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书香,沐浴芬芳

2021-09-12 01:19王祯钰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要素导图书籍

王祯钰

针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通过实践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如下几方面的问题:其一,学生普遍缺乏阅读兴趣;其二,学生不具备正确的阅读方法,也未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三,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缺乏长时阅读的耐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采取科学的方案,使学生重拾阅读的快乐。

一、精选阅读素材,激发读之兴味

在小学阶段,想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第一个要解决的便是素材的问题。事实上,不论走进任何一家书店,都会发现琳琅满目的小学课外书籍,因此学生本身并不缺乏课外阅读素材。既如此,为何教师还要专门围绕素材的选择展开探讨呢?这是因为一些教师在为学生推荐书籍时,只是对国家推荐书单的复述,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这样的推荐就是无效的。因此,教师一定要慎重选择阅读素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读之兴味。

具体而言,在挑选课外阅读素材时,教师需要基于如下的考虑:首先,需要判断书籍内容是否契合主流价值观,能否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此外,还需要判断书籍内容是否具备趣味性,是否符合学生现阶段的学情;最后,书籍本身需要具备一定的深度和文学内涵,有深入研读的价值。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五下第5单元《人物描写一组》时,其中一篇课文是《他像一棵挺拔的树》,教师便可以为学生推荐老舍的《骆驼祥子》以及其他相关名作。而《骆驼祥子》这本书本身适合中、高年级的学生阅读,内容生动、形象,情节引人入胜,具备极强的研读价值,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人物塑造的方法,因此这样的推荐便是有效的。在推荐书籍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尝试阅读,感受作者的文字风格,体会老舍作品的精妙之处,这对学生今后的名著阅读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师在筛选阅读素材时必须要立足学情,还需要考虑文本内容是否具备研读价值,是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还可以加入多种题材,多种风格的阅读材料,尽可能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

二、落实语文要素,提升阅读质量

针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一个单元都采取双线并行式的编排方式,包含特定的“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所谓语文要素,即语文训练的基础要素,包括学习习惯、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能力。课外阅读是发展语文要素的最佳载体。如,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预习、复习习惯;引导学生掌握默读、精读、速读、跳读、批注阅读等多种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并尝试着解决这些问题等。通过践行语文要素,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

例如,针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下第2单元,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主要包括两点,分别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以及“学习写读后感”。为了落实这些语文要素,可通过课外阅读进行深化。比如,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西游记》这部名著时,全书一共包括100回,其中通行版的字数都达到了82万字。对小学生而言无疑是不小的阅读量。对此,教师首先需要从阅读方法的层面指导学生:从书中筛选出一些经典的章节作为精读的素材,其余的作为略读的素材。此外,为了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筛选一些难度适中的作为速读的训练素材。这个步骤教师可协助学生共同完成。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指导批注阅读以及读后感,让学生重点关注动作、语言以及神态的描写,感受人物内心,同时教给学生写读后感的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此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针对章节内容概括具体情节,锻炼学生概括的能力。通过这样指导,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

部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都包括具体的语文要素。通过这些语文要素,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并在课外阅读活动中积极地转化这些要素。在转化的过程中,既能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三、巧借思维导图,辅助课外阅读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阅读无疑是一项极为头疼的问题,很多学生都难以长时间坚持读完一本书。如果学生连书都读不完,想要提高其阅读素养更是纸上谈兵。通过和学生进行对话,发现很多学生都反映了一個问题:大多数名著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情节,而且涉及众多人物,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有时候读着读着,就忘了前面的内容,导致学生即便读完一本书,也根本不知道自己读了些什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从思维导图的角度引导学生,让学生善用思维导图辅助自己的阅读行为,提高阅读效果。

例如。针对高年级学生,教师大多会给学生推荐古代四大名著。此处以《红楼梦》一书为例。但凡阅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这本书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情节,而且涉及几百个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凌乱。如果对人物的关系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学生根本读不下去这本书。对此,思维导图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鉴于学生读着读着就忘记了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情节,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梳理书籍中的情节以及人物关系。比如,针对宁荣二府的人物关系,完全可以利用组织关系图进行呈现。首先,第一层级是宁国府以及荣国府,这二府分别对应着宁国公以及荣国公。以荣国公为例,其子贾代善,代善又生下三个孩子,分别是贾赦、贾政以及贾敏。此外,针对这些人物,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括号备注一些重要的细节。比如贾敏,可以在括号里备注为林如海的夫人,林黛玉的母亲。通过这样层层梳理,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两府间的人物关系。这样即便学生读着读着忘了很多细节,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回忆起来。

针对高年级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名著为主,而名著本身包含丰富的情节以及人物关系,对小学生而言是一个阅读考验。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书籍架构,理清人物关系以及事件关系,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总之,在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时,教师一定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有效指导,让学生从阅读中吸取营养。

猜你喜欢
要素导图书籍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与少年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