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扬和
随着新课程的启动及逐渐深入的开展,犹如一阵春风,为我们沉闷呆滞的课堂注入了新鲜和活力,深深地触动着我们每一个老师的心。数学教学不再是过去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板书学生模仿;老师出卷考学生,学生被动进行简单的评价。我们希望新课程改革能通过课堂上师生之间富有情趣的教学互动过程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从此,让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快乐的学习数学;让老师也能尝到课堂教学的欢乐从而身心健康。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努力把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作为我教学的准则,使之形成我的教学风格,让数学课堂更有特色。
一、尊重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让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让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收获,这正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比如我每天的数学家庭作业就是布置一组小练习,共三道题(两道基础题和一道变式练习)。如在学习了平均数之后,我布置了这样一组题:
1、(52+68+71+49)÷4
2、小明期中考试,语文得了94分,数学得了100分,英语得了97分,他期中考试的平均分是多少?
3、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57,甲数是165,乙数是198,丙数是多少?
作业的要求是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选择你会做的题完成,至少选择一题,评价时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分为三类,学困生只要正确完成第一题就给予优的评价,正确完成一、二题或一、二、三题就给予优加的评价;中等生只要正确完成一、二题就给予优的評价,全做对的给予优加的评价,优生全部做对的也给予优加的评价。让人惊喜的是:所有的孩子都完成了每天布置的三道题。更让人高兴的是:作业的质量越来越高了;学困生少了,优生多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二、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现代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因此,他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这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建立认知结构的过程呢?这就要求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学”上,在教法上着眼与“导”,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参与,促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记得我曾经接手的一个班,那时刚跨入四年级,孩子们各方面的表现还算让人满意,就是课堂上没有孩子举手回答问题,要么就是极个别的优秀孩子举手。课后一了解才知道,原来他们以前的数学老师要求特别严,只要觉得孩子表现不好,就会批评一通,最典型的就是班上有一个名叫张俊的男孩,本来性格就比较内向,自从被老师批评之后,再也不敢回答问题了。每次抽他回答问题,他总是站着保持沉默,我想:“这不正是我的突破口吗?”第二天上课,我抽他回答一道口算题,他站起来同样保持了沉默,我趁机说:“张俊同学表现真不错,能主动站起来,可能今天这道题遇到了困难,老师相信下次你会给老师一个惊喜。”就这样,在一次次的激励下,张俊开始主动发言了。课后我主动与孩子们谈心交流、活动、游戏,渐渐地,孩子们“活”了,课堂活了。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要以此为切入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法,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艺术性。在教学周长的意义时,课前让孩子准备了五角星、圆片、月牙、长方形、正方形、细绳和尺子。课堂上,让孩子们分小组进行了“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说一说”的活动从而建构周长的意义。在学习梯形的面积推导时,采用了学生讲老师听的方法。让孩子们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学习方法来学习梯形,课前根据需要准备学具,进行预习。课堂上孩子们分组进行了汇报。学生甲:“我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重叠,按住一个顶点不动,旋转平移上面的梯形刚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乙“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两个梯形面积之和”。学生丙:“我知道梯形的高与拼成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整堂课的气氛非常活跃,孩子们的精彩回答时而博得热烈的掌声。
四、要恰当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成功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愉悦,愉悦的情绪容易拉近师生的距离,这就需要使孩子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自己的收获与进步,就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捕捉他们的闪光点,毫不吝啬的表达你的满意之情,就需要我们用“回答得真不错!”、“你真棒!”、“下一次继续努力!”、“OK!”……之类的激励性的语言进行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我想,只要我们每位教师用心去耕耘,用爱去浇灌,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提供充裕的自由探索、自由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我们的课堂就能实现真正的和谐,彰显数学课堂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