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以养正
“毫不夸张地说,每一次招生都是对我们心灵的一次洗礼。”校长林中坚向记者感叹,在大多数人印象中,上民办学校的孩子家庭条件应该都很不错,但事实并非如此。他曾在校门口看见有从几十公里外骑电动车来报名的学生家长,也见过部分家长因为没有学位而默默流泪……他常常给教师描述这些场景,以此让他们谨记教育人背负的责任感,遇到那些经济紧张的学生,他也会自掏腰包为他们提供生活费。
坐落在桂畔河边的养正学校是顺德区一所知名的民办学校,学校凭借鲜明的办学特色及过硬的教学质量吸引了顺德及其周边地区众多学生前来入读。子女是家长全部的期望,如何不辜负学生家长的信任,并交给家长一张安心的答卷是民办学校永久思考的命题。
家委会在这之中发挥着关键的基础性作用。养正学校在官网上特意开辟了一个家委会展示窗口,他们被视为学校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支持力量。不仅如此,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学校还特意开办了家长讲坛,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组成讲师团,定期为学生开展各具职业特色的讲座。新冠疫情期间,医生家长便开讲了多场防疫讲座,为家校携手抗疫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家委会既能协助老师与家长展开良性沟通,又不会让家长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干扰老师的正常教学。”林中坚介绍,学校每学期至少会召开三次家长见面会,这个频率是普通学校的三倍。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家长见面会并不是大而全的“热闹”,而是分层次、有针对性地的细致沟通。除此之外,每年的家长开放日,学校还会把教学课堂完全对外开放展示,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学校的课程和文化。2020年12月,一位学生家长在开放日结束以后写道:“班级小组文化建设,从组员、组规、组徽、组歌、组号,无不透露出团结一致的士气,为良好的学习创造了其乐融融的氛围。”
九年一贯制的养正学校的课程分为“养”“正”两类。小学以“养”课程构建,让每位养正学子在人生的蒙童阶段打好全面发展的基础,得到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启蒙教育。初中以“正”课程构建,让每位养正学生在少年时期就明确人生目标和方向,在心理、生理、素养、知识和人生目标上给予正确的价值观和目标的引领指导。“养”“正”课程相辅相成,以“传承中华民族魂,面向国际育英才”的办学理念,为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蒙以养正,按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段,学校设计了特色的德育课程。学生每周都需要完成一项德育作业,比如,为家里做一餐饭,给爸爸妈妈洗一次脚……很多学生年纪小,刚开始不情愿也不明白为什么要为爸爸妈妈洗脚,在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以及孩子们之间相互影响,慢慢地,都变得乐意当家里的“小帮手”,德育的种子也开始在小小的心田发芽生长。
“我们很多学生家长是从事企业管理的,在他们看来,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不是第一位的,善良真诚的品质,善于交流沟通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未来更为重要。”林中坚介绍,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经过学校课改团队多年的打磨,不仅已经赢得了学生家长的好口碑,如今更是养正学校一张响亮的名片。
改革之路
2019年,由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主办的凤城“山长讲坛”开讲,林中坚一堂关于课堂改革的演讲吸引了众多媒体与同行的注意,这场演讲的主要内容正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改革之路。
“破局出击,蓄势待发,粹炼内功,笃信成功”,林中坚用十六个字概括了自己十几年校长生涯走过的课改之路。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真实教学的发生场,是学生思维拓展的源头。一个人,一支粉笔,一本书,“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新时代的老师要为学生拓展更广阔的视野。2013年,林中坚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便在养正学校开展了大刀阔斧的课堂改革——大力转变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著重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没有一条改革的路是一马平川的。这场课堂改革如同猛药治沉疴,在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许多未曾预料的新问题。一些老师的课堂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有些课堂出现了“满堂问”的片面热闹,也有的课堂片面追求自主学习,变成了“自流式“的学习。于是,林中坚和课改团队引进国外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以5至6人为小组,让学生在相互监督和相互帮助下完成学习,从而形成高度交流的“学习共同体”。
改革的步伐一步紧接一步,实践与理论总结并驾齐驱。林中坚带领团队制定了课改操作规范手册,申报小组合作学习相关的课题研究,将课堂改革推向深处。2018年,养正学校获得了顺德区教科研一等奖并入选“顺德区十大优秀教学模式”,2020年,学校被评为“顺德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学校”,该校的做法在全省范围内获得了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一路以来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同时我们也在反思总结,如果想要再上新台阶,还需要继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总设计师林中坚与同行和专家多方交流,他总结到,高质量的合作学习课堂重视提升思维层面的合作,重视课内和课外、个体和群体的互通式学习,重视学生学习成果的自由表达,更重视学习的再创造与新思考,当时自己的改革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目标。
在经过深入的调研与专家指导之后,林中坚的课改团队再出发。学校经过大量筹备,启动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学案为载体的新一轮课堂改革,成立了文化、生训、导学、评价四大体系。班级公约、班级口号、组名、组训、组歌等文化体系的建立,让学生有了更高的价值认同感;生训体系的推进,让学生有了更好的小组合作学习基础,强化了学生运用合作学习的技能;导学体系的实施, 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自主学习,进一步提升了学习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的落实,激发了学生持续学习的热情。
“四大体系的建立优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流程,形成了独立自学、组内合学、组间分享、互动深化、检测小结的课堂结构。”深化改革成效显著,学生多个方面的综合素养显著提升,林中坚看到学生们随时都在教室里探讨、辩论、补充、质疑、总结、反思,呈现出一种全新的精神面貌。
七年过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改革究竟有多大成效?一届又一届充满持续发展力的养正学子有力地进行了佐证。近年来,养正学校的多名毕业生在高考中夺得状元或单科状元,考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一流高校。2020年,学校初三中考达到佛山市第一批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人数比例高达53.8%。同时,教师也在新的课堂模式下迎来了大幅度成长,多名教师在省市级的教学大赛中拔得头筹。2019年,朱焘老师以广东省优质课比赛第一名的成绩参加全国初中语文优质课比赛,获得一等奖。
锻造队伍促发展
“大手笔奖教奖学,三年累计投入奖金总额近2000万元奖励优秀师生!”2020年,养正中学一年一度的奖教奖学典礼引来了媒体争相报道,其中一位老师拿到的奖教金甚至高达26万元!在养正学校,老师在专注教育教學的同时,收入也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切实提高,真正实现了“名利双收”,一位业绩优秀的教师年收入常常比学校的中层管理还高。
教师是发展教育的第一资源,对于民办学校来讲,优秀的师资队伍更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从教师的选聘到培养,再到教师的关心关爱,养正学校都有着完整的体系。“年薪32万+!上不封顶!顺德养正学校高薪招聘学科带头人!”2020年,养正学校的一则招聘吸引许多优秀教师的关注。
“我们愿意用高薪来吸引名师加入学校,不断提高队伍的准入门口,集聚最专业的人做最专业的事;其次,在教师持续的培养上,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学校也花了很多心血。”林中坚说,学校每年投入教师培训的资金都在150万元以上,至少覆盖百分之五十的老师,确保教师队伍不断强化。
提高准入门槛,常态化教师培训,都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常见措施,而对教师的优化管理机制才是养正学校长期高位发展的关键。林中坚介绍,学校每年都会对教师进行考核,其中考核排名前15%的老师属于学校的名师行列,15%~60%的老师属于骨干教师,剩下的40%属于合格教师,老师的考核评级直接影响收入薪酬。
教师考核的首要标准是教育管理水平,其次才是他的教学水平。在林中坚看来,亲其师信其道,做好学生的管理是老师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要求,老师只有与学生和睦相处,才能够正确引导他进行学习。学校对教师一年一度的考核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教师队伍的积极性,避免评上“名师”的老师产生职业倦怠性,同时也为新教师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
养正学校创办仅仅十五年时间,获得“全国优秀民办学校”“全国信息技术先进学校”“全国创新型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绿色学校”“佛山市文明校园”“佛山市教育最佳口碑单位”等重要荣誉,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有的教师成长很快,同时,每年也会有一些跟不上学校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老师被优化和淘汰。
“我们想要让每个学生拥有成长的快乐,让每个家庭拥有回报的喜悦,就必须打造专业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这也是我们赖以发展的基础。”林中坚说,小学到初中是影响一个孩子一生的九年,这需要每一位教师的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