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静闲
(高州市中医院超声科 广东 高州 525200)
子宫内膜病变是妇科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疾病,患者伴有不规则阴道出血、腹部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广大女性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但子宫内膜病变的疾病类型较多,在制定治疗方案之前需要明确患者具体的患病类型,并针对具体疾病类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诊断上应用较为广泛,且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1]。超声包括经阴道和经腹部两种检查方式,两种检查方式各具优缺点,而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上哪种检查方式可以获得较高准确率,这是本次研究的关键[2]。现选取我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旨在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经阴道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如下所示。
本次研究将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7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70例患者中,年龄最大者58岁,最小者33岁,平均年龄是(42.13±2.28)岁;未绝经者46例,绝经24例。病程2~12个月,平均(6.33±1.28)月。
纳入标准[3]:(1)患者均接受病理学检查,均符合相关子宫内膜病变的具体诊断标准;(2)均为已婚女性;(3)患者基础资料完整,对超声检查表示知情和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依从性良好。
排除标准[4]:(1)伴有严重的子宫糜烂,糜烂程度为Ⅲ度以上者;(2)子宫存在组织性外伤者;(3)合并其他生殖器官病变者;(4)合并意识障碍或理解功能障碍者。
所有研究对象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使用UB-555型超声诊断仪,腹部超声探头频率设置为2 MHz~8 MHz,阴道超声探头频率设置为5 MHz~10 MHz。
腹部超声:检查前1 h叮嘱患者饮水、憋尿,保持膀胱适度充盈。检查时,取患者仰卧位,将下腹部露出,在设备探头上涂抹耦合剂,放置在下腹部行多方面扫描检查,对横切面和纵切面进行扫描,并观察患者的子宫内膜形态、宫腔大小、子宫内膜厚度、病灶边缘状态以及积液情况等。
阴道超声:检查前叮嘱患者将膀胱排空。检查时,取患者膀胱截石位,将臀部垫高,并充分暴露外阴部。在设备探头上套一次性避孕套并涂抹耦合剂,右手持设备探头手柄,缓慢深入阴道内直达阴道穹窿处,采取旋转、倾斜、推拉等手法进行扫描,观察子宫不同方向的内膜情况,并对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形态等相关指标及数据进行观察和记录。
将病理确诊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对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和漏诊率进行计算,并将两组的计算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分析。
子宫内膜厚度的判定标准如下[5]:绝经前女性的子宫内膜厚度临界值是15 mm,若受检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低于临界值则为正常,若结果较临界值高则为异常。绝经后女性的子宫内膜厚度临界值是6 mm,如果子宫内膜厚度的检查结果在6 mm以下则为正常,若子宫内膜厚度超过6 mm则为异常。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表示方法分别是(±s)、率(%),P<0.05表示差异显著。
在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诊断中,经阴道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为94.28%,经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是74.28%,两者差异显著(P<0.05)。经阴道超声的误诊率是2.86%,经腹部超声检查的误诊率是11.42%,差异显著(χ2=3.877,P=0.048<0.05);经阴道超声检查的漏诊率是2.86%,经腹部超声检查的漏诊率是14.28%,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χ2=5.833,P=0.016<0.05)。见表1。
表1 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上的诊断准确率比较[n(%)]
子宫内膜病变是妇科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疾病,近年来,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对广大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颇为严重的影响。子宫内膜病变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但普遍认为与女性雌激素失衡有关,而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是改善病症的关键所在。以往临床上主要采用诊刮术进行诊断,但诊刮术对于女性患者身体造成的伤害较大,并且很难完全反映出患者子宫内膜病变范围和肌层浸润情况,临床应用受限[6-7]。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检查已经逐渐运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诊断上,因无创、简单、安全、准确性高等优势,备受广大医患的认可。
本次研究旨在比较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两种超声检查方式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上的临床价值,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经阴道超声的诊断价值更高。经阴道超声检查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可达到94.28%,误诊率是2.86%,漏诊率是14.28%。而采用经腹部超声检查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是74.28%,误诊率是11.42%,漏诊率是2.86%,可见采用经阴道超声的检查方法可获得颇为准确的检查结果。经腹部超声是利用探头在腹部进行全方位扫描,采用经腹部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增生时,可显示出子宫内膜的基本形态,但是宫腔内伴有高回声。在检查子宫内膜癌时,腹部超声的检查图像显示出宫腔回声区减弱或增强,但对病变处血流的显示清晰度相对较低。检查子宫黏膜下肌瘤时,图像回声稍强。检查子宫息肉时,回声均匀度较低,只可见低回声区。由此可见,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病变,会受到子宫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限制了检查力度和检查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除经腹部超声外,经阴道超声近年来在临床上也得到了颇为广泛的运用。经阴道超声检查相比于腹部超声而言,探头更加灵活,在检查时可根据扫描检查的需求随意改变方向,可适度增加扫描的范围,并且此种检查结果受到子宫位置、腹部脂肪和肠腔空气因素的限制相对较小,探头频率更高,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出宫腔的大小和形态,大大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子宫内膜增生在经阴道超声检查时可对病变的范围予以判断和明确,并根据子宫内膜血流变化情况对子宫内膜厚度进行测量[8]。子宫内膜息肉经阴道超声检查局部呈现高回声。而子宫内膜癌的阴道超声检查图像呈现出回声不均匀的状态,高回声中伴有低回声,可以清晰地显示出病变周围的全部状态,这对于疾病的早期确诊和治疗均有积极意义。此外,采用经阴道超声进行检查,患者检查前无需憋尿充盈膀胱,能够减轻患者的不适感。虽然经阴道超声在检查准确性方面具备诸多优势,但此种检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宫颈糜烂女性无法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一些未婚女性在心理上也很难接受此种检查方法。
综上所述,在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诊断上,经阴道超声的检查准确率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可将漏诊和误诊的风险降至最低。同时,经阴道超声的操作简单便捷,获取的检查图像清晰度高,故具备临床应用与推广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