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意
近日,一则“云南野象北迁”的新闻引发了大家关注,这十几只大象长途跋涉北上,迁徙中“肇事”不断,据报道,云南省相关部门早已派遣工作人员和无人机,不间断地对野象群实施勘察、跟踪,并安排有卡车防备,确保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在我国,近年来偶尔在西南边境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密林中有少量野生象群。在全国各地,人们要想见到大象,只能进动物园参观了。于是,许多人都不知道,在漫长的古代,我国广大地区曾经是大象之乡。
北京也曾有古象生活
随着地质学、考古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我国从南到北的广大地区都不断发现远古时代的象类化石,如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万年以前的陕西省蓝田猿人遗址和距今约五六十万年以前的北京猿人遗址,就有象类化石与人类化石一同出土。这说明在远古时代,象类动物曾遍布于现在的华北以至西北,并成为我们先民的狩猎对象。
中国考古学者分别于1956年、1999年、2005年及2007年,在北京海淀区发现古菱齿象化石,多次发现化石表明这个地区曾有为数不少的古菱齿象活动。
第一次在北京发现古菱齿象化石是在1956年。当时北京自来水厂在黑山扈安河桥以东挖掘水井时发现了化石,经考证是更新世晚期的古菱齿象臼齿,当时成为考古界重大发现。1999年,工人在海淀四季青玉泉砂石厂挖沙时,发现了古菱齿象的象牙。2005年在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工地地下8米左右,发现古菱齿象化石,总长4.2米,相当巨大。从化石的颊齿来看,此象死亡时大约50岁,而一般的古菱齿象约有80岁的寿命,故此象属于中老年的阶段。2007年,在地铁10号线知春里车站施工的时候,又发现了古菱齿象的门齿化石。
據考古学家研究,古菱齿象是生活在距今1万至12万年前更新世晚期的大型哺乳动物,因齿板的中央会扩大呈菱形而得名,亦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大象,比现今我们看到的亚洲象、非洲象巨大得多。它们主要活动区域是在华北、华东等地区,在河南、安徽、河北以及北京其他地区都曾有不少古菱齿象化石出土。
商周时代大象漫游中原
当我国古代社会从野蛮时代跨进了文明的门槛、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了以后,黄河中下游一带还仍然盛产大象。在泰安的大汶口、邳县的刘林等地,曾出土过大约公元前4300年至2400年间象牙梳和象牙筒,20世纪30年代在河南安阳殷墟中,发现象牙梳、象牙碗、象牙杯等生活用品。
我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300一前1027年)的都城遗址“殷墟”(今河南省安阳市郊)出土的商代遗物中,就有不少象骨、象牙和镂刻象牙礼器以及玉雕象、象纹青铜器等精美的工艺品。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还有大象的象形字,并屡见捕获的大象、各地奴隶主贵族向商王进献的大象的记载。
今河南省简称“豫”,相当于古代的豫州之地。《说文解字》说:“豫,象之大者,从象,予声。”郭沫若认为:“古豫州之野必有国名豫者,故周末儒者造拟九州,即因豫以为之名。”由此可知,地处中原的河南省境,在古代曾经以产象而闻名一时。
人们很早就知道大象经驯化后可以载人、载物,进行运输,也曾作为畜力,协助人类从事生产活动。传说中的尧舜时代,舜的后母弟就名“象”,据说象由于品行不端,想害舜霸嫂,后来就变为真象,舜死后葬于苍梧之野,“象为之耕”。舜和后母弟象的故事在战国时期的《孟子》等书中始见记载,而把这个故事加以神化则在其后才载于古籍。我们从中可以推测,上古时代,先民们大概曾用过大象进行生产劳动。
曹冲称象载入史册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气候发生了变化,加之人类活动,大象的活动领域逐渐向南迁移,渐渐栖息于汉水、淮河南北一带。
《左传》记载,公元前506年,吴楚发生战争,吴兵西越大别山,三战而及楚都郢,楚昭王“使燧象以奔吴师”。这表明当时汉水中游不仅有大量的野象,而且已经用于军事战争中。
秦汉之时,大象活动范围有所缩减,汉代以后,受佛教影响,在寺庙周围往往雕有石刻的大象。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淮河流域还有部分亚洲象的分布,但大多已退到长江以南地区。
《江表传》中记载了我们熟知的曹冲称象的故事:“孙权遣使诣阙,献象二头。魏太祖欲知其斤重,咸莫能出其理。时邓王冲尚幼,乃曰:‘置象大舡,刻其所至,称物以载之,可知也。”当时,孙权送给魏王曹操大象两头,被他们视为奇珍异兽,可见在曹操统治的长江北岸,当时大象已经比较少见。
魏晋时期人们已经学会将大象驯化后,用于象礼仪、象表演等方面。《吴书》曰:“贺齐为新都太守,孙权出,祖道,作乐舞象。”这里是为了庆贺新任太守而令大象起舞。
唐宋之后大象不常见
唐朝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南迁,农业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对淮河长江流域的开发逐步加大,以及人们对大象及其副产品的需求量逐步增大,长江流域栖息的野象生存范围进一步缩小。
在唐代,刘恂《岭表录异》载:“广之属郡,潮、循州多野象,潮、循人或捕得象,争食其鼻,云肥脆,……楚、越之间象皆青黑,唯西方佛林、大食多白象。又,云南豪族家多畜象负重致远,若中国之牛焉。”这里除了描述岭南大象的情况之外,还讲到了在唐代“楚、越之间”有大象。
五代时期的诗人李珣曾写词《南乡子·相见处》:“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描写了一位美丽纯真的少女,在越台前盛开的刺桐花下,和一位风度翩翩、俊雅倜傥的少年偶然相遇。两人擦肩而过,她仍偷偷回望,深情地注视着少年,故意掉下一双翠羽,匆匆骑象离开游人,趟过小河先走了。
唐代的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岭南则写诗:“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雨过天晴山腰间大象出没,阳光灼热潭水里水蟒浮现,正是诗人前所未见的景象。
唐玄宗时,经常用驯象来表演“象舞”,以增加欢乐的氛围。安史之乱后,安禄山宴请各地藩王,席间想通过大象向他跪拜显示他称王乃天意,但大象并没有跪下,他恼羞成怒,坑杀了可怜的驯象们。
直至北宋,五岭以北大象的行踪还是史不绝书,甚至到了“活动猖獗”的地步。《宋史·五行志四》有如下记述:“建隆三年(公元962年),有象至黄陂县,匿林中,食民苗稼。又至安、复、襄、唐州,践民田。遣使捕之,明年十二月于南阳县获之,献其齿革。乾德二年(公元964年)五月,有象至澧阳、安阳等县。又有象涉江入华容县,直过闤阓门。又有象至澧州澧阳县城北……(乾德)五年,有象自至京师……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潮州野象数百食稼,农设穽田间,象不得食,率其群围行道车马,敛谷食之乃去。”
以上记载,除“乾道七年,潮州野象数百食稼”地属岭南,时为南宋之外,其他诸条均为北宋之事。由此可知,北宋时期大象不仅仍然不时出没于江、淮一带,甚至还出现于黄河边上的北宋京城开封。但可惜北宋以后大象在江、淮一带已经绝迹了。中原地区很多人不认识,宋蔡绦《铁围山丛谈》记载“薛八丈黄门昂,钱塘人也。……夫人偶过焉,适见而大骇,归告其夫曰:‘异哉左承,我侬今日过大内前,安得有此大鼻驴耶!人传以为笑。”称大象为大鼻驴,可见当时大象是很少见的,这则故事也当作笑谈被记录下来。
宋人《西湖老人繁盛录》记载:“外国进大象六头……内有一雌象,叫做小三娘子……每日随朝殿官到门前唱喏,待朝退方回。”所谓“唱喏”,就是大象扬鼻发声,表示致敬,这可见大象之聪慧,以及当时训象技术的高超。
宋代的驯象大部分是作为贡品由南方诸国进贡而来,如《宋史》曾有真理富國在嘉泰元年向宋朝进宫两头大象的记载,真理富国就是今天的柬埔寨。
据气象学家竺可桢研究,自公元前三千年至春秋时期,黄河中下游的气候曾比现在温暖。后来大象由于不适应那里变得寒冷起来的气候,无疑要南迁的。
但是我国江淮以南广大地区近三千年以来的气候,也无疑地还是适合于大象生息的。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自然界的不断开发和经济生活地域的不断扩展,大象必然地不断缩减着它的生存地盘。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对木材的需求有增无减,用于建筑和燃料;同时,开垦荒地破坏了森林植被,造成水土流失,进一步恶化了环境,大象的栖息地也进一步缩减。栖息地的丧失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造成人象冲突愈演愈烈。它们在岭南的两广、云南等大部分地区的消亡,大概是21世纪初的事了。考其变化的原因,除跟自然气候的变化有关外,还跟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不断开发和对大象的大量捕杀密切相关的,而主要原因应是后者。
明清时期大象成为皇家专宠
明清两代皇城中有大象并非异事,这主要是用于仪仗的,以明清记载得最为清晰。明朝时的大象饲养工作并不属于园林局的范围,而是属于一个凶名赫赫的部门——锦衣卫。
锦衣卫下属有驯象千户所,内设象奴,专门管理朝会时所用的大象,其中规定每日大象要吃米三斗、稻草160斤。到了清朝,则是銮仪卫驯象所负责这一工作,最多时饲养了将近四十头大象。那时驯养大象的地方竟然是在宣武门城墙根。
应该说皇家的大象一般表现得不错,上朝的时候会预先驮着宝瓶在朝门外列队,并执行安检工作(据说大象能探测铁器),出巡的时候会为皇帝拖车,闲暇时还会有偿演出。每到春暖花开,驯象所带着大象到水边洗象,都会引来围观,人们皆以能亲近大象为幸事。清代诗人屈大均有诗《洗象行》:“玉河六月河水长,朝廷旧典赐洗象。”
大象在中国文化中意义非凡
大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吉祥、太平的象征,它性情温和,知恩图报,一直深受中国人的喜爱。传说五帝之一的舜是中国历史上驯服野象耕田犁地的第一人,他死后陵墓前曾出现大象刨土、彩雀衔泥的瑞兆,这应该是“太平有象”的最早传说。此后,人们运用谐音、象征等手法,把“太平有象”用图画、雕刻等形式表达出来,寓意天下太平、五谷丰登。古代商民族能驯服大象,大象自然也成为商民族的吉祥物。在商代青铜器中,就出现了大象的造型,其中最著名的是象尊。这个象尊高64厘米,长96厘米,形体硕大,为目前所知商代动物形青铜器中最大的一件。此尊象鼻上翘中空,与腹相通,用作流,象背开口,盖已不存。象首额顶两侧凸出作角形,饰龙纹,象鼻饰鳞纹,腹饰兽面纹,十分精美。
象牙也是古代先民的吉祥物。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象牙,同时出土的还有青铜面具和青铜立人像。青铜立人像手持之物脱落或腐朽,其为何物,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青铜立人像手持之物应当是象牙。正因为手持象牙,铜像才需要这样高,手臂才需要这样粗壮。古代蜀国先民手持象牙的意义现在仍是个谜。但后人一直当象牙是吉祥物,认为象牙有辟邪的作用,古人一直相信象牙筷子能探知食物中是否放了毒药。
象牙雕刻艺术在我国也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始于新石器时代,江南地区的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鸟朝阳”蝶形器就是象牙制作的,良渚人也在象牙上雕刻神人兽面纹,这些纹饰都有特殊寓意。象棋在古代用象牙做成,象棋因此得名。辽、金、元、明、清历代帝王都把象牙作为皇家用品,明代的果园厂和清代的造办处都有为皇宫做象牙制品的作坊。明清时期寓意吉祥的牙雕精品很多,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我们无法穿越时空,只能凭考古和文献记载发现去想象地球过去的亿万年历史。但是,我们可以知道在同一个空间中,经过合理的保护,能让各式各样的原始生物多姿多彩地与人类共生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