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峰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本地区的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这清晰地表明基层治理必须置于党的全面领导之下。但从当前情况看,基层党组织建设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不利于基层治理效能的全面发挥。一些领域党的组织覆盖不全,有的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服务功能不健全,对基层公共事务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基层治理水平影响国家治理水平,基层治理能力关系到国家治理能力。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全面激活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依靠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以党建促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一、加强党的领导,筑牢基层治理之魂
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必须要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始终,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不断提高党领导基层治理的水平。
树牢核心地位。牢牢把握党领导基层社会治理的正确政治方向,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村级组织体系,由基层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发展规划、重大措施、总体部署等重要事项,保证基层党组织把方向、谋大局、促发展的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彰显。
强化政治引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乡镇(街道)、进社区。推动政治建设和社会治理的有机融合,在“六稳”“六保”、疫情防控、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基层社会治理生动实践中,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推动任务落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作用,补齐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社会治理的各种短板,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确保党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得到无缝衔接、全面落实。完善贯彻落实决策部署的督查考核机制,建立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指标体系、考评体系,发挥督查考核“指挥棒”作用,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完善组织体系,构建基层治理网络
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核心领导地位,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来实现,重点在于组织体系是否有力量。
党的组织要全域覆盖。始终坚持“党员群众在哪里,组织就要建设到哪里”。要紧盯薄弱环节和新兴领域,针对合作社、产业园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互联网企业、非公企业等多元化组织形式,注重实效性和创新性,加强统筹管理,通过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方式,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各领域、各行业,构建覆盖基层社会治理各领域的坚强组织网络。
各方力量要全体参与。着力打破行政隶属壁垒,落实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运行机制,有机联结辖区内单位、行业及新兴领域党组织,实现共驻共建、互联互动,真正做到“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建立组织、政法、宣传、农业农村、民政等部门联动机制,定期集中分析研判基层治理形势、研究推进工作举措、会商处置重大问题,构建工作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基层治理中力量分散、各自为战的问题,不断提高基层治理立体化、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将各类社会组织、经济组织、群众性团体置于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之下,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多元共治格局。
组织建设要全面过硬。坚持把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各级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的基本职责,推行党员领导干部指导联系基层制度,并把落实情况作为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责任缺失、工作不力的及时约谈提醒、限期整改落实。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的原则,深化基层党组织“标准+示范”建设,围绕政治建设、制度设计、阵地建设、服务事项、考核评价等方面细化制定“达标清单”。分领域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开展星级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不断扩大先进支部增量、提升中间支部数量、减少后进支部存量,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基本单元战斗力。
三、配强基层骨干,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建设一支符合现代基层治理需求的骨干队伍是关键因素。
配强骨干力量。在基層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方面,要紧抓换届契机,把政治素质过硬、发展本领过硬、协调能力过硬、服务水平过硬、作风品行过硬的优秀人才选到基层党组织书记岗位,同步推进村书记、主任“一肩挑”,以“过得硬”的带头人队伍凝聚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在基层治理骨干队伍配备方面,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治理需要,把善于协调辖区各类组织、能够做好群众工作和处理复杂矛盾的人员优先选拔进队伍,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在基层治理后备人才建设方面,着眼于配备专职网格员队伍,拓宽来源渠道,采取政府购买、劳务派遣等方式,招录有志青年到基层工作,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生力量。
强化能力素质。坚持新发展理念,突出政治能力和治理能力相结合。一方面,深化新思想专题学习培训,在各类培训班中设置政治能力培训课程,适时举办提升政治能力专题研修班,增强骨干队伍的政治敏锐性、洞察力和判断力。另一方面,围绕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处置突发事件、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开展经常性培训,引导他们热爱基层、扎根基层,树立在基层建功立业的自觉意识,提高基层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基层治理本领。
提升工作质效。抓落实是推动基层治理工作的主基调。一方面,要精准领会上级工作部署,保持上下一致;另一方面,要精准掌握组织工作发展规律,盯紧目标任务,坚持创造性落实、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抓落实的效率。同时,要以全局思维和战略眼光分析发展形势,发挥好党建引领、干部基石、人才聚合作用。树立鲜明的问题导向,坚持传承和创新相结合,与时俱进找准新路子,深挖根源破解老难题,用服务发展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基层治理成效的最终成色。
四、做强服务阵地,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完善党的领导下的多元服务体系是根本。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筑牢为民服务主阵地,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完善立体化服务设施。要分级构建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村民服务点等“三级服务体系”,将健全服务体系与满足群众需求精准对接,为人民群众提供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实现便民服务、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环境治理等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畅通乡村治理渠道。
营造便民化良好环境。充分发挥“三整合”制度改革成效,统筹市场监管、税务、教育、法律等服务资源,为群众提供集政策咨询、业务办理、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于一体的精准服务,为群众有效解决法律咨询、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搭建智能化信息平台。强化大数据治理理念,在确保个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智慧决策、智慧治理、智慧服务水平。推广网上党务、网上政务、网上农务、网上商务等信息服务,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真正使党的形象“亮起来”、党的服务“新起来”、党的凝聚力“强起来”。
(作者系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责任编辑: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