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秦皇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杨雯,王众,张勇,李微微
环渤海经济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1],2011年《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标志着河北沿海地区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河北省第一大工程,高强度、大规模的曹妃甸围填海工程在带来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对周边海区水沙运动、滩槽演变、防洪纳潮、防风抗浪以及生态环境等产生较大影响和干扰[2][3]。目前曹妃甸的大规模填海活动已基本停止,但随着曹妃甸工业区进一步开发、建设,以及后期港口、石化等工业项目的运行,都可能对曹妃甸海域的环境造成持续影响。
因此,监测分析邻近海域海水水质状况并进行综合评价,可以为阐明围填海开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提供合理有效的基础资料,对于指导开发和管理近岸海域环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4]。
2016年8月、2017年和2018年6月共对曹妃甸工业区临近海域连续3年实施监测,共布设站位20个。调查站位如图1所示。
图1 调查站位示意图
监测项目包括表层海水盐度、石油类、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活性磷酸盐(PO4-P)、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氨氮(NH4-N)、叶绿素a。采样及分析方法按照《海洋监测规范》[5]进行。
调查海域以《海水水质标准》[6]中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为评价基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与海水营养化指数(E值)和有机污染指数(A值)相结合的方式[7-10]。
海水富营养指数[11]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式(1)中COD、DIN、DIP为海域水体中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实测浓度,单位均为mg/L。当E≥1时,表明海域水体呈现为富营养状态,且E值愈大则富营养状态愈严重[12]。
有机污染指数采用下列公式及有机污染分级[13-14]:
式(2)中COD、DIN、DIP、DO为海域水体中实测浓度(mg/L),COD0、DIN0、DIP0、DO0为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mg/L)。海水的有机污染指数与对应污染程度级别见表1。
表1 海水有机污染评价分级[13]
2016-2018年调查海域表层水质调查评价结果见表2。各要素的监测结果显示,盐度平均值范围为32.022-32.489;石油类平均值范围为0.0186-0.0208mg/L;COD平均浓度值范围为1.14-1.43mg/L;DIN(无机氮)平均浓度值范围为0.0857-0.164mg/L;DIP(活性磷酸盐)平均浓度值范围为0.00433-0.0106mg/L;DO平均浓度值范围为8.49-9.58mg/L;叶绿素a平均浓度值范围为5.97-7.56μg/L。
表2 2016-2018年曹妃甸海域表层水质调查评价结果
从统计结果来看,2016-2018年石油类、COD、DO均符合第一类标准,表明调查海域没有受到海洋石油污染,水体溶解氧充足,海洋生物生存环境良好,不易出现缺氧现象[15];COD含量值较低,表明调查海域调查期间受有机物污染不严重[10];2016年DIN超出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超标率为25%,但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满足所在功能区要求的海水水质标准,2017和2018年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2016和2018年DIP超出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超标率分别为15%和10%,但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满足所在功能区要求的海水水质标准,2017年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调查海域表层水质状况总体良好。
1.营养指数法
从2016-2018年曹妃甸临近海域E值计算结果(表3)得知,E值平均值范围为0.09-0.62。根据E值平均值的变化规律,2016-2018年调查海域总体上为贫营养状态,2016年仅11、15号站位为富营养状态。
表3 2016-2018年曹妃甸临近海域营养指数评价结果
2.有机污染指数法
2016-2018调查海域有机污染指数统计结果(表4)表明,在调查期间该海域总体上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降低。除个别较为靠近工业区的站位外,整体海域的水质向好转变。
表4 2016-2018年曹妃甸临近海域表层水质有机污染评价指数统计表
(1)曹妃甸工业区临近海域表层水质状况良好,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是主要的超标因子,超标部分虽超出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但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满足所在功能区要求的海水水质。
(2)从E值和A值的统计结果来看,2016-2018年海水营养指数(E值)为0.09-0.62,有机污染指数(A值)为1.09-2.18,表明该海域水质较清洁,调查海域为贫营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