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琪 徐玉萍 孙学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急诊科 (上海, 200021)
乙型肝炎在我国发生率比较高,当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部分患者在发展为慢性肝炎或者是肝硬化的过程中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起病时大部分患者已经进入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1]。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常见且多发,常采用对症支持、利尿、保肝治疗,但效果均不理想[2]。HBV的复制能力比较强,患者的病情易反复发作,肝硬化、肝组织纤维化、肝细胞炎症呈进行性发展,最终会导致门静脉高压、终末期肝衰竭的发生,同时可能会并发酸碱失衡、水电解质失衡、感染、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腹水等严重的并发症,少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发展为肝癌[3]。在疾病发展的整个过程中,HBV是罪魁祸首,将病毒进行清除或抑制病毒的繁殖均可以使患者的病情改善[4]。而常规西医治疗效果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积极寻找有效方法对改善患者预后,阻止病情发展十分重要。我院使用温阳健脾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06例,应用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3例,男30例,女23例,年龄29~78岁,平均(55.7±1.6)岁;病程1~17年,平均(9.5±1.8)年。研究组53例,男31例,女22例,年龄28~78岁,平均(55.8±1.7)岁;病程1~18年,平均(9.7±1.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取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诊断标准 符合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诊断标准[5,6]:①有病毒性肝炎病史;②临床症状表现有腹水、黄疸、疲倦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腹壁静脉怒张、面色黝黑、体重减轻、腹部膨隆等症状;③B超存在肝硬化改变,肝表面有波浪状、锯齿状、凹凸不平现象,肝脏明显缩小;肝静脉粗细不均、扭曲;肝边缘变钝;脾门静脉内径、门静脉内径增宽;肝实质回声增强、不均,呈结节状;腹腔内有液性暗区;④肝功能存在失代偿,即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60%,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升高,总胆红素(TBil)水平高于35 μmol/L,白蛋白(Alb)水平小于35 g/L。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HBeAg/HBeAb、HBcAb、HBsAg检查为阳性;②HBV DNA超过104copies/ml;③Child-Pugh计分大于8分;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有精神方面的疾病;②患者有肾脏、造血系统方面的疾病者;③肝癌患者;④甲型、丙型、戊型肝炎病毒患者;④其他因素导致的肝硬化患者;⑤对治疗使用的药物存在过敏反应。
1.4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给予恩替卡韦(国药准字:20052237,中美上海施贵宝公司生产提供),口服0.5 mg,1次/d。连续服用6周。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温阳健脾方治疗,药物组成为:炙甘草、泽泻、丹皮各10 g,黄芪、茯苓、大腹皮各20 g,白术、香附各12 g,桂枝9 g,金钱草、猪苓、熟附子各15 g。水煎煮后服用,1剂/d,2次/d。连续服用6周。
1.5 观察指标
1.5.1 临床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的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硬化Child-Pugh计分<8分,HBV DNA降低了>90%,肝功能恢复正常,凝血酶原活动度>60%;有效:患者的症状、体征减轻了>90%,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硬化Child-Pugh计分≤8分,HBV DNA降低了80%~90%,肝功能基本恢复,凝血酶原活动度>60%;无效:患者的症状、体征没有明显的变化,病情甚至加重,其他指标也无明显变化[7]。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2 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 通过中医症状分级量表对患者的下肢水肿、神疲怯寒、脘闷纳呆、腹部胀满等中医证候积分进行评估,分值在0~3分之间,积分越低症状越轻微[8]。
1.5.3 观察两组患者Alb、TBil、AST、ALT水平 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连续治疗6周后的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分取血清后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Alb、TBil、AST、ALT水平进行检测,试剂盒由上海晶美生物公司生产提供[9]。
1.5.4 观察两组患者PC-Ⅲ、C-Ⅳ、HA等纤维化指标 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连续治疗6周后的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使用放射免疫计数器对PC-Ⅲ、C-Ⅳ、HA等纤维化指标情况进行检测[10]。
2.1 临床疗效情况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PC-Ⅲ、C-Ⅳ、HA水平情况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PC-Ⅲ、C-Ⅳ、HA水平比较
2.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情况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情况比较 (分,
2.4 两组患者Alb、TBil、AST、ALT水平情况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Alb、TBil、AST、ALT水平情况比较
乙型肝炎是我国发生率比较高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会逐渐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11]。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较为常见,常使用对症支持、利尿、保肝等方法进行治疗,但最终疗效欠满意[12]。在疾病发展的整个期间,HBV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将病毒进行清除或者是抑制病毒的繁殖均可以使患者的病情改善[13]。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中西医联合治疗该疾病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14]。
恩替卡韦在乙型肝炎治疗中广泛使用,不仅对病毒复制过程进行抑制,还可延缓疾病的发展,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肝癌的发生,已经成为了临床专家一致认可的抗病毒药物[15]。但是,单纯的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疗效依然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故持续对中西医联合方案进行研究十分有必要[16]。肝硬化属于中医“积聚”的范畴,主要是由于正虚邪实蕴结在肝脏,肝病传脾,引发了水停、痰结、血瘀、气滞病理改变。温阳健脾方中的熟附子可化气行水、补火助阳;泽泻可通小便、泻热、渗湿、利水;茯苓可渗湿、利水、和胃、健脾;桂枝可助气、温阳,与甘草、茯苓、白术联合使用,达到渗湿、利水、温运脾阳功效;香附行气解郁;猪苓渗湿、利水;白术健脾、利水、燥湿,联合使用可以达到行气利水、温阳之效。黄芪消肿、利水、固表、益气,与茯苓、白术联合使用可以达到健脾、渗湿、利水的功效;大腹皮消肿、利水、化气行水;丹皮利尿、解热;金钱草消肿、通淋、清利湿热;炙甘草调和诸药,使之发挥最佳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中,使用温阳健脾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疗效显著。同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Bil、AST、A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治疗中,使用温阳健脾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患者肝功能改善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