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兵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事关国运民生,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以战略家视野审视粮食问题,强调:“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中国立足本国国情、粮情,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我国粮食安全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上下采取超常举措保障粮食安全,国内粮食市场始终供应平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确保粮食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均对粮食安全做出部署,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明确要求“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行党政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着眼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对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做了总体安排,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列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并明确为约束性目标。
江苏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粮食播种面积超8100万亩,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3700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500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070万亩,66个粮食主产县实现全程机械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2020年全省粮食总产量745.8亿斤,连续七年超700亿斤,是粮食净调出省份,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江苏视察时指出:“这对一个东部沿海省份来说很不简单。”2020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肯定江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成绩和努力。在国家组织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中,江苏连续四次考核全部取得优秀等次,2020年位居全国第一。省市县三级建立了完备的粮食储备,建立粮食应急供应网点2321个、应急加工点381家、配送中心81家。2020年入统粮油加工企业工业总产值3040亿元、销售收入3060亿元,居全国前列。粮机制造业销售收入全国第一,油脂行业销售收入全国第二,小麦粉和大米产量均在全国名列前茅。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顺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求,推动建设38个“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单位)、220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90个粮油质检机构,“水韵苏米”省域公用品牌获首届国际稻米博览会区域品牌金奖、中国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等重要奖项,引导全省优质稻米种植基地扩至1200万亩以上,评定苏米核心企业50家、“中国好粮油”产品13个、“江苏好粮油”产品70个,3个苏米核心产品入选“江苏精品”。江苏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稳步构建,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时期,江苏粮食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江苏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粮食安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着力构建高水平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高效益粮食经济产业体系、高质量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为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把牢粮食安全关口。
坚决扛稳保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加快构建高水平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坚持注重实效,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落实中央关于“‘米袋子省長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的重要部署,按照国家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国家对省考核有关工作,严肃抓好问题整改归零。优化省对市考核内容和方式,加强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事项、重要工作部署考核,特别是将防止耕地“非粮化”作为重要考核内容,进一步增强考核针对性有效性,全面压紧压实各地各部门粮食安全责任。
坚持多措并举,抓好粮食收购。针对仓容紧张,多措并举腾仓并库,加大产销对接力度,确保有仓收粮。认真开展价格监测,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适时启动最低价收购,确保不发生“卖粮难”。继续开展优粮优价收购,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和“满意苏粮”App作用,指导农民科学储粮、预约卖粮,提供上门验质、清理整晒、烘干等服务。加强省内省际产销协作,优化利益联结机制,推动深层次合作。加强政策宣传和信息发布,密切关注涉粮舆情,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坚持深化改革,提升收储调控能力。深化地方粮食储备管理改革,稳妥做好储备粮增储和调整轮换等工作。制定《江苏省省级政府储备粮轮换管理办法》《江苏省成品粮油管理办法》,修订《江苏省省级储备粮承储企业绩效评价办法》。组织开展省级粮食储备政策执行和管理情况考评。推进南通市、苏州昆山市、徐州丰县及苏粮集团等四家试点单位改革工作,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
坚持系统思维,做好保供稳市。优化应急供应、加工、配送体系,适时开展粮食应急预案演练,增强应急实战能力。优化调整军粮供应站点布局,增强供应保障能力和配送效率。优化粮食交易体系,形成以省级交易市场为枢纽,向上对接国家交易协调中心,横向联通长三角省级中心,向下以特色品种分中心和市级分市场为骨干,延伸到省内规模以上现货批发市场的粮食交易网络。
坚持抓细抓实,抓好节粮减损。习近平总书记对节粮减损工作做出明确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并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倡议召开国际粮食减损大会,体现了对节粮减损工作的高度重视。江苏将主动作为,加强节粮减损科技创新、工艺设备更新和政策支撑研究,发挥35家省级、4家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作用,广泛开展爱粮节粮教育,推动节粮减损取得成效。
着力推动粮食大省向粮食产业强省转变,
加快构建高效益粮食经济产业体系
打造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认真落实国家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研究制定深化江苏优质粮食工程实施意见,重点围绕粮食绿色仓储提升、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粮食质量追溯管理提升、粮食机械装备提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提升、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六大行动”,突出抓好项目遴选、政策跟进、组织推进等重点工作,加大“苏”字号粮油品牌培育力度。
提升粮食仓储物流能力。着眼保障“十四五”粮食产业发展需要,调整优化粮食库点、物流节点、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等空间布局、功能定位。按照急用先建、均衡发展的原则,优先支持仓容紧缺地区新建(迁建、重建)仓储设施,缓解粮食收储压力。支持重要节点完善物流设施设备及相关技术,提升物流效率效能,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提升物流产业园区辐射带动能力。新认定一批省级粮食物流产业园,积极创建国家粮食物流示范园区。督促现有17家省级粮食物流产业园进一步落实发展规划,按照“五优联动”“三链协同”要求,完善园区功能,优化政策环境,促进产业集中集聚,创新发展特色产业,向现代化大型粮食物流产业园迈进。发挥科技支撑、标准引领作用,加快把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立足推进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快构建高质量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认真编制“十四五”规划。研判“十四五”时期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总体形势、主要矛盾、任务要求,对接国家有关规划,提出今后五年推动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的重大举措、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编制好一个省级专项规划、两个粮食领域一般专项规划,分别是《江苏省“十四五”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发展规划》和《江苏省“十四五”粮食仓储物流建设规划》《江苏省“十四五”粮食产业发展规划》。
深化法律法规与标准贯彻落实。结合《江苏省粮食流通条例》贯彻实施一周年和《江苏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颁布施行,配合省人大常委会、省司法厅开展實施情况执法检查。进一步落实农民利益保护、粮食产业发展、质量安全管控等政策制度,加强政府储备规范管理,推进储备远程监管、社会责任储备落实等方面机制建设。抓紧制定修订相关配套制度,推进行业标准化工作有效落实,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能力。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全面推行“互联网+监管”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着力推动粮食工作在法治框架下规范运行。动态管理行政权力和责任清单,加强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通过“减证便民”进一步激发粮食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大力强化执法检查。持续开展涉粮问题整改“回头看”,着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突出抓好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持续强化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监管,严厉惩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加大12325全国粮食监管热线举报问题和涉粮涉储案件查处力度。切实推进“互联网+监管”和信用监管,提升基层监管效率,确保全省粮食流通秩序稳定良好。
(作者系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
责任编辑:高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