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体,多元联动”大学生公益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

2021-09-13 03:27龚瑾黄俊鹏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3期
关键词:公益大学生教育

文/龚瑾 黄俊鹏

公益创业又被称为公益创新或社会创业,是指个人、社会组织等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效果,面向社会需求,建立新的组织,向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社会活动,包括志愿公益活动、创建非营利性组织、兼顾社会效益的企业和产学研一体化等四种形式。公益创业的本质是以实现社会价值为目标,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己任。其创业理念和实践填补了传统商业和慈善之间的缝隙。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社会进入了快速转型期,人们对社会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从而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公益创业机遇。青年大学生在为他人服务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通过公益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与自我成长。预计到2030年,我国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一直保持在60%以上。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因此,社会各界要鼓励公益创业,扶持大学生积极参加公益创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

一、大学生公益创业的价值分析

(一)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指出,“创业型就业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美国就业政策成功的核心”。据中国民政部门统计,截止到2018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81.7万个,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980.4万人。受经济下行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2020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874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加剧,出路之一就是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改变就业观念,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就业,以公益创业创造就业。

(二)培养创新人才,促进能力提升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基础。创业的本质是创新,公益创业的关键在于创新,它强调运用新思维、新模式改造公益创业组织原来的经营模式与服务流程,提供多元化的社会服务,从而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大学生在参与公益创业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夯实理论基础,激发自身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发现新事物、开创新领域的创新型人才。

(三)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

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时期,各种社会、民生问题日益凸显。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从传统角度来看,解决社会问题的两大主体是政府和市场,由于两者都可能存在政府“效率较低”,市场“价格较高”的固有缺陷,进而导致“政府失效”和“市场失灵”的出现,而公益创业摒弃了传统企业只追求经济效益的特点,将目光转移到了社会效益,以公益性社会服务为主要目标,在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领域开展社会创新活动,运用市场理念解决社会问题,创造出巨大的社会价值,有效补充政府公共服务的缺失[2]。

二、大学生公益创业现状分析

在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国青年报》、KAB全国推广办公室对150名青年公益创业者采用实名问卷方式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一)创业主体

1.年龄呈年轻化,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

公益创业组织创始人或领导人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岁~30岁,而18岁~25岁是创业者的主要年龄段,表明在校大学生群体是我国开展公益创业活动的主体。其中大、中专学历创业青年占15%,本科及以上学历创业青年比例高达85%(见图1),说明受教育程度与公益创业发生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图1 创业者中不同学历占比图/%

2.地区分布呈现中东部较高,西部较低的特征

经济发展较好的北、上、广及东南沿海地区,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教育环境,高校及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公益创业教育课程及公益创业活动,使公益创业事业蓬勃发展。而经济水平较低的西部地区,因教育水平相对滞后,同时缺乏相关条件的有力支持,导致公益创业活动开展迟缓。

(二)创业规模

1.启动资金数额较小

公益创业组织的启动资金规模在10万元以下的占比高达70%,在50万元~100万元之间的仅占13%,普遍规模较小。其原因主要有:第一,政府对公益创业的认知有待加强,在资金以及专项帮扶上面的力度都不够;第二,社会捐赠意愿不足;第三,中国公益创业组织启动资金来源渠道较少。

2.从业人员规模小

公益创业启动资金相对较少,意味着组织规模较小,人员也相对较少。因为公益创业组织获得的收入通常低于商业企业,而其收入的大部分要用于组织再生产,只有小部分可以用于组织的内部的运营和日常支配,其员工薪酬待遇明显低于商业企业,除了主动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的志愿者外,公益创业组织对普通大众的吸引力有限。

(三)公益创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传统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过于依赖社会捐赠,严重制约了其在规模和效率上的可持续性。尽管公益并不以营利为唯一目的,但只有盈利的公益创业才能够持久地实现其社会目标,它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运用市场机制吸引资源,以商业运作模式获得利润,创造出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从而实现“助人自助”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影响大学生公益创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社会公益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我国公益创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公众对公益创业的价值缺乏广泛的认知。企业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未被激发,只有少数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企业家在尝试和探索商业企业在公益创业中的推动作用。屡屡见非营利性公益组织假借慈善之名谋取利益的现象,暴露出公益创业组织内部存在管理不规范、不透明、财务不公开、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社会评估及监督等问题,造成公益创业组织的公信力严重缺失。

(二)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健全

1.投资主体单一,审查缺乏法律制度标准

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规定了政府作为公益性事业的投资主体,而忽略了公益创业组织等其他社会主体的合法性地位。由于公益性项目投资数额巨大,而利润相对较低,导致很多商业企业对这种投资形式敬而远之,逐步形成了我国公益创业的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的局面。因此,多数公益创业组织的启动资金都来源于政府扶持,而现行法律制度对政府项目的规范性要求较低,造成了我国公益创业主体的合法性审查缺乏法律制度标准。

2.公益创业的监管力度不足

公益创业组织具有社会服务的公益性,同时也利用市场手段参与市场的公平竞争,应与其他市场主体一样接受我国经济法律制度的监管。否则,一旦其在消费市场中形成垄断地位,同样有可能会出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情况。为此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三)公益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高校的公益创业教育相对滞后,且对公益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仅有极个别高校在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未形成科学系统的公益创业教育体系,缺乏专业化的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教学方式单一,实践环节薄弱,校内孵化条件不足。

(四)大学生创业准备不够充分

受我国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存在求稳心理,就业的首选方向是国家公务员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而风险较大、收入不稳定的创业活动则乏人问津,或者是将创业作为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备选方案,大部分公益创业的大学生没有进行创业准备,缺乏系统创业知识的学习,更不用说提前进行创业实践准备活动。

四、构建“四位一体,多元联动”大学生公益创业生态系统

(一)强化政府责任,优化公益创业环境

1.健全公益创业法律制度环境

首先,应适当降低社会组织登记注册的门槛,鼓励更多有识之士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在条件成熟的地方推行公益慈善、社会服务领域的社会组织在民政部门直接申请登记制度,建立审批登记“绿色通道”,简化登记管理程序。其次,政府要强化外部监管,通过法律手段对公益创业组织的合法性、组织规模、体制结构、社会职能等方面进行规范,确认其法律地位和社会地位。最后,要建立对公益组织的专业评估机制、监督举报受理机制等。公益组织内部应加强财务审计,通过内部和外部监督机制的共同作用,让公益创业组织在阳光下规范有序运行,提高公信力[3]。

2.创新政府购买公益组织服务模式

政府购买是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支持公益组织发展的重要方式。采用“政府提供资金,公益组织提供服务”的合作模式,建立政府和公益组织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双赢。公益创业组织通过提供更高效、优质的社会服务,弥补政府及企业在提供社会服务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满足市场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同时,在购买服务竞标过程中,通过减免税收等措施给予公益组织一定的优惠扶持。

3.提供各项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首先,促进各项优惠政策的出台。财政、工商、税务等各部门应制定各项优惠政策以及实施细则,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政策引导和支持。其次,政府应努力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服务。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项目工作,推动建立大学生创业贷款的绿色通道,扩大贷款受益面、覆盖面。为避免资金来源单一所造成的生存风险,应拓宽筹资渠道减少对政府资助的依赖,可以效仿国外公益创业组织,建立包括政府、银行、企业、基金会等多元化筹资渠道,形成政府注资、银行贷款、企业捐赠、基金会支持等多渠道的筹资机制[4]。

(二)借助社会力量,营造公益创业氛围

主流媒体应更多关注大学生公益创业态势,可以凭借其信息传播速度、权威性等优势,加大宣传力度,传播公益创业理念,培育公益创业文化。可以多策划一些创业专题栏目,传播创业理念,宣讲创业知识,树立创业典范。与此同时,大众传媒还应对扶持公益事业的企业家及其企业加强宣传报道,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社会责任的履行能为其带来公众认同并产生巨大经济效益。

(三)加强创业教育,构建分层次教育模式

高校的创业教育活动不仅注重操作层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个体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这一点正是高校不同于社会其他组织之处。第一,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应将社会责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大学生公益创业意识,让大学生公益创业者以创新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不仅引导其承担社会责任,还能满足其自我实现的价值需求。第二,多措并举积极营造校园公益文化氛围。加强高校现有公益组织的帮扶,积极孵化新的学生公益组织。深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例如社区志愿活动、“三下乡”实践服务等,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公益意识和创业意识。第三,高校应当将公益创业教育纳入正规的课程教育体系中,构建“理论+模拟+实战”的分层次创业教育模式。首先,要从在理论层面进行创业知识的传授,可以将公益创业基础课列为学校通识课程,让更多的大学生开始有意识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创业意识[5]。其次,要通过创业比赛和创业实训来进行创业模拟。可以使学生在没有风险压力的情况下对创业内容和过程进行亲身体验,从而树立信心,锻炼技能。最后,要求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大学生可以先在校内创业园开办工作室并开发创业项目,在实践中提高创业实战能力。

(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升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

首先,需拓展大学生择业视野,使其树立公民意识、社会奉献意识、慈善意识、提升公益素养,提高社会责任感。应该关注并主动参与身边的公益事业,只有更好地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才能保障公益创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大学生要拓展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进行公益创业的大学生需要加强学习,了解创业政策、提升沟通协调、管理运营能力。在创业的过程中,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是促进大学生公益创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大学生应勤于实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积累实战经验,提前进行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准备。大学生要踊跃报名参加校内外各种形式的创业大赛,以增强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还要深入企业和公益组织实习实践,学习企业的经营、管理、运营知识,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公益创业模仿与实战,逐步掌握公益创业流程。

五、结语

要构建政府、社会、高校、个人“四位一体,多元联动”的大学生公益创业生态系统,政府应该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和制度支持,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的同时,要逐步健全公益创业法律制度;大众传媒应当对扶持公益事业的企业家及其企业加强宣传报道;高校的创业教育活动不仅要关注操作层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理念;大学生要大力拓展择业视野、提高综合素质、提升公益素养,从而形成各方力量协同推进的联动机制,构建大学生公益创业生态系统。

猜你喜欢
公益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公益
公益
公益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公益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