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荀的“思”的学习方法探析

2021-09-11 17:29马生松张文霞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启示思考思维

马生松 张文霞

内容摘要:基于“思”的学习方法,孔子、孟子、荀子都各自有不同论述,本文对他们关于“思”的学习方法以及如何训练“思”的学习方法进行阐述,总结“思”的学习方法特点,并提出他们“思”的学习方法对我们当代学生学习的启示。

关键词:思考 思维 思考方法 启示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他们对学习方法作了全面的阐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习理论体系。有的学者侧重于对先秦儒家或著作的学习思想研究,有的学者则侧重于研究某一位教育家或是论著的学习观,学者们对于“思”的学习方法多有提及,但是没有人对其专门的研究。本文从他们有关“思”的学习方法论述中,对“思”的学习方法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对我们当代学生的学习提供借鉴。

一.“思”的学习方法阐释

在学习过程中,孔子、孟子、荀子都重视“思”的学习方法,但对“思”的学习方法他们各自有不同的见解。孔子论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孟子强调学习需要深入思考才能获得自己的见解,对“思”格外关注;荀子认为“心有征知”,发挥“心”的功能“知通统类”。

(一)孔子:学与思的关系

孔子认为学习是一个过程,提出了“学、思、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他提出“学而知之”,认为学是求知的手段,提倡多闻、多见、多问以获得广博的知识,在学习的基础上还需要认真的思考,学与思要结合起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孔子对学与思关系的论述,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惘然无知;只思考而不学习徒使人精神倦怠。可见,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二者是辩证的关系。

(二)孟子:自求自思自得

孟子提出“性善论”,并将其作为教育理论的基础。孟子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吿子上》)孟子强调“为大人”就要发挥“心之官”的作用去思考来扩充善性。他有一句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读书的时候不能盲目的迷信书本,要求读者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这句话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只有独立思考才能产生自己的见解。可见,孟子主张学习中要主动深入钻研与思考,才能获得深刻的智慧。

(三)荀子:知通统类

荀子对学习过程的分析是非常完整而系统的,将学习视为一个由“闻见”经“知”到“行”逐级上升的过程,“闻见”是知识的来源,是感性认识阶段;“知”是将感性认识抽象为理性认识的阶段,“行”是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是最高阶段。荀子曰:“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统类,如是则可谓大儒矣。”《荀子·儒效》他认为学习要善于运用思维的功能去把握事物的“统类”和“道贯”,即事物的本质与规律。[1]荀子还提到:“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荀子·正名》这里面“征知”的意思是通过思维器官对感性材料进行辨别、分析、抉择、综合、抽象、概括,以形成概念和判断,并提出新的理论和思想。[2]可见,荀子重视发挥“心有征知”的功能,以达到“知通统类”。

二.“思”的学习方法训练

孔子、孟子、荀子对“思”的学习方法的阐述不同,他们各自也提出了不同训练学生“思”的方法。孔子提出了“举一反三”、“由博返约”、“叩其两端”的方法;孟子提出了“深造自得”的内求型方法,“广博与专精”并重的方法和“怀疑与批判”的方法;荀子提出了“兼陈中衡”、“虚壹而静”的方法。

(一)孔子对“思”的训练方法

1.举一反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教学时,只有在学生认真思考了很长时间之后,教师再进行启发、开导他,如果学生不能够举一而反三,说明学生没有开动脑筋去思考,教师就不必多讲。可见,孔子非常重视学生的思考,并且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2.由博返约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这句话简称“由博返约”,“博学”是指倡导广泛地学习,以获得宽广的知识体系;“返约”是指是在博学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概括,形成基本的原理、观点。孔子的学生颜回能够“闻一知十”,就在于他善于由博返约,掌握事物的基本原理以此来类推同类事物。

3.叩其两端

子曰:“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有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一点也不清楚。我会从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反问,然后把问题综合起来回答他们。孔子还运用了“叩其两端”的方法去解答关于对人的评价问题,告诉子贡不要片面地看待人的好恶,应该从正反两面去评价。孔子以此为例,教导学生从正反两面来分析、思考问题,最终得出辩证的结论。

(二)孟子对“思”的训练方法

1.深造自得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離娄下》)孟子认为要想有所收获就需按照“道”去深入探索与思考,这里的“道”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思得”是需以“明物察伦”获得感性认识为基础的;二是指“思得”是需以“志、乐、专、恒”为心理动力因素。[3]可见,孟子既重视感觉器官获得的感性认识对“思”的基础作用,又重视情感因素对“思”的激发作用。

2.广博与专精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意思是要广博地学习,详尽地解说,目的是在于融会贯通后,再把学到的东西概括为简约的思想。学习的过程是由广博到专精的过程,也就是由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上升过程。孟子还提到:“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孟子·尽心下》)意思是要把握事物的本质,而施行时效用广大,这就是最好的道理。可见,孟子强调学习要广采博学,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要旨,以获得知识的精髓。

3.怀疑与批判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孟子·尽心下》)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孟子强调不可以盲目迷信书本知识,要用怀疑与批判的眼光来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经过自己的思考而有所舍弃。

(三)荀子对“思”的训练方法

1.兼陈中衡

荀子曰:“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荀子·解蔽》)他认为万事万物都存在着善与恶、始与终、远与近、博与浅等矛盾,易使人只看到事物的某一方面而看不到其他方面;人们往往受到自身知识、经验的局限,容易产生“蔽塞”。因此,荀子提出了“兼陈万物而中悬衡”来“解蔽”,就是要了解事物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广泛的比较、分析、综合,以客观的标准来对事物进行判断、取舍。

2.虚壹而静

荀子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壹;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荀子·解蔽》)荀子认为心是藏与虚、两与一、动与静的统一。“虚壹而静”的“虚”是指不满足已有的知识,要敞开大门学习和接受真理,不因已有的认识妨碍将要接受的认识;“壹”是指要在“兼知”中,要有鉴别与选择,鉴别出真知,要善于选择专一正确的“道”;“静”是指长时间地坚持正确的选择,坚持“择一而壹”的成果。[4]可见,“虚壹而静”体现了既要动态发展又要坚持真知的辩证综合性思维。

三.“思”的学习方法特点

根据上文对孔子、孟子、荀子的“思”的学习方法和“思”的学习方法的训练的阐释,总结“思”的学习方法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思基于学,学思结合

孔子、孟子、荀子都非常重视“思”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但“思”是在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学只有思也是徒劳的。孔子提出“博学于文”来学习间接经验,以及“多闻、多见、多问”来获得直接经验,以丰富的知识材料为依据进行有效的思考。孟子虽然非常重视“心之官”的思维作用,但也主张通过感官来获得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并通过“博学”去认识客观事物,他的“思得”是基于感官认识基础之上。荀子提出“闻、见、知、行”的学习过程,主张“善学者尽其理”,在感官获得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思考获得事物的本质规律。

(二)学须有疑,自思自得

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有所疑问,有所思考,只有深入探究与思考,才能获得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不仅反映了孔子的教学原则,也是对学生学习的要求;要求学生学习要认真思考而产生疑惑,只有在学生思之不解时,老师的启发开导才会发生作用,学生才能真正领会知识的要义。孟子提出“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求学生学习时要持有怀疑的态度,去思考书中的观点是否正确,而不能全盘照搬盲目吸收。

(三)由博返约,以约驭博

在学习过程中要广采博撷,广泛地获得知识,但也要将广博的知识进行整合,继而务精深,最终获得简约的道理。孔子提出“由博返约”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将庞杂的知识系统化,以获得最核心的认识。孟子提出“博学详说,将以反说约”,其重心在“约”,即强调精思问题的要旨。荀子提出“心有征知,知通统类”,在“闻见”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上,进行“征知”、“统类”以掌握事物的本质。三者都强调由博返约获得事物的本质认识,而获得本质认识目的是“一以贯之”,无论事物将如何变化,都能够灵活自如地应对。

(四)正反结合,辩证统一

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只学无思,不能只博识而无精约,不能“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要树立“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的思维意识,形成辩证综合性思维。孔子提出“学与思”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和“由博返约”、“叩其两端”的思维训练方法都体现了辩证的学习思想。孟子提出“博学详说,将以反说约”,既注重博学,也注重守约,二者结合才是为学之理。荀子认为人们常犯的错误是偏执于事物的某一方面,而不能对事物做出全面的分析,他提出了“兼陈中衡”的方法以把握事物关系和其本质,以及“虚壹而静”的方法来发挥“心”的思维功能,这都充分体现了辩证的色彩。

四.“思”的学习方法启示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以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古代教育家孔子、孟子、荀子等早在两千多年前都提出了“学思结合”、“深造自得”、“知通统类”等“思”的学习方法观点,这对我们当今学生的学习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树立“自思自得”的学习观念

学习观念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自思自得”的学习观念强调学生自主地学习思考,只有主动钻研与思考才能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为信念。“自思自得”的核心是“思”,“思”是“得”的前提和关键。后来的教育家们也非常重视“思得”,如《大学》的“虑而后能得”;韩愈的“行成于思”;周敦颐的“思则睿,睿作圣。”等等。可见,树立“自思自得”的学习观念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掌握“自思自得”的学习方法

首先,思基于学。要广博地学习知识,获得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可以通过多闻、多见、多问等方式来获取直接经验,也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前人的书籍来增长间接知识。第二,学须有疑。在闻、见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且寻求解决办法;在阅读别人的著作的时候,要具有怀疑精神,敢于质疑与批判。第三,由博返约。在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归纳、分析、概括、凝练,直至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第四,辩证思维。遇到问题从多角度去思考,运用正反结合、叩其两端、兼陈中衡等方法,使学习思维不偏执于某一个方面,能够对事物做出全面的认识。

(三)注重“自思自得”的学习实践

只有将“自思自得”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落到学习过程中,才能够发挥其指导作用。首先,立志。要坚定志向,树立学习的目标,堅定学习信念,如孔子所说“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第二,乐思。“乐”反应了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一种情感,学习者要保持一种乐思的思考状态,便会促进学习者对事物的思考。第三,专思。在思考的过程中要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到思考与感悟中。第四,恒思。要坚持持之以恒的原则,持续性的思考,不可半途而废,不解决问题誓不罢休。第五,常思。学习过程中无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学习中无不蕴含着思考的意味,要将思考作为一种学习常态。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陈功江,申国昌.中国教育名家治学观[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7.

[3]范广仁,赵乃贤.孟子的“自得”学习修养论[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1):19-24.

[4]廖名春.荀子“虚壹而静”说新释[J].孔子研究,2009(01):34-40.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启示思考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