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1-09-13 16:29李晓晓李国
工业设计 2021年8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李晓晓 李国

关键词:产品形态设计;教学改革;知识关联库

1《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教学的存在问题

1.1 教学目标达不到预期

学生不能完全掌握课程知识并进行有效的实践。学生对三维空间形态的理解和认知较弱,对不同形态分类的理解不完整,对形态的基本理解和感知心理不深刻,对自然形态转换为产品形态的总结、概括、提炼和创新不充分,导致在后续实践设计中的立体造型能力、形态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表现不足。另外,学生的基础水平不平均,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形态设计的创新两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认知差异。

1.2 课程体系缺乏衔接性

产品设计课程体系中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缺乏从构成到设计之间的有效衔接。先修基础性课程再修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是从抽象形态构成到具象实际产品的跨越,学生对课程体系和课程间的关系不了解,不能将先修课程知识点综合调用和串联,不理解先修课程在后续课程的意义和使用方法。产品形态不仅需要合理的功能形态,同时需要建立良好的形态认知功能和精神功能。《产品形态设计》课程中理解感悟性内容较多,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美学基础和审美素养,所以先修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是重要的基石。1.3 课程设置与教学硬件存在不足

课程设置方面课时较短,导致训练时间偏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设计创作不够充分。学生对课程的目标、价值和意义不明晰,对课程与职业生涯的关联和影响认识不足,使学生对该课程不够重视。教学硬件方面缺乏实物教具和数字化成型设备,学生对形态的理解停留在虚拟三维形态阶段,致使学生对真实产品形态的认知和感知不真切,教学深度和广度受到限制。

2《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目前,学生所塑造的产品形态市场认可度低,存在形态创新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薄弱的问题,这也导致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在本行业就业率较低。课程教学需要结合产品功能、结构、材料、美学和情感等关键要素[1]。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落后也无法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实现有效的学以致用。细究原因,课程存在实践与理论、市场需求脱节,急需探寻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解决该问题。《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形态创新设计能力和产品设计思维的关键步骤,需要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强化学生认知、分析、感悟产品形态的能力和立体形态造型能力,使学生能够以产品原型为基础,熟练运用设计理念和风格将产品的造型特征与性格气质相融合,塑造满足用户理性和感性需求的完美产品形态[2]。因此,《产品形态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对学生后续综合实践类课程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3]。

3《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针对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课程改革不能仅局限于《产品形态设计》课程,应面向课程需要、学科发展和社会设计类人才需求,厘清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4],强化课程之间的联系,发挥每一门课程的重要价值。通过产品设计课程体系的梳理,强化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产品形态设计》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作用与节点,挖掘产品形态设计关联的知识点,以此形成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3.1 产品设计课程体系的厘清

通过对产品设计专业课程进行梳理,强调课程之间的联系与衔接[5]。产品设计课程体系共分为基础性课程群、辅助性课程群、主干性课程群、综合型课程群四部分,见图1。基础性课程群由设计专业入门性质的理论课和技能课构成,是美术类知识与设计类知识的桥梁;辅助性课程群是专业相关技能、审美和思维拓展提升的专业选修类课程;主干性课程群为培养学生设计技能和理论方法的核心;综合性课程群是产品设计思维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实践,是面向社会需求的实践性训练。

3.2 构建产品形态设计知识关联库

现代产品已从原来“产品”的功能、美学等转变为情感关系与过程,即用户需求下的产品互动情感价值、体验方式和服务输出[6]。为使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和更深刻的理解,需要关联外观设计、审美感受、材料结构和人体尺度等多方面的知识点。通过整合课程体系,让学生理解课程与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产品形态设计知识关联库,见图2。

知识关联库通过调用先修课程知识点、本节课程知识点和课程延伸知识点进行构建,其中包括:(1) 审美心理和感受的理论,如设计心理学、产品语义、感性工学等;(2) 形态表现技能,如设计表达、计算机辅助设计等;(3) 形态创新和塑造的方法,如仿生设计、形式美法则与艺术和视知觉等;(4) 形态的内构和外表,如产品结构基础、CMF 等。通过《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有效的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多方面知识衔接起来,进行融会贯通。

4《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以“知识关联库”为中心展开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进行“教学与实践—互动与分享—评价与反思”的课程实践,课程教学实践模式见图3。

4.1 教学与实践

教学与实践部分是课程的核心,以虚实结合讲解进入实战演练,分为三项:

1) 理论知识的具象转化。增加案例、典型设计作品讲解,将抽象化的理论知识具象化,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和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案例的选择需要结合自然物种、典型产品和身边好物引入形态概念和理论,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已知知识过渡到未知知识[7]。同时,案例的讲解要连接知识库内容,将知识点串联引导学生融会贯通。

2) 形态真实体验考察。安排教学实地考察环节,让学生在课下去商场、创意商店、前沿品牌旗舰店等进行实地参观,以此改善实物教学受限的情况。产品设计专业本身与市场需求、商业趋势紧密相关,市场本身就是产品形态的博物馆,因此需要学生从丰富地实物产品中感受形态变化,积累形态元素,提升审美眼光,掌握设计趋势。

3) 实践中的实战演练。在课程教学和作业布置中插入项目式教学,邀请一线设计师线上或者线下进入课堂,讲解真实设计流程和形态塑造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实战训练。

4.2 互动与分享

互动与分享部分是课程的精髓,建立“集众智、共分享、同学习”的互动式教学课堂。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等知识和问题,让学生搜集资料并融入自己的理解后进行汇报和讨论。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知识点增加学生对优秀案例和作品的解析与讨论环节,使学生充分理解理论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好课前课后时间,建立微信学习群,搭建课下、线上的互动讨论平台,及时分享网络优秀资源与案例。

4.3 评价与反思

评价与反思部分是课程的升华,分为作业和课程评价与反思。作业以课堂汇报形式开展,邀请设计师与教师共同进行评价,针对提出问题学生进行修改与反思。课程评价与反思以理论知识接受度、知识点综合运用能力、设计作品表现力、课程丰富程度和职业规划价值五个维度,由学生进行评价,然后教师对课程进行总结与反思。通过整理评价数据, 各維度平均分值均在6.5 分以上(满分为10 分),结果见图4。根据评价结果与学生课后访谈反馈,课程教学创新实践取得较好成绩,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课程知识并综合先修课程知识点进行实践,且对设计职业产生一定的了解。

5 结语

《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成长为设计师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课程体系的厘清和知识库建设,结合多维度的教学实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形态创新能力,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整合理解与运用。同时将设计师引入课堂,有利于学生对真实设计场景的认识,对学生就业求职打下一定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