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为民
科技兴则国兴,科技强则国强!在人类科技风起云涌的今天,哪个国家能走在科研最前列,就能引领世界潮流,为人类进步作出历史性贡献。因此,那些甘守寂寞、埋头苦干,默默在科研领域辛勤耕耘的科学家,才是这个时代最耀眼的明星,是人们心中永远的楷模!
爱国是做人的第一要义
苗向东
师昌绪是中国高温合金材料的开拓者之一,被誉为“中国材料科学之父”,荣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说:“爱国是做人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把聪明才智贡献给自己的祖国,让祖国强大,让人民富裕。”
师昌绪是1948年8月到美国留学的,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后,开发出被称为300M的超高强度钢,被大规模用在飞机起落架上。
师昌绪读完学位,打算立即回国,可是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吊销了5000名中国留学生的护照,他被美国司法部列为“三钱”后面不准回国的重要人物之列。
开始,师昌绪还想先到印度去工作,然后再找机会回国。去办手续时,美国移民局官员说:“离开美国就是回中国,不放行!”
师昌绪先是联系了多家报纸的记者,表明自己和留学生想回国的愿望。接着他和同学起草了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公开信,要求撤销对中国留学生的回国禁令。他与26名中国学生联名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信,表明中国留学生想回国的强烈愿望。他还花53美元买了一台滚筒式油印机,把这些信油印了2000份。这在当时是很危险的,如果被抓,会被关上几年。但师昌绪觉得只要能回国,一切冒险都是值得的。
与此同时,师昌绪、张兴钤、李恒德等人组织留学生两次集体给周恩来总理写信,表达他们要求回国的强烈愿望。师昌绪辗转来到华盛顿,请一位富有同情心的印度驻美外交官,把信转交给了参加日内瓦谈判的周总理。周总理拿着这封信在日内瓦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向美国提出严正抗议。
1955年6月,35岁的师昌绪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祖国。
点 击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是有国籍的。师昌绪怀着矢志报恩的赤子情怀,经过不屈不挠、矢志不移的斗争,最后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怀抱。在他身上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适用话题】爱国 科技报国 赤子情怀……
一颗叫作叶培建星的小行星
胡征和
75岁的叶培建已经在航天深空探测领域整整奋斗了53年,这位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被授予了“人民科学家”的国家荣誉称号。
2004年,我国月球探测计划迈开了第一步——绕月探测工程正式启动。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叶培建院士带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研制团队用了三年时间,在没有任何经验、数据参考的探月白纸上,先后攻克了月食问题、轨道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2007年,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十三天后进入月球环绕轨道展开科学探测,嫦娥工程的第一步——“绕月”顺利完成。
接下来,2010年和2013年,嫦娥二号与嫦娥三号相继成功发射,前者获得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精确的全月图,后者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航天器送到月球并实现落月的国家。而2019年1月登月的嫦娥四号首次实现了人类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
叶培建总是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他参与中国资源二号卫星设计,实现了星地一体化设计;他是第一个实践把电测与总体分开的人;他是第一个提出在卫星进入发射场前,要进行整星可靠性增长试验的人。嫦娥四号原本属于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嫦娥三号执行任务成功后,作为备份星的嫦娥四号再落在月球正面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叶培建便建议落在月球的背面。可当时有专家认为没有必要冒险,叶培建据理力争。正是这样的坚持,才迎来了探月史上的世界第一次。
2017年1月,为表彰叶培建在空间科学技术领域的卓越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编号“456677”的小行星命名为“叶培建星”。
(选自《知识窗》2020年第2期,有删改)
点 击
叶培建具有勇于探索、攻坚与创新的精神,正因为他的坚持和努力,才使中国在航天深空探测领域有了一定的地位,赢得世人尊敬。天空中那颗耀眼的“叶培建星”,便是对他最高的奖赏,也是他最好的勋章!
【适用话题】爱国 创新 坚持 拼搏……
袁隆平的“门规”
胡宇齐
曾经袁隆平院士在接受专访时谈到收徒条件——“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带。”这条乍听起来充满土味儿的“门规”,迅速在网上引发热议。
事实上,下田的“门规”早已有之。深耕田野是袁老一直践行的科研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他成功的关键。历史上,许多国家都曾研究过杂交水稻,而中国之所以能率先突破,其中或许有粮食需求更强烈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相较于某些国家的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研究,以袁老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农业科学家,像普通农民一样贴近大地,长年累月地躬耕于稻田,他们坚信“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下田”。2019年9月,在北京参加“共和国勋章”颁授仪式后,袁老仍心心念念着:“回去第一天就要下田!”即便已名动天下、年过耄耋,袁老仍然雷打不动地坚持“土办法”,让人敬佩。
下田作业,是从事农业应用科学研究的前提,这昭示着一条朴素且颠扑不破的道理:要想搞出点真东西,就要脚踏实地、不辞辛苦。攀登科研高峰、探索未知路径,从来都是一件难事。若没有老老实实、经年累月的付出,又如何能获得突破?
“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袁老多次以这8个字总结成功经验。而这,也是众多科学家公认的秘诀。灵感与机遇的出现,可能只是电光石火的瞬间,却必须建立在深厚知识积累和大量汗水的长期付出之上。眼下,中国还有许多科研难题待解。比如,芯片高度依赖进口,“缺芯少魂”的状况长期存在;被称为“工业之母”的高精度机床,国内制造技术水平与德日等国差距不小;有“飞机的心脏”之称的航空发动机,还远未追赶上第一梯队……攻克这些“卡脖子”的科技难题,其紧迫性并不亚于让百姓们吃饱饭。科研路上,越是追求尖端,越是“九死一生”,唯有数十年如一日地深耕细作,才能找到“试验田”里最适合的“植株”。
多一些脚踏实地的科学家,多一些锲而不舍的追梦者,中国的广袤大地上,必能孕育更多的希望,绽放更多的梦想。
(选自《故事家·高考季》2020年12期)
点 击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工作。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
【适用话题】脚踏实地 求真 实践出真知……
秦元勋
朱 虹
秦元勋(1923—2008)是贵州贵阳人,著名数学家,负责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威力计算工作,是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原子弹氢弹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理论问题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在常微分方程的定性理论、运动稳定性、近似解析、机器推导公式等方面的研究,在中国处于开创地位,开辟了计算物理学这一新的分支学科。
在浙江大学期间,秦元勋在数学上的天赋更是得到了竺可桢校长的赞赏和高度評价。大学毕业后,秦元勋来到哈佛大学。那时,他主攻数学和物理,利用暑假进修了经济和工商管理课程。仅5个学期,他就拿到了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两个学位,成了哈佛大学历史上的“娃娃博士”。
博士毕业后,秦元勋在著名数学家伯克霍夫手下当助教。当时,伯克霍夫邀请秦元勋参加其领导的研发工作,但那时美国政府要求申请在要害部门工作的人得宣誓保证:“若美国与另一国(包括中国)交战时,要效忠于美国。”秦元勋果断谢绝,回到了中国。1959年,他参加原子弹的研制,踏上了新的征程。
(选自《大众科学》2020年第3期,有删改)
点 击
没有谁天生就是当科学家的料,秦元勋进入哈佛大学后,更是分秒必争,拼命学习,成为该校历史上的“娃娃博士”。学业完成后,秦元勋本可以留在美国工作,但他毅然回到祖国怀抱,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的科研事业,用赤胆忠心书写大爱,令人敬仰。
【适用话题】楷模 不服输 努力 刻苦 选择 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