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 申建勇 王师 马宏伟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日益深入,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甚至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要改变这一现状,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势在必行。本文探索“以学为中心”的排球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对排球课程进行分析研究,探索课程改革之路,真正实现有效性教学,让体育教育真正达到全面育人的效果,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才能不断推进体育教育向前发展,实现全民健身的最终目标。
1 背景意义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21世纪初期随着开放性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渐被教育家提出及应用。“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法”是指在教学中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导课堂的发展、自主发表意见。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日益深入,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甚至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要改变这一现状,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势在必行,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性教学。
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工作指导思想,关注目前体育发展的新常态,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只有以学生为中心,才能保证体育教育的正确方向,只有坚持以学为中心,教育者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着眼于学生成长成才,努力解决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真正做到教育与爱同行,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关怀,才能主动去学习,让体育教育真正达到全面育人的效果,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才能不断推进体育教育向前發展,实现全民健身的最终目标。
《排球》是河南工业大学面向全校大一大二学生的公共选项课程。每班上课人数为48人左右,由于体育课授课方式为教师讲授,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授课外地为室外,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学生练习时教师一对一辅导难度较大。每学期课时为36学时,1学分。排球在河南工业大学学生课余生活中普及度较低,学生身体素质较薄弱,学生上课状态、基础水平参差不齐,都是目前存在的重要问题。如何保证授课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排球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在排球运动中获得满足感,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提高排球在学校的普及度,是本门课程着重解决的问题。牢记开设高校体育,开设排球课程,增强大学生体质状况,“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全民健身的目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达到爱上排球、爱上体育、爱上运动,主动走出室外,走向操场,提升学生体育能力,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实现全面育人。
2 现状分析
《排球》是河南工业大学公共选项课程,也是体育课程的基础核心课程,面向全校开设体育课程的所有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进行选课,从根本上考虑了学生的个人需求,以学生为中心开设课程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实施,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建校至今一直开设有排球课程,已有63年的教学和科研成果积累,体育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学生特殊的高素质体育人才。课程目标为:(1)培养学生探索、创新和互助学习和练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2)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排球运动技能,丰富学生文体生活;(3)通过排球教学,使学生掌握运用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加强锻炼增强体质;(4)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开拓创新、拼搏向上的精神风貌。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加强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团队和软硬件设施建设。每年面向全校开班33个左右,授课人数为1600人左右。
作为面向全校开设的课程,来自全校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具有临时性,缺乏凝聚力,身体基础条件有差异等特点。按照传统的教学,设定考核内容、形式,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很难达到预定结果,身体素质提高并不明显,很难使学生真正获得选课上课的初衷。
而面对现代教育新的要求,观念的转变,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学为中心”为教育理念,丰富课堂内容,拓展课堂纵深,使课堂的展现形式多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完成从单纯的应付考试拿到学分到热爱排球忠于体育提升综合质量的转变。因为排球课班级的临时组成性,练习分散性,难以让教师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排球》本身具有实践性、反应性强的特点,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实践能力、反应能力是适应社会的必要工具。“以学为中心”为教育理念,从本门课程出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排球教学改革,加以目标引导,全面提升体育课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终身体育、全面育人的目标,这是对体育课进行教学改革的很好实践。
3 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1 研究内容
本项目研究充分吸收有意义学习的新理念,考量我校人才培养之需要,充分结合体育学院人才培养定位之“以学为中心”特色定位,在《排球》课程改革为带动体育其他课程进行的多元评价考核改革。在“以学为中心”的理念下,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1)如何让学生充分了解排球运动;如何让学生充分体验排球的乐趣?
(2)如何调动班级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3)如何增强学生练习的主动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4)如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5)如何把目标引导与课程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实施?
(6)如何提高排球运动的普及度?
(7)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2 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为《排球》在课程教学中形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模式,在课程考核中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形成“专业学习即实践、学习过程即考核过程”的“融合式”多元评价考核模式。目标导向与学生实际情况有机结合,帮助学生确立课程目标,提升学生排球意识和对排球运动的兴趣,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身体素质,掌握排球基本技术,为提高排球普及度做准备,培养学生养生运动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努力推动我校学生体育能力更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学生特色与优势更突出,为建设高水平河南工业大学再立新功。
3.3 关键问题
在选课结束,临时班级成立后,目标引导确立时,会和部分只是为拿学分的同学利益发生冲突。在每学期36个学时内,如何协调目标不一致的矛盾,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和包容度。
排球课程多年的传统教学模式保守和惯性依赖,对于《排球》课程教学改革能否从传统型向新型教学平稳过渡,还需要实践。
排球课程的考核过程和标准,是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性别之分有所区别,是否符合学校的教学要求,还需要进一步核实和明确。
本项目研究涉及有意义学习的新理念,吸取教育改革新成果,注重新的形式与思维理念的改进与应用,结合课程特点,旨在解决《排球》课程的多元化评价考核不充分的问题。
(1)如何根据原有课程大纲及有意义学习理论构建《排球》的课程执行大纲?
(2)如何将课程执行大纲与课程授课计划,课程考核大纲结合起来贯穿到课程全过程来执行?
(3)如何科学的多元评价学生在课程执行大纲下的学习效果?
(4)如何科学的评测课程执行大纲下多元评价的效度?
4 课程改革实践的学习成果
4.1 课程目标
(1)运动参与:课堂上通过新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有新的体验,积极参与排球的练习,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的锻炼,排球的学习,享受到乐趣,从而爱上体育课。
(2)运动技能: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使学生能够说出排球基本技术的动作要领,并能够做出准确的示范,能够辨认出排球比赛中出现的犯规,并指导判罚结果,能够执裁一场完成的排球比赛。
(3)身体健康:通过体育课的学习锻炼,使学生达到一定的活动时间,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养成好的运动习惯。
(4)心理健康:通过体育课学习锻炼,让学生体验体育的魅力和乐趣,能够释放内心的压力,发泄情绪,让学生得到心理方面的放松。
(5)社会适应: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开拓创新、拼搏向上的精神风貌,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2 学生学习成果
(1)能够阐述必备的排球理论知识
知道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概况,排球运动的衍生类型,排球运动技术的基本理论;能够说出排球运动基本技术的动作要领,并能做出准确的示范,辨认排球运动的个人战术,阵容配备:“四二配备”“五一配备”;进攻战术:“中二三”“边二三”后排插上;防守战术:“心跟进”“边跟进”。
(2)能够运用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知道排球比赛的器材与设备,比赛用球标准,场地要求,球网及网柱规则,比赛参加者,比赛方法,比赛的组织,裁判员的职责。工作程序与法定手势等相关知识。能够正确判断比赛得分及分析具体情况,能够完成比赛的裁判工作。学习了解排球比赛的规则,以便于更好地开展竞赛活动。
(3)能够完成排球比赛
能够完成排球比赛,在比赛中,能够运用排球的技术,发球稳定,成功率高,能够成功接起对方发过来的球,传、垫球到位,在比赛过程中,脚步移动积极到位,队员配合默契,能够完成一场质量较高的排球比赛。
(4)提升专项身体素质
通过课堂上有针对性的练习,速度素质、弹跳素质、灵敏素质、力量素质都得到一定的提升。反应速度快,敏捷,在排球运动中能够运用到位,发挥出好的状态。
(5)发展能力
通过排球集体性项目的学习,团结协作能力有明显增强。形成一定的排球意识,能够灵活处理各种状态的球,对不同状态下的排球采用合适的动作方法处理。对排球技术、动作、比赛具有一定观察判断分析能力。更加关注排球的发展,用更多的时间学习排球知识,使体育素养成为自身不可或缺的基本素養,将参与体育活动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具备对排球继续学习的综合能力,并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执行计划。学生在学习必要的体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增强现代体育意识,知道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和原理,在认真完成阳光健康跑的过程中,认识到跑步的重要性,长期坚持,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