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黎霞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大田六中七年级12班和14班学生为实验对象,12班学生30名为实验组,14班学生30名为对照组,两组人数相同,BIM、身高、体重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利用维普、知网等平台,选择“绳梯”“绳梯训练”“软梯”“初中生身体素质”为关键词查阅论文,以此为研究理论基础。
实验法:选择七年级12班和14班学生共60名为研究对象,两班分别有30名学生,年龄为12-13岁,均四肢健全、身体健康,自愿参与到绳梯训练教学试验中,每班男生女生各15人。安排相同体育教师展开体育教学,利用体育课时间,每周4节体育课,实验组展开绳梯训练法,对照组选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前对学生展开前测,内容包含坐位体前屈、跳绳、5m*6折返跑、肺活量,10周后再次测试实验组与对照组,分析两组前后测试数据,以查阅书籍、网络搜索等多种方式,筛选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安排实验内容。根据10周的教学要求,两班教学内容如下。
第1周:实验班为绳梯正、侧小步跑,前后移动,单腿跳,你追我逃(游戏);对照班为小步跑、交叉步、高抬腿、标志碟往返跑、弓步壓腿。
第2周:实验班为身体高抬腿、正向并步跳、开合跳、进进出出,狭路相逢(游戏);对照班为蛙跳,绕、跳、跨障碍,原地众跳。
第3周:实验班为交叉后退/向前、横向剪刀步、转髋前跳,绝处逢生(游戏);对照班为弓步压腿前进、高条腿、推小车、蛙跳。
第4周:实验班为交叉分腿前跳/后跳、踏跳前脚双脚外转身跳,照镜子(游戏);对照班为弓步压腿前进、高条腿、推小车、蛙跳。
第5周:实验班为横向转髋跳、快速垫步、快速分腿进出、进进出出,接力赛(游戏);对照班为绕、跳、跨障碍,弓步压腿前进、高抬腿、喊数抱团。
第6周:实验班为横向单脚跳、前后跳、转髋跳、探步跳,蜈蚣赛跑(游戏);对照班为原地众跳,蛙跳、弓步压腿前进。
第7周:实验班为开合跳、小步跑、横向小步跑、单脚内外跳,齐头并进(游戏);对照班为绕、跳、跨障碍,高抬腿、交叉步。
第8周:实验班为开合跳、小步跑、横向前后调、进进出出,模仿秀(游戏);对照班为弓步压腿前进,50m跑、交叉步。
第9周:实验班为踏跳、高抬腿跳、横向剪刀步、单脚跳,狭路相逢(游戏);对照班为蛙跳、原地众跳、交叉步。
第10周:实验班为开合跳、后退进进出出、进进出出,齐头并进(游戏);对照班为绕、跳、跨障碍,原地众跳、蛙跳。
数理统计法:实验前后学生成绩用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 ±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 检验;P<0.05提示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灵敏素质影响
灵敏素质指的是突然变换环境下,人体为适应外界变化,改变自身身体活动能力。12-13岁作为发展灵敏素质重要阶段,初中生正处于该年龄段,选择5m*6折返跑测试学生灵敏度,发现实验前两班学生时间无显著变化,实验后实验组数据(9.21±0.52)s优于对照组(9.57±0.82)s,两班(P<0.05)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 学生协调素质影响
协调素质是指人体不同部位、系统、器官协同完成技术的能力,也是构成运动技术的基础,为综合神经机能能力。协调性作为人体基本能力,是五大素质之一,与柔韧、耐力、速度、力量素质联系密切,以动作协调发展敏感阶段而言,发展敏感期为7-11岁,初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该阶段,可通过绳梯训练改善神经肌肉系统灵敏性与协调性,激活神经肌肉细胞。在实验过程中,跳绳可反映学生身体协调力与下肢爆发力,采取1min跳绳方式分析学生协调性,发现实验前两班学生跳绳数量分别为(105.89±24.03)个与(104.97±25.12)个,无显著差异,实验后实验组数据(128.97±24.36)个优于对照组(116.24±24.17)个,两班(P<0.05)有统计学差异。
2.3 学生柔韧素质影响
柔韧素质能够提高动作准确性与幅度,降低运动损伤,利用坐位体前屈可测量静置下学生髋、腰、躯干等关节动作幅度,以反映其柔韧水平。通过实验可知,实验前两班学生前屈距离分别为(10.06±5.03)cm和(10.02±5.06)cm,无显著差异,实验后实验组数据(13.84±5.01)cm优于对照组(11.01±5.00)cm,两班(P<0.05)有统计学差异。
2.4 学生耐力素质影响
肺活量能够体现人体心肺功能,其大小与体育锻炼、体重、身高、年龄等均有关系,心肺功能强则身体运动能力也较强。实验前两班学生肺活量分别为(1446.18±247.40)mL与(1457.27±256.51)mL,无显著差异,实验后实验组数据(1929.82±256.49)mL优于对照组(1780.54±257.49)mL,两班(P<0.05)有统计学差异。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经过10周体育教学实验,应用绳梯训练法和传统训练法分别训练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之后展开50m*6折返跑、坐身体前屈、肺活量、跳绳个数的实验,发现尽管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训练后均获得身体素质提升,但实验班提升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班,表明绳梯训练法对提高初中生灵敏素质、协调素质、柔韧素质及耐力素质具有独特优势。
3.2 建议
(1)身体素质发展将会对相关身体素质产生积极效果,身体柔韧素质、速度素质、力量素质、平衡能力及协调能力能够综合反映学生身体素质,绳梯训练法可锻炼学生综合身体素质,借助一些无轨迹拉力器或弹力带产生的不同方向拉力、阻力与助力,可定向训练学生所需的运动素质。如,网球、羽毛球、篮球等训练要求学生脚步灵活,不仅要发展人员脚步移动能力,还要发展学生核心稳定性,利用绳梯训练法,即可在训练中实现迅速练习,加强学生无氧代谢能力,促进身体素质提高,对训练多种素质辅助功能较强。
(2)绳梯训练不仅可成为学生课前准备活动,有效预防肌肉损伤,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体质素质,也是学者较为提倡的体育教学方法,在训练放松环节应用绳梯训练方式,类似于训练中心时的含义,竞技运动中,强度较大训练还能借助绳梯训练恢复人体机能,不仅可在训练中穿插应用,也能够用于放松整理,进而形成从休息至高强度训练至恢复休息的过度。
综上所述,初中生体育教学中,采取绳梯训练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灵敏素质、协调素质、柔韧素质及耐力素质,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效果更佳。因此,建议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年龄特单等,利用绳梯,创编绳梯动作,最好结合体育游戏,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
大田县级课题:《绳梯教学引入初中体育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号TKTZ-2094)。
(作者单位:福建省大田县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