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OSviewer的语义演变研究热点分析

2021-09-11 07:59周婷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33期

摘要:本研究利用可视化工具VOSviwer对中国知网中收录的语义演变相关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分析,展示、探讨和分析相关的研究主题热点和研究脉络。结果表明,该主题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语义演变的语法、词汇、机制、句法、成语和方言等语义变化上的研究上。语义演变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不仅与中国语言文字相关政策和相关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力推进息息相关,还表明了语义演变研究的一个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特点。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以及文化的进步,网络新词不断出现、不同词的语义演变轨迹及原因等相关研究仍将是语言学界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VOSviwer;语义演变;热点分析

一、语义演变

语义演变是语言演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也是历史语言学的一项重要研究领域。有的学者认为,语言形式的意义所发生的演变,即语义演变。Wilkins (1996:269)对语义演变的概念详细进行了详细阐述和诠释,他认为,语义演变的发生是基于语言形式不变的条件下,在一个语言成分的语义系统中,语素或词的意义丧失了其原来的意义或增加了新的意义。面对庞大的相关文献研究,通过资料收集和文献阅读发现,目前对语义演变文献的前沿知识和主流研究的可视化分析还比较少。本研究旨在利用可视化工具VOSviewer 对中国知网中收录的语义演变相关期刊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可视化分析近些年来语义演变相关研究的热点主题及其研究脉络。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荷兰莱顿大学科技研究中心的Waltman和Van Eck于2009年开发了VOSviewer软件。该软件基于Java技术,用于构建文献知识中各个单元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收集的文献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具体来说,该软件是对收集到的数据绘制并生成科学知识图谱,达到呈现知识的结构、合作、演进等关系的目的。作为一款普遍被认可的科学知识图谱软件,VOSviewer软件具有展现能力强和适合大量数据分析等优势。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研究数据来源是在中国知网(CNKI)上收录的以“语义演变”为主题的期刊文献,时间跨度为1982年到2020年。删除与主题无关的文献、报告、报纸等非期刊文献以及重复的文献,最终得到936篇有效文献作为数据分析的对象。

三、语义演变研究热点分析

本研究采用了关键词共现方法,对语义演变研究这一主题进行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分析。如果关键词在该领域出现的频次越多,则代表该方向的研究越被学者关注并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在关键词网络中,字体与节点越大代表该节点的权重越大,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节点之间的关系,该线条还能显示节点共同出现的频次。将收集到的数据导入到VOSviewer中,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展示,见图1:

由图1可知,节点“语义演变”“语法化”“语义”“语义场”“隐喻”“词汇化”“主观化”等是语义演变主题研究所关注的热点话题。通过进一步归类、整理和分析,总结出语义演变相关研究的主要热点问题如下。

(一)“语义演变”研究

第一聚类主要由“语义演变”“语法化”“词汇化”“主观化”“机制”等组成。结合表1与图1可知,这些关键词是语义演变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语义演变”出现频次高达347次,强度为326,均为最高。其次是“语法化”,频次为114次,强度为176。

吴福祥(2019)认为在语义演变和语法化的研究过程中,主观化是一个重要的热点话题和研究课题。同时,语法化是将具体意义的语言形式转化为具备语法意义和功能的过程,侯杰(2013)对see这一视觉动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词在语法化过程中的语义变化情况。沈家煊(2004)认为语义演变的主要机制是语用推理和推导义的“固化”,并历史语义学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即语义演变。

(二)“句法”研究

第二聚类主要有“句法”“成语”等关键词构成。“句法”出现的频次为15次,“成语”出现的频次为12次。

姜淑珍(2020)认为在吴语中,多个“在”义动词有着多个不同的来源;在共时层面上,这些“在”义动词的句法分布比较严格和对立。语义的变化对词的句法组合有一定的影响,反之亦然,此外,句法和语义如果同时会发生变化,词的语义演变与成语语义的演变迥然不同。除了通常的语义缩小或语义扩大以外,语义演变中较多的现象还体现在语义类别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等。

对成语的演变研究主要分为成语形式演变和意义演变两个方面。如谢芳庆(1992)指出形式变化是成语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并将成语的变化分为了结构成分的替换和移位这两大类,借助成语演变的原因证明了语言规律的作用使得这种演变产生了变化,继而总结出对待成语的演变的态度,即应该以审慎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发展的观点看待成语的演变,才能最终确保成语的健康和有序发展。刘晓梅(2005)对成语的感情色彩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成语的发展对其感情色彩意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即成语的语义变化和语义发展使得成语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甚至产生了与该成语最初出现时截然不同的状态,随后,她分析了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认为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才最终导致了成 语使用范围的扩大,因而一些原有的意义或感情色彩也随之产生了变化。

(三)“语义场”研究

“语义场”“原因”“核心词”和“方言”为主构成了第三聚类。特里尔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语义场”这一理论。他认为,在语义场系统中,词与词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即每个词的语义的指称范围与该词所在语义场中与其他词的语义密切相关。在我国,许多语言学者运用语义场理论对词汇进行了分析,并贡献了众多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基础和研究范围,而且给今后的语义演变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研究方言不仅对这类语言的保护有着重大的意义,也是研究共同语的一个视角。学者邢福义提出的“以方证普”,强调了共同语研究的基础是方言研究,方言研究对共同语言研究起到了辅佐作用。朱德熙(1993)对六大方言区域中的十种方言的状态形容词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这些状态形容词后缀的语法分布情况、语音形式以及当这些形容词名词化时,其与名词化标记的组合关系。此外,还有很多学者对方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如吴继章(2005)通过对河北方言词的词缀进行分析,揭示了这些方言词缀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趋势,并分析了在河北方言词缀递减过程中语义起到的作用。还有不同学者对不同地区方言的特点及其语义演變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探讨,如夏俐萍(2013)对湖南益阳方言中的“阿”进行了剖析,该语素在益阳方言中的使用频率较高,继而,探索了该多功能语素的语义演变,最后总结出,“阿”是来源于通用量词“只”。盛益民(2010)绍兴柯桥方言,他分析了该方言中的虚词“作”,并在语义地图理论和语法化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该词的语义演变路径,认为认为该多功能虚词 “作”是在“给与”义基础上发生的语法化,并分析了太湖片吴语受益者标记来源的几种类型。

四、结语

通过对收集的936条文献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发现,语义演变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学界拥有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学者群体和研究主题,并出现了一些热点研究领域。这不仅与中国语言文字相关政策和国内相关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和的大力推进息息相关,还说明了语义演变研究的一个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以及文化的进步,网络新词不断出现、不同词的语义演变轨迹及原因等相关研究仍将是语言学界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吴福祥.语义演变与主观化[J].民族语文,2019(05):3-13.

[2]夏俐萍.益阳方言“阿”的多功能用法探析——兼论由指称范畴引发的语义演变[J].中国语文,2013(01):64-76.

[3]盛益民.绍兴柯桥话多功能虚词“作”的语义演变——兼论太湖片吴语受益者标记来源的三种类型[J].语言科学,2010,9(02):197-207.

[4]夏俐萍.益阳方言“阿”的多功能用法探析——兼论由指称范畴引发的语义演变[J].中国语文,2013(01):64-76.

[5]盛益民.绍兴柯桥话多功能虚词“作”的语义演变——兼论太湖片吴语受益者标记来源的三种类型[J].语言科学,2010,9(02):197-207.

基金项目:湖南省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专项课题研究成果(XYJ2017GB15),2017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7QY008)。

作者简介:周婷(1984—),女,江苏无锡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语言学,跨文化交际,文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