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宪春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血液科,山西 太原 030013)
NK/T细胞淋巴瘤是指起源于成熟NK/T细胞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NK细胞和T细胞具有共同的祖细胞,两者在功能和某些抗原的表达上具有相似之处,NK/T细胞淋巴瘤因起源于这两种细胞而得名。中年男性是NK/T细胞淋巴瘤的主要发病人群。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鼻塞、鼻出血、面部肿胀等[1-3]。以往临床上多采用左旋门冬酰胺酶联合GemOx化疗方案治疗NK/T细胞淋巴瘤。采用此化疗方案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病情,但易引起较多的不良反应,患者的预后不理想。故临床上应寻找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提高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整体疗效,降低其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其预后。本文主要是探讨用培门冬酶联合GemOx化疗方案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效果。
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纳入本研究。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NK/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标准,且经淋巴结活检得到确诊;临床资料完整;一般状况良好,可耐受化疗;自愿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对治疗的依从性差或不能坚持完成3个疗程的化疗;肿瘤细胞侵犯颅脑;合并有其他恶性肿瘤或全身感染性疾病;存在肝、心、肺、脑、肾等器官功能障碍;在本研究期间死亡;有胰腺炎病史。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在观察组中,有男27例,女13例;其年龄为41~73岁,平均年龄为(57.28±6.64)岁;其体质指数为18.3~26.4,平均体质指数为(22.35±1.41);其中,肿瘤临床分期为Ⅰ期、Ⅱ期的患者各有20例。在对照组中,有男29例,女11例;其年龄为42~74岁,平均年龄为(59.02±6.42)岁;其体质指数为18.9~27.6,平均体质指数为(22.73±1.36);其中,肿瘤临床分期为Ⅰ期、Ⅱ期的患者分别有22例、1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用左旋门冬酰胺酶联合GemOx化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GemOx化疗方案对其进行治疗的方法是:每21 d为1个化疗周期,在1个化疗周期的第1天和第8天,为患者静脉滴注吉西他滨,其用量为800~1000 mg/m2;在1个化疗周期的第1天,为患者静脉滴注奥沙利铂,其用量为130 mg/m2;在1个化疗周期的第1天至第7天,为患者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每天用药1次,每次用药5 mg。左旋门冬酰胺酶的用法是:每21 d为1个化疗周期,在1个化疗周期的第1天至第7天,为患者静脉滴注此药,每天用药1次,每次用药5000 U/m2。用培门冬酶联合GemOx化疗方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用GemOx化疗方案对其进行治疗的方法是:每21 d为1个化疗周期,在1个化疗周期的第1天和第8天,为患者静脉滴注吉西他滨,其用量为1250 mg/m2;在1个化疗周期的第1天,为患者静脉滴注奥沙利铂,其用量为85 mg/m2;在1个化疗周期的第1天,为患者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其用量为5 mg。培门冬酶的用法是:每21 d为1个化疗周期,在1个化疗周期的第1天,为患者肌内注射此药,其用量为2500 U/m2。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疗程。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包括高血糖、粒细胞数量减少、胰腺炎、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等)的情况。用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疾病稳定(stability diseas,SD)、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评估患者的疗效。CR:治疗后患者的病灶和阳性体征均消失,且该疗效持续4周以上。PR:治疗后患者的病灶缩小>50%,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无新病灶出现,且该疗效持续4周以上。SD:治疗后患者的病灶缩小≤50%或增大<20%,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减轻,无新病灶出现,且该疗效持续4周以上。PD:治疗后患者的疗效不符合上述标准。总有效率=(PR例数+CR例数)/总例数×100%。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及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水平。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VEGF、MMP-9的水平相比,P>0.05。治疗1个疗程及3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MMP-9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MMP-9水平的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MMP-9水平的比较(±s)
组别 血清MMP-9(ng/L) 血清VEGF(μg/L)治疗前 治疗1个疗程后 治疗3个疗程后 治疗前 治疗1个疗程后 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n=40) 472.76±54.36 325.58±33.27 193.67±28.58 551.22±71.57 304.24±58.45 181.41±35.71对照组(n=40) 460.29±51.93 408.09±36.10 276.74±30.27 522.86±69.71 391.97±64.53 273.62±42.88 t值 1.049 10.630 12.620 1.795 6.373 10.451 P值 0.297 <0.001 <0.001 0.077 <0.001 <0.001
用药后,观察组患者高血糖、粒细胞数量减少、胰腺炎和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相比,P>0.05。详见表3。
表3 用药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例(%)]
NK/T细胞淋巴瘤属于侵袭性淋巴瘤,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患者存在获得性或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疱疹病毒感染等有关。NK/T细胞淋巴瘤的恶性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侵袭性,易发生远处转移,且其对化疗药物的抵抗性较强[4-6]。左旋门冬酰胺酶+GemOx化疗方案是以往临床上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常用手段。左旋门冬酰胺酶是一种能够降解血清门冬酰胺的细菌酶,其对肿瘤细胞蛋白质、DNA及RNA的合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可达到抗肿瘤的目的[7]。但此药的毒副作用较多,患者在用药后易出现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培门冬酶是一种新型的门冬酰胺酶制剂,其主要是通过选择性耗竭血浆中的门冬酰胺来杀伤肿瘤细胞。此药的半衰期较长,是左旋门冬酰胺酶的4~6倍,且其免疫原性较低,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少。MMP-9可降解细胞基膜及外基质,其表达水平的升高易导致肿瘤细胞基膜与外基质降解,使肿瘤细胞发生转移。VEGF可为肿瘤细胞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促使肿瘤细胞增殖,为肿瘤细胞的转移、浸润提供途径。下调血清VEGF、MMP-9的表达水平对抑制肿瘤的生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用培门冬酶联合GemOx化疗方案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效果较好,能改善患者血清VEGF、MMP-9的水平,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缓解其病情,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