,球滚下去的速度快,冲击力就大,球撞到沙子,就会弹出很远而进不了洞。球滚下去的速度慢,冲击力就小,球弹不远,也进不了洞。

在游戏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孩子们持续探究的品质以及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分析与反思

(一)发现不一样的儿童

儿童发现世界,成人发现儿童。在观察幼儿的游戏、倾听幼儿的游戏记录及参与幼儿的游戏分享中,我们发现了了不起的儿童。

●发现儿童良好的学习品质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备的品质。在“球进洞”游戏中,我们不难看到孩子们敢于尝试、不怕困难、持续探究、乐于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例如,原本山坡上没有PVC管槽,是孩子们想玩“球进洞”游戏时从沙池里搬到山坡上的,成人怕是很难想到PVC管槽能和山坡结合起来玩“球进洞”游戏,这正是幼儿乐于创造、善于创造的体现;在“球进洞”游戏探究过程中,孩子们面临了很多困难,如把又长又沉的管槽搬上山坡有困难,更大的困难是球总是弹出来,进不了洞,有些幼儿连续尝试了十几次甚至几十次都没有一个球进洞,但孩子们没有被困难吓倒,想出种种办法克服困难,继续前行;“球进洞”游戏历时半个多月,粗略计算一下,孩子们一共提出了近20种“球进洞”的方法,相应地也就对这近20种方法进行过几百次探究和验证,这就是孩子们敢于尝试、持续探究的真实写照。

●发现儿童的深度学习

在“球进洞”的游戏中,孩子们遇到了“球为什么总是不能顺利进洞”的问题,他们动手动脑,提出各种假设,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调整、试验,持续了长达半个多月的主动探究,这个过程就是他们深度学习的过程。在观察孩子们的游戏过程中,我们发现,遇到问题时,他们会追根究底,不断地猜想、尝试、验证,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会观察每一次进球的情况,会观察、比较每一次调整后的结果变化,如改变管槽的連接方式、改变洞的位置及大小对进球概率的影响等,并且会持续较长时间;游戏后他们会进行游戏记录和分享,用多种表征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同伴分享,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自己在游戏中的想法、做法,同时倾听、理解和评价他人的想法和发现。“提出问题—选择适宜的方法—推理与假设—实证研究—分享交流”,这正是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也是幼儿深度学习的体现。

找到成功进洞的办法到底有哪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幼儿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不断思考、探究,深度学习。

(二)发现不一样的教师

●持续关注幼儿的游戏

游戏中,孩子们一次次调整材料和方法进行深入探索,背后折射出他们一次次的思考。因此,教师不单单是幼儿安全的看护者,更是幼儿游戏的持续观察者。“球进洞”游戏持续半个多月,教师一直追随幼儿的脚步进行持续观察、关注,孩子们遇到问题时,教师关注他们会怎么思考、怎么调整,又会怎么解决,在适当的时候通过组织大家分享交流等方式给予支持。正是因为教师持续观察、关注幼儿的游戏,充分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及背后的想法,才能看懂幼儿的游戏,了解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欣赏幼儿在游戏中的想法和行为

幼儿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想,有些猜想和行为甚至是荒诞的。教师以欣赏的态度去对待幼儿的想法和行为,让幼儿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猜想、试错、探究、验证和调整,孩子们才能有更精彩的表现、更好的发展。

●倾听幼儿的观点

在观察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的有些游戏行为我们不是很懂,但我们明白一定有他们的道理。于是,我们通过游戏记录、交流分享等方式去倾听、了解幼儿的观点,正是通过倾听,我们了解了幼儿的朴素理论,而这些朴素理论正是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科学现象的理解和诠释。

幼儿是有能力的主动学习者,教师要始终相信、尊重幼儿,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幼儿,帮助每个幼儿根据自己的游戏经验、生活经验阐述观点、运用观点,从而更深刻地学习,获得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龙龙网球游戏
超级殚跳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龙龙的理想
小蚯蚓找朋友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我不当喷火龙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