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赣州市人民医院 (江西赣州 341000)
手术切除是临床治疗左半结肠癌患者的主要手段,其中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一期肠吻合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因左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隐匿,就医时多属中晚期,且部分患者合并机械性肠梗阻,因此,会增加结肠癌治疗的难度与风险[1-2]。有研究尝试先在结肠镜下植入肠道支架以扩张梗阻的肠道,再择期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临床疗效良好[3]。但有关此类治疗方式的临床报道较少,经验不足,尤其是在扩张梗阻肠道后何时行腹腔镜手术尚未明确。为此,本研究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我院的48例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和20例左半结肠癌未合并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肠道支架植入后行限期手术的时间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医院的48例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按照肠道支架植入后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一期肠吻合术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将肠道支架植入后7 d 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一期肠吻合术的25例作为试验1组,肠道支架植入后14 d 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一期肠吻合术的23例作为试验2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一期肠吻合术的20例左半结肠癌未合并梗阻患者作为对照组。试验1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41~75岁,平均(61.28±3.40)岁;低分化腺癌1例,中分化腺癌17例,高分化腺癌7例;试验2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40~79岁,平均(61.35±3.56)岁;低分化腺癌2例,中分化腺癌13例,高分化腺癌8例;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42~77岁,平均(61.67±3.57)岁;低分化腺癌1例,中分化腺癌15例,高分化腺癌4例。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3组经CT、肠镜检查确诊为左半结肠癌,试验组1组和试验2组均经腹部CT 检查确诊合并肠梗阻;术前未行化疗、放疗;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资料不完整;腹部手术史;术前CT 检查存在远处转移或局部浸润;精神疾患;血液系统疾病。
3组均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一期肠吻合术,其中试验组1组、试验组2组分别于肠道支架植入后7、14 d 进行,具体如下。(1)术前准备:使用抗生素,完善各项实验室检查,胃肠持续减压,禁食,给予肠内营养液营养支持,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和电解质、水、酸碱平衡紊乱,低压灌肠,扩充血容量。(2)肠道支架植入:清洁灌肠,清除直肠至梗阻部位肠腔内粪便,经肛门插入电子结肠镜(日本OLYMPUS 公司,CF-VL 型),直至梗阻部位,于肠镜直视下将导丝插入肿瘤狭窄段,穿过梗阻部位,沿导丝用支架推送器植入适宜金属支架(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MTN-CA 型),两端超过狭窄处>2 cm,缓慢释放支架,随时调整位置,解除梗阻,确保肠道通畅,继续给予肠内营养液营养支持,纠正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贫血等。(3)手术实施:给予全身麻醉,经脐上1 cm 建立观察孔,在耻骨联合上方建立操作孔,探查全腹,明确病灶范围与位置后实施肿瘤根治术,先游离血管,结扎,再游离需切除肠管,包裹肠管并经操作孔取出,切除病灶部位,清扫淋巴组织,用吻合器实施腹腔内吻合。
(1)比较3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2)比较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腹腔感染等发生情况。
3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3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住院时间(d)试验1组 25 58.32±13.24 142.65±45.68 18.26±4.76 49.01±12.65 9.81±2.79试验2组 23 55.65±15.65 138.96±44.64 19.21±5.26 48.37±11.47 9.43±2.64对照组 20 61.21±15.32 136.42±46.85 18.85±4.95 47.21±10.35 9.21±2.46 F 1.391 0.588 0.750 0.250 0.500 P 0.170 0.559 0.456 0.803 0.619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淋巴结清扫数量(个)术后排气时间(h)
3组术后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原发性结肠癌中肿瘤梗阻的发生率为8%~29%,与右半结肠相比,左半结肠的肠腔较小,粪便相对干结,易引起肠腔缩窄,促使肠梗阻形成[4-5]。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发病缓慢且相对隐匿,不易被发现,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发展为中晚期,治疗难度增加。以往临床多行根治性切除联合结肠造口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但肠梗阻会导致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营养障碍、粪便存留、胸腔大量积液与积气等,增加手术风险,术后并发症多,预后差[6-8]。随着医疗建设的不断发展,手术器械越来越精细,外科医师也越来越熟练地掌握腹腔镜操作,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逐渐增加,可操作性更强,广泛应用于左半结肠癌患者的治疗中。但部分研究不建议使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多认为梗阻后胀气会造成肠管扩张,可操作空间较小,不利于手术操作,术中易损伤肠管,影响术后恢复[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3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肠道支架植入后7~14 d 行腹腔镜根治一期吻合手术安全有效。分析其原因在于,经电子结肠镜植入肠道支架解除结肠梗阻症状,实施肠内、外营养支持,纠正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贫血等,待结肠水肿消退,全身内环境营养状况改善后,限期实施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一期肠吻合术,可降低手术风险,避免结肠造口带来的负面影响。临床行腹腔镜根治一期吻合手术过早,患者水电解质未能纠正、肠道未能恢复,且感染未能控制,会增加手术难度及并发症发生风险;而手术过晚,则住院时间长,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因而,临床在肠道支架植入后患者可正常进食、排气、排便,且无电解质紊乱、无严重营养不良、完全耐受的情况下实施手术的效果最佳。
综上所述,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肠道支架植入后7~14 d 行腹腔镜根治一期吻合手术安全有效,临床可根据患者一般状态恢复情况和肠道功能情况确定手术时机,以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