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凤丽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其对于绿色食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地增加,绿色水稻栽培技术也随之兴起。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述绿色水稻的概念,并详细分析了绿色水稻作物的栽培技术,并就绿色水稻作物的推广措施进行分析,希望对我国农业绿色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绿色水稻;栽培技术;推广措施
水稻作为我国国民的主要粮食作物的一种,在当下时代发展中对其进行绿色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传统水稻作物的生产种植方式已经无法达到人们的食品安全性的要求,且我国农业的水稻产业结构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所以,对于绿色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势在必行。
1 绿色水稻的概念
水稻作物是草本稻属中可以作为食物的一种,在我国农业种植历史上传承久远,已经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种类。绿色水稻则是在水稻作物的基础上,将水稻作物中含有的有害物质量进行降低,使其低于我国对于水稻作物有害物质含量的相关标准,在进行绿色水稻作物的种植阶段,水稻作物的种植人员需要对种植区域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水文情况以及地质情况等进行充分的掌握,确定种植区域的各项客观因素达到绿色水稻作物的种植条件。此外,水稻作物种植人员还应确保绿色水稻作物的良好种植环境,使得到的绿色水稻作物具有较高的质量。并且,在绿色水稻作物的种植栽培阶段应严格遵守绿色水稻种植栽种技术的技术标准以及质量规范,把握绿色水稻作物的关键栽培技术,以此使绿色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达到专业检测结构的认证标准[1]。
2 绿色水稻作物的栽培技术
2.1 选择合适的绿色水稻作物品种
在我国绿色水稻作物种植阶段,水稻作物的种植人员应充分把握当地实际的自然气候条件以及地质环境等多方面的客观因素,并以此作为标准选择合适的水稻作物品种进行种植。例如:在气候较为炎热,降雨量较低的地区进行水稻作物种植时,选择的水稻作物品种应为抗旱能力较强的类型。在正式开始进行绿色水稻作物的育苗工作前,水稻作物种植人员应充分了解种植区域的自然特点,选择适应能力强的高产水稻品种,且选择的水稻作物种子纯度和种子净度应达到98%,种子的含水率不能超过13%,种子的发芽率不能低于85%。
在选择好水稻作物品种后,需要对水稻作物的种子进行完善的处理工作,即在晴朗的天气条件下,在干燥区域将水稻作物种子进行晾晒,种子的晾晒后度能超过5cm,需要进行2~3d的晾晒操作,并且在晾晒阶段需要时常对种子进行翻动,以此提高其吸水能力以及发芽概率,同时在水稻作物种子晾晒阶段可以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将种子表面的病原菌进行消除。此外,在处理水稻种子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种植区域当地的水稻作物病虫害流行情况进行播种前的浸种消毒操作,提高水稻作物种植阶段的抗病虫害能力。
2.2 准备绿色水稻作物的移栽苗床
在绿色水稻作物进行移栽苗床的准备工作时,通常选择在温室大棚内设计苗床。移栽苗床的选择阶段,需要水稻作为种植人员综合分析通风以及水源等自然条件,并确保移栽苗床的土壤孔隙大且输送,可以实现良好的排灌操作。并且,水稻作物的移栽苗床不能选择种植过茄科类作物的区域,在进行绿色水稻作物育苗操作前,也需要水稻作为种植人员进行苗床区域的有效深翻操作。绿色水稻作物移栽苗床的长度应根据选择的温室大棚面积进行确定,通常移栽苗床的宽度应为1.5cm左右,苗床的长度为10cm左右。此外,在准备绿色水稻作物的移栽苗床时,还应在苗床一侧设置人行步道,育苗的方式选择平畦育苗或低畦育苗,以此提高绿色水稻作物育苗阶段的保温程度,降低自然风对绿色水稻作物幼苗产生的损害。
在搭建好綠色水稻作物的移栽苗床后,水稻作物种植人员应进行营养土的配置,营养土的配比为:未种植过茄科类作物的田园土(充分粉碎且去除土壤中的砂石以及植物根须)2份,农家肥1份,适当加入草木灰、普钙以及复合肥。将其进行充分混合后,在绿色水稻作物播种前7~10d进行营养土的药物消毒处理,在药物充分挥发后进行播种操作。
2.3 绿色水稻作物的播种和育苗
绿色水稻作物的育苗播种时间的合理程度会直接对其后续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和质量产生影响,若是播种的时间较晚,则会导致绿色水稻作物的营养生长时间变短,导致绿色水稻作物积累的营养成分较少,会对绿色水稻作物的产量产生影响。若是播种的时间较早,则会导致绿色水稻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和病虫害高峰时段重叠,提高了绿色水稻作物生长阶段的病虫害风险。绿色水稻作物的播种阶段,水稻种植人员应根据当地的实际自然气候情况、水文情况以及地质条件进行确定。育苗阶段则需要对苗床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准确地把控,通常应控制在30~35℃之间,在绿色水稻发芽后,则需要将苗床的温度控制在25~30℃之间,若苗床温度过高,则需要进行通风降温处理。在绿色水稻作物移栽前需要进行2天到3天的炼苗操作,以此提高绿色水稻作物移栽后的成活率。
2.4 科学地进行绿色水稻作物的移栽
在绿色水稻作物生长出3~4片叶片后,便可以进行移栽操作,水稻作物的种植人员应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深翻操作,借助阳光消除土壤中的病菌,为水稻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健康的土壤环境。并且,还需要对水稻作物植株间的距离进行科学的控制,设置好灌水和排水的区域。由于水稻作物需要进行移栽操作,需要在其移栽操作前一周进行土壤施肥。绿色水稻作物的移栽方式类型较多,现阶段使用的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人工插秧;第二,机械插秧;第三,人工抛秧[2]。
2.5 完善的绿色水稻作物田间管理
2.5.1 施肥管理
在水稻作物种植阶段应合理的把控肥料的使用,例如合理使用钾肥和磷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稻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实际施肥阶段,水稻作物的种植人员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即水稻作物施肥期间控制不同肥料的使用时间:水稻作物秧苗时期应适当施加一定的基肥;水稻作物幼穂期间应通过施加钾肥的方式提高水稻作物的抗性,提高水稻作物的光合作用。对于水稻作物种植阶段使用磷肥的标准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即可以采取将磷肥和有机肥进行混合使用,通过早施的方式促进水稻作物对磷元素的吸收,并且在使用磷肥时应采取分层施肥的方式,以实际情况为施肥依据,在水稻作物的根部以及根系深处进行磷肥的施加。在水稻作物的生长后期,由于水稻作物根系的老化,为了降低水稻作物磷元素的流失情况,水稻作物的种植人员应通过根外喷施的方式提高磷肥的使用效果。
2.5.2 病虫害防治
在现阶段绿色水稻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结合的方式是最为绿色环保、科学有效地防治方式,已经被大部分水稻作物种植人员所使用,通过研究水稻作物病虫害的发病情况,可以准确了解水稻作物病虫害的发病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合适的生物类药剂、农田释放形式以及以虫治虫的方式进行防治工作,通过这种方式替代传统化学农药试剂的水稻作物病虫害防治方式,降低水稻作物种植阶段化学农药试剂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传统防治方法都是以使用化学农药的方式进行防治,但这种方式对环境的污染较大,不符合绿色水稻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基于此,在使用农药方式进行水稻作物種植阶段常见病虫害问题的防治工作时,可以使用植物源农药的方式进行防治。除此之外,植物源农药在使用后不会在水稻作物以及种植区域的土壤中产生较多的残留,也就不会对水稻作物的后续种植工作产生影响。
3 绿色水稻作物的推广措施
为了更好地推广绿色水稻作物栽培技术,当地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应通过以下三项措施来提高绿色水稻作物栽培技术的应用范围。
第一,加强绿色水稻作物栽培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绿色水稻作物的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水稻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但由于水稻种植人员缺乏对先进技术的了解,害怕使用新技术阶段出现风险,因此存在一定顾虑。基于这种情况,当地的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应通过加强绿色水稻作物栽培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以及建立绿色水稻作物种植田的方式来给予水稻作物种植人员信心。并通过向其公布详细参数,使绿色水稻栽培技术可以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第二,对水稻作物种植人员进行绿色水稻作物栽培技术的培训:为了保障绿色水稻作物栽培技术的良好应用,当地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应对水稻作物种植人员进行相关技术的有效培训,发挥农业技术人员的带头作用,指导水稻作物种植人员应用绿色水稻作物栽培技术,并加强与其的沟通,及时解决种植阶段出现的问题。
第三,增加绿色水稻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资金投入:绿色水稻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操作必然离不开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因此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农业单位应加强对绿色水稻作物栽培技术的重视程度,给予其足够的资金投入,使绿色水稻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工作可以得到良好的保障[3]。
4 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水稻栽培技术和推广措施是当下我国发展绿色农业生产的重要形式之一,绿色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绿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并通过对水稻作物种植阶段的绿色化管理,使水稻作物的种植可以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实现绿色水稻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目标,使我国水稻作物的有害物质含量降低,达到水稻作物绿色高效生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怀宝东,闫凤超,曹有鑫,等.北方寒地绿色功能型水稻栽培技术试验[J].中国稻米,2021,27(3):78-82,88.
[2] 李琳琳,杨会东,孙雪松.绿色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农家参谋,2021(8):48-49.
[3] 闫洪敏,王飞扬,勾丽云,等.绿色水稻栽培关键技术[J].吉林农业,2019(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