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舒
舞动疗法,又称舞蹈治疗、动作治疗(dance and movement therapy),是一种以“动作的过程”作为媒介的心理治疗,即通过舞蹈活动过程或即兴动作,促进个体情绪、情感、身体、心灵、认知和人际等层面的整合,以治疗身心方面的障碍,并增强个人意识、改善人们的心智。
舞动治疗的“舞”即舞蹈,“动”即动作、运动,包括舞蹈活动和躯体动作。但是,“舞动”不是指学习舞蹈或运动操。在舞动治疗中,舞蹈尽管也具有一定的强健生理和精神以及激发热情、能量的效果,但它主要的意义在于“表达态度和冲突”。
在舞动疗法中,“个人关系的卷入”对参与者的影响是最大的。在“舞动关系”里,参与者通过克服自身的害羞和紧张来进一步进行自我肯定和自我表达。舞动治疗师往往会在团体(或个体)治疗中使用“身体觉察”的技术,目的不仅仅是引导个体放松,同样也是为了促进个体情绪的宣泄、调节身心的敏感度以及进一步的自我觉察。
舞动疗法的治疗方式和手段有很多,因人而异。作为舞动治疗师,应掌握四种最基本的也是必须具备的治疗理念和方式,即本真动作、镜像动作(Mirroring Movement)、两极动作(Polarities Movement)及使用传导体动作(Moving with Transactional Objects)。
本真动作是一种富于表现的即兴动作的实践,它让一组参与者在自发动作中自由地与自己的身体交流(Free association of body)。
镜像动作,指一个人模仿、复制另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可能包括对方的口型、手势、动作、身体语言、肌肉紧张程度、表情、声调、眼球运动、呼吸节奏、态度、选择等。
两极动作,指通过个性出现在身体中,进入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对立。如动作速度快慢的对立、方位的对立等。
传导体,指在舞动治疗过程中用来促进肢体舞动、帮助实现治疗目的的辅助品和道具,如躯体球(Body Ball)、呼啦圈、彩带、弹性绳圈、降落伞等。
肢体预热——动作激发——主题舞动——舞动交流——舞动结束和口头交流。
肢体预热:指活动成员通过自由发挥或在治疗师的引导下进行情绪的酝酿和动作的预热。在中学生的团体中,一般采用带领者给予引导的形式。鼓励成员从躯体各个部位的活动开始,脚、腿、手、臂、肩、背、胸、腰、头、全身,逐渐进入状态。
动作激发:通过动作词汇、空间运用、他人模拟、发声、音乐节奏、传导体和道具的运用等方式,让参与者躯体活跃起来,激发动作的展开,并促进氛围的生成。
主题舞动:原则上,舞动治疗过程中主题的选择是治疗师根据“动作激发”环节中成员们的表现而定的。主题一般包括“情感表达、自我尊重、平衡放松、行为模式、潜能发展、社交能力”等。但在心理团体中,因为舞动治疗是作为活动的形式服务于活动目标的,则活动主题可以是提前确定的,带领者通过指导语引导成员在某个主题中开展舞动,表达自我。
舞动交流:指个体与他人及团体进行动作的交流。该环节的运用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如小组内的自由交流、指导性的交流、带主题的节目编排;或全组性的自由交流、传导体(活动道具)的运用,主题游戏等等。
舞动结束和口头交流:指成员回归自己,回到原位,感知舞动的过程后自由交流感觉和认知。在心理团体中,“交流和分享”本身就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帮助成员将感性提升到理性,将潜意识提升到自觉意识。舞动结束后,带领者通过指导语引导成员回归自己,回到现实的当下;邀请成员回到原位,在小组内交流感受后在全组内自愿分享。带领者要酌情给予恰当的反馈。
舞动疗法是一项本身具有较强原则性、具有既定规则的心理治疗技术。将其在心理团体中应用,形式上可以相对灵活,但带领者要了解舞动疗法的理论核心并遵守其伦理准则。以下是笔者结合理论与自我实践后,总结的舞动疗法在中学生心理团体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1使用舞动治疗必须遵守的伦理准则:不评价、不强迫、接纳与理解。
2区别于舞蹈课:动作的意义。舞动治疗应区别于舞蹈课,并非让成员在舞动中学会某种姿势或尽量做出美观的姿势。任何动作都有其内在的意义,都是个体潜意识的表达。如,在某个主题的舞动中,某些成员僵直不动,这样的状态也是一种“动作”,带领者不应为了团体的“顺利”而要求成员动起来,而应当接纳并尽可能理解“动作背后的意义”。
3环境的安置:无论是将舞动治疗作为某个环节的形式使用,还是开展完整的团体舞动治疗,带领者都要提前进行环境的安置。
4带领者的神情、举止与态度:带领者在应用舞动治疗时,尤其是与成员互动时,本身的眼神、举止、表情、声调也很重要,要跟成员进行目光交流,态度热情、温和。躯体动作采用开放式、接受式,不要叉腰、抱臂、抖脚、跷二郎腿,因为这些都是拒绝、封闭的躯体语言,要让成员有被接纳、受欢迎、没有威胁的感受。
5指导语的编写与使用:在使用舞动治疗时,很多环节需要带领者使用恰当的指导语引导成员。指导语的内容可以提前预备也可以有临场的发挥,应当注意措词,尽量采用开放式、有选择余地的用词,如“可以尝试……”“如果你愿意的话……”“或许你……”等,可在适当的时候对成员的动作给予接纳和肯定。在使用指导语时的语气、态度、姿态也很重要。
6对成员分享的反馈原则:带领者要尽可能觉察自我,保持价值中立,不评判,适时表达接纳和理解;成员结束分享后,带领者可作适当的延伸,帮助成员梳理感受,将成员的分享更加理性化、意识化,但原则依然是对其本身内容的接纳与理解;反馈时同样也要融合热情、温和、包容的神情举止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