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无边界:基于跨界思维的音乐课程设计

2021-09-12 12:18徐韵
新课程·上旬 2021年29期
关键词:多角度音乐课堂课程设计

徐韵

摘 要:跨界思维是互联网时代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式,各个独立的行业经过不断融合、渗透,进而创造出很多发展迅速、前景好的新元素。艺术的跨界也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和一种混合的艺术文化形态,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艺术理想。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贯彻跨界思想,让学生在掌握音乐知识、提升音乐素养的同时,也能从多角度对艺术做出解析,提升学生多方面的素养。将跨界思维运用到音乐课堂中,发现音乐可以和多种艺术形式进行结合,包括德育、文学、体育、建筑等。同时,总结跨界音乐课程独特的教学方式,以使跨界音乐课堂生动有趣,在潜移默化中起到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从音乐课堂主题教学和教学方式两个角度展开。

关键词:跨界思维;音乐课堂;多角度;课程设计

一、跨学科之界:音乐课堂主题教学

学生在初中阶段,生理和心理正处于飞速成长的阶段,他们接受能力更强,渴望了解世界上更多的知识和文化。对于音乐学科来说,初中阶段也是音乐启蒙的阶段,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贝多芬曾说:“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初中学生对世界的认知能力有限,而跨界音乐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升思维能力。

如何玩转跨界音乐课堂,笔者采用的方式是根据主题来劃分音乐曲目。笔者分析并总结音乐课程要求,针对每一节音乐课所学曲目和其课程大纲,寻找曲目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外延意义,并形成以跨界主题为纽带的系统课程。跨界音乐课堂的主题内容丰富,笔者根据跨界领域划分为德育、文学、舞蹈、戏剧等主题,并探寻了与音乐课堂结合的方式。

(一)从音乐看时代先锋

“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如此定义音乐教育。音乐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直起到教化人心的作用,是一个时代、民族的精神象征,礼乐制度中更把音乐运用于政治中。笔者作为音乐教师,充分发挥音乐的力量,培养学生的精神品德,推进学生音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贯穿于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在各个时期,都有非常经典的爱国主题音乐诞生,并口耳相传。在苏教版教材中,选入了《龙的传人》《长江之歌》《我是中国人》等,都是能展现爱国主题的歌曲。学生在这些音乐作品的熏陶下,乐于了解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在课程安排上,笔者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分析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在音乐带来的文化自信中领会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2.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作为中华文化传承中重要的一部分,在音乐领域也有渗透。初中学生在对音乐产生共鸣的时候,也会震撼于传统美德的伟大。在教学钢琴协奏曲《黄河》时,笔者针对歌曲主题进行了延展,向学生演奏《黄河船夫曲》主题旋律,为学生描绘船夫的乘风破浪场景和他们坚韧的品质。学生理解并陶醉于音乐旋律的同时产生情感共鸣,并学会领会歌曲中的情感品质。除了《黄河》,像《骊歌》《听妈妈的话》等作品都能引导学生形成友爱、孝顺等传统美德。

(二)从音乐看文学底蕴

从文学角度欣赏音乐之美,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音乐鉴赏方式。鲍勃·迪伦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却是一个作词人,这说明音乐歌词有比较强的文学性。

自古以来,文学就和音乐有较深的联系。古诗词非常讲究音律和格律之美,注重文学的音乐性。而从音乐的角度看,有很多经典的音乐作品也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创作灵感,如《但愿人长久》就是以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媒介的现代音乐创作。笔者在授课过程中,会让学生先欣赏音乐作品,再辅以诗词的意境想象歌词描述的场景,在优美的旋律中体会苏轼豁达胸怀的同时,加深学生的文学底蕴,增强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诗词的理解和传统音乐文化的感受。

除了以古诗词为媒介的音乐作品,很多艺术歌曲的歌词都有一定的文学性。例如,《在灿烂阳光下》这首混声合唱歌曲的歌词就是以平实凝练的语言描述了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歌词采用了文学的创作手法,如首尾呼应、排比等,包含了中华文化深厚的文学底蕴。在音乐课堂上,笔者让学生阅读品鉴歌词中的文学性,并从文学的角度对音乐歌词进行分析和理解,让学生对歌词的理解更加深刻,在演唱过程中也更加投入。

(三)从音乐看多种艺术

跨界艺术的音乐课堂是可以尝试将音乐与更多的艺术形式进行结合的过程,从多样的艺术形式角度来开展音乐教学,能展现出更多的可能性,并带给音乐更多的发展方向,能帮助初中学生理解不同的音乐形式,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1.戏剧中的音乐

音乐和戏剧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音乐作为戏剧的基本元素之一,丰富了戏剧的表现力和艺术手法。克尔曼认为,音乐能够表达出言语所无法企及的部分,是直击人的感情状态和感情层次的。

戏剧在音乐课程教材的内容中多有涉及,要求学生能分辨京剧、昆曲、歌剧、音乐剧等戏剧形式。由于文字解释的枯燥,笔者在课堂上会展示戏剧的相关文化,如脸谱、戏服等道具;同时,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利用中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自由发挥,体验戏剧音乐中的情感。除了欣赏,笔者还对戏剧这一艺术形式进行课堂活动的延展。教材中的音乐作品也可以通过戏剧的形式让有表演天赋的部分学生进行表演展示,如音乐剧《猫》中的唱段《回忆》、中国歌剧《白毛女》中的唱段《扎红头绳》等,都具有一定的情节启发,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戏剧人物的内心以及剧情的发展,充分地感受戏剧音乐表达出的丰富的情感层次。

2.舞蹈中的音乐

音乐和舞蹈的结合是一种常见的艺术表达方式。舞蹈融入音乐课堂,使音乐更加形象化,也让学生对舞蹈这一艺术形式有所了解。在初中阶段,很多音乐作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应着不同风格的舞蹈。如《赶圩归来啊哩哩》《踏浪》等都是比较成熟的舞蹈音乐,在课堂上,笔者会提炼出经典简易的舞蹈动作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模仿,师生互动并课堂展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舞蹈这种艺术形式也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时下流行的“手指舞”等经过短暂的训练也可以达成较好的课堂效果。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随着音乐自由舞蹈,感受音乐的律动感和身体的动作。

猜你喜欢
多角度音乐课堂课程设计
对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角度思考
一道数列题的多角度思考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多角度写好读后感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