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震宁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们党百年华诞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关键节点发表的“七一”重要讲话,回望光荣历程、擘画光明前景,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为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领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对我们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满怀信心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党、人民和国家”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三大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始终,为人民美好生活而奋斗的旋律始终激扬。作为党领导下的政治机关、代表机关、工作机关,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深入领会、准确把握这一精髓要义,以此作为依法履职尽责的根本遵循,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矢志不渝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和人民的事业之所以不断向前,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恪守为民初心。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一百年来,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我们党领导人民克服千难万险、不断夺取胜利,靠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群众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在治国理政的全部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鲜明论断,更深刻阐明了党的事业成功与否根本上取决于人民,彰显了立党兴党强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承载着党的初心和使命,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可靠制度保证,也是我们国家经受住风险考验、克服各种困难的可靠制度保证。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实践中,使人民当家作主更加具体地、现实地、有效地落实到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方方面面,依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和人民的事业之所以不断向前,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铭刻在心,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时刻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明确提出在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明确提出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明确提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明确提出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坚决推倒隔开党和人民群众间的“无形之墙”,这些关乎国之大计、党之根本的决定和决策无不充分体现出与群众休戚与共的宗旨意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更是生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的理念,进一步彰顯了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的治国理政的显著特点、鲜明标识。做好新时代的人大工作,我们务必要自觉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围绕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创造性地做好立法、监督等本职工作,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增强人大工作整体实效,为助力改革发展、维护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党和人民的事业之所以不断向前,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以人民为根、以人民为本、以人民为真正靠山。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共产党接续奋斗,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关键就在于我们党在每个历史阶段都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入新时代,我们更加认识到,人民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始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保证人民广泛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进而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最为广泛的共识和最为磅礴的力量。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空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的有效运作,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彰显人民主体地位,其先进性和生命力就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要渠道,我们要通过落实民主选举制度,依法确保国家各级权力机关的正常换届和领导人有序更替;通过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内容广泛、层次丰富的人民当家作主;通过各级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着力畅通民情民意反映渠道,保证决策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更好地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和人民的宏伟事业中来。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党和人民的事业之所以不断向前,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强调改革发展之利让全民共享。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把握和解决,始终聚焦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始终致力于满足人民需要、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奋斗,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大攻坚战决胜收官,给人民群众带来最直接、最切身的利益;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新政频出、实招不断,为百姓带来多重重大利好。党中央把“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把“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列为2035年远景目标,并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显示了直接回应和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信心和决心。为民代言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基本职责,以人民的名义开展工作是各级人大的基本特征。为此,我们要特别注重将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融入立法、决定、监督、代表等各项工作之中,通过依法有效行使职权,在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率先创造现代化生活品质、让殷实富裕生活“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进程中展现人大作为。
新时代新征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创造性地做好立法、监督等工作,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就必须把维护、保障、发展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站稳立场,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理念;履职担当,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固本强基,持续深化与基层群众的广泛联系;摆正位置,不断增强接受人民监督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以指向明确、举措务实、成效显著的工作将新时代人大的建设与发展提升到符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新水平。
突出维护人民权益,在坚持立法为民上有新作为。人民性是立法的本色,本届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和年度计划,都紧扣全省人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紧扣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精选立法项目。制定全国首部促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条例、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殡葬条例等,都是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根本目的,立务实之法管用之法。在立法为民上展现新作为,需要我们进一步把握立法重点,创新机制方法,拓展为民立法的具体路径。把人民群众的权利保障和具体利益放在最优先位置,通过法规制度保证人民群众的权利应享尽享。切实保障公众参与立法,将征求基层立法联系点意见作为立法的常态化工作,建立民意收集采纳和反馈制度,把民主立法和科学立法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立法机关在表达、平衡、调整社会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紧扣增进民生福祉,在依法行使决定权上有新成效。着眼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根本利益,找准着力点、结合点,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努力做到推动发展和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相统一,使作出的决议决定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力促各项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行权过程中,要加强调查研究,对社会关注度高的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及时公开相关信息、进行解释说明,通过网络、报刊等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组织相关专家、智库、专业机构进行深入论证和评估,对存在重大意见分歧或涉及利益关系调整的重大事项,召开听证会听取各方面意见。通过人大依法有效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形成良性高效的权力运行机制,真正让人大成为代表人民决定国家事务的权力机关。
切实解决民生痛点,在正确有效监督上有新突破。聚焦民生关切始终是人大监督工作的目标选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始终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取向。要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更加主动地将助推若干民生大事实事作为监督工作重要着力点,不断探索实践,精准切入、精心选题、聚焦发力,切实提高监督实效,推动有关政策部署和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对牵涉到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多个方面、较为复杂的民生问题,注重将整体监督和連续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既进行整体性监督,同时又选择重点事项进行连续性监督,使人大监督工作更具指导性和实效性,真正做到推进民生监督工作一以贯之、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在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上有新亮点。密切人大常委会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力量所在、优势所在。我们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发挥代表作用作为开展工作的基础性环节,把加强“两个联系”作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重要内容,切实保证并不断强化人民的主体地位。进一步落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基层代表、常委会主任接待代表日制度,与基层人大代表建立直接联系,经常性听取代表意见,深入了解民生关切。引导人大代表努力做到融入发展有实践、激发主体讲参与,推动代表工作成效显著增强,汇集提交可行管用的议案建议,并以高质量办理成果彰显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政治、法律和社会效应。
(作者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责任编辑:刘景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