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治疗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

2021-09-13 04:58王继成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7期
关键词:喹诺酮氧氟沙星结果显示

王继成

(泰兴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兴 225400)

结核病是指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多见(此病患者占全部结核病患者的80%以上)。近年来,初治结核病的临床治愈率得到明显提升,但仍有部分患者的疗效欠理想,尤其是耐药菌所致的结核病,临床治愈较为困难[1]。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有研究表明,此药具有较强的抗结核分枝杆菌作用。本文对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77例结核病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治疗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77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96例)和试验组(81例)。试验组81例患者中有男性61例,女性20例;其年龄为17~84岁,平均年龄(48.92±5.66)岁;其中有结核病初治患者71例,结核病复治患者10例,单耐药结核病患者2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1例。对照组496例患者中有男性381例,女性115例;其年龄为15~85岁,平均年龄(48.31±5.72)岁;其中有结核病初治患者437例,结核病复治患者59例,单耐药结核病患者6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8例。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病情符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结核病诊疗指南》(第四版)中关于结核病的诊断标准;2)对治疗的依从性良好,能够遵医嘱用药;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患有超级多耐药结核病;2)合并有其他严重的内科疾病,一般状况差;3)合并有其他感染性疾病;4)近3周内接受过抗结核治疗;5)有抗菌药物滥用史;6)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7)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

1.3 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采用结核病标准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方法是:所用药物包括异烟肼(H)、利福平(R)、链霉素(S)、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等。参照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确定患者的治疗方案。结核病初治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2HRZS(E)/4HR、2HEZS(E)/4HRE、2HRZ/4HR、2HRZS(E)/4H3R3等。结核病复治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2HRZES/6HRE、2HRZES/6H3R3E3等。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2RZE/7RE、2HRZES/1HEZE/6RE等。在此基础上,为试验组患者采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方法是:根据患者药敏实验的结果采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其进行治疗,所用的药物包括氧氟沙星(济南永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3943,用法是:每日服2次,每次服200 mg)、左氧氟沙星(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327,用法是:每日服2次,每次服200 mg)和莫西沙星(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753,用法是:每日服1次,每次服400 mg)。两组患者均治疗9个月。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记录不同时间点其结核分枝杆菌的转阴情况,评价其疗效。疗效评价标准是:1)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其病灶完成吸收,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其结核分枝杆菌转阴。2)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缓解,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其病灶部分吸收,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其结核分枝杆菌转阴或阳性程度降低。3)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未缓解,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其病灶未吸收,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其结核分枝杆菌呈阳性。(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价其用药的安全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治疗9个月后其结核分枝杆菌的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表2。

表1 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转阴率的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例(%)]

2.2 试验组患者中应用不同氟喹诺酮类药物患者疗效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中应用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P>0.05。详见表3。

表3 试验组患者中应用不同氟喹诺酮类药物患者疗效的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例(%)]

3 讨论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抗菌药。此类药物可通过抑制细菌DNA来杀灭细菌,具有吸收好、血药浓度高、组织分布广等优点。近年来,此类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及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2]。有研究指出,此类药物具有持续抑制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的作用。相关的研究表明,患者服用莫西沙星后其肺泡巨噬细胞内的药物浓度比血药浓度高10倍以上,这相较于其他抗菌药物存在明显的优势[3]。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核病的主要作用机制如下:结核分枝杆菌细胞中的拓扑异构酶Ⅱ在DNA的复制、转录与修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拓扑异构酶Ⅳ可促进结核分枝杆菌子代DNA的分离,而氟喹诺酮类药物可通过干扰拓扑异构酶Ⅱ和拓扑异构酶Ⅳ来阻断结核分枝杆菌DNA的复制和修复[4]。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治疗9个月后其结核分枝杆菌的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这与相关研究的结果相符[5]。这表明,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核病的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较高。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种类众多,有研究对几种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核病的最低抑菌浓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莫西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等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但司帕沙星的光敏反应明显,应尽量避免使用[6]。目前,美国胸科协会已将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列为二线抗结核药物[7]。在本研究中,使用不同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的试验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P>0.05。可见,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其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在为结核病患者采用结核病标准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基础上,为其加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提高其结核分枝杆菌的转阴率,且不会增加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用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治疗结核病均可取得确切的效果,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用合适的氟喹诺酮类药物。

猜你喜欢
喹诺酮氧氟沙星结果显示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最严象牙禁售令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无氟喹诺酮:奈诺沙星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引起神经毒性1例
清肺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部感染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