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庄德军
江苏省淮安公交于2016年完成了国有化改革,现有员工2050名,在线运营公交车1482台,开通常规公交线路97条,设置公交站点约2271个,公交线网总长约1792公里,年客运里程约7500万公里,年客运量超1亿人次。淮安公交系统构建“四个安全”,倾情打造“幸福公交”起步于2019年,提升于2020年,完善于2021年。三年来,淮安公交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勤于实践,以安全管理、文明服务双轮驱动、相互支持、相得益彰,公交事业发展呈现出令人震憾的新面貌。2019年以来,公司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交通运输文化建设优秀单位”“江苏省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等38项国家、省、市级殊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近年来,淮安公交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引,对安全产品、安全工作、安全管理的认识不断升华,形成了具有淮安公交鲜明特色的安全发展理念和思想逻辑。
在公交行业中,安全管理工作长期存在着科技监控和严管重罚两大路径依赖。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监控依赖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所谓科技监控依赖,就是在查找问题时,将科技监控的作用无限放大,时时事事都要依赖科技监控。科技监控可以为公交装上“千里眼”“顺风耳”,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监控,但同时,科技监控只能停留在发现问题阶段(例如:发现违纪、疲劳驾驶等),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更不能彻底根除安全隐患。所谓严管重罚依赖,就是在发现问题时,顶格扣除驾驶员和管理人员绩效工资,以此震慑其他违章违纪人员。严管重罚本质上是用经济处罚的单一方法,强化驾驶员和管理人员的被动安全意识,但同时,严管重罚容易让员工产生逆反心理,造成负面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跳出科技监控和严管重罚两大路径依赖,必须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重新认识公交企业的安全管理要素,重新构建淮安公交的安全发展理念。淮安公交认为,安全作为一种服务产品,它是“珍贵品”,更是“易碎品”,总结出安全工作的主要特点是“知易行难、每日归零”,根据安全产品特点和工作特点,将安全生产指导思想提升为“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对“生命”的敬畏来抓安全,把“安全”摆在第一位置,把“预防”作为做好安全工作的全部方法论。在此基础上,淮安公交把安全工作理念确立为“安全是1,其余是0”。
淮安公交在做好加强组织领导、压实责任链条、强化科技支撑等工作的同时,坚持从公交本质安全的“人、物、环境、制度”四大要素出发,突出“人”这个最核心、最关键、最活跃、最主动的要素,用系统思维立体化地构建了“思想安全、心理安全、生活安全、运营安全”四大管理体系,即公交安全管理“4S模式”。其中“思想安全”是最持久、最牢靠的力量,可以增强行为自觉,牢牢把握安全生产主动权;“心理安全”是行为自觉最重要的基础,培养积极阳光心态,避免人为发生重大事故;“生活安全”是影响“思想安全”“心理安全”的外部因素,和谐的家庭生活,科学的生活规律,可以为稳定的思想和健康的心理创造良好条件;“运营安全”是根本目标,只有建立在前三个安全的基础上,安全管理制度、工作规范才能有效发挥作用,从而实现“运营安全”。“四个安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条件、缺一不可。
淮安公交紧扣安全管理的思想逻辑,在创新构建思想安全、心理安全、生活安全、运营安全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思想安全”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总开关,必须要下好“思想安全”这步“先手棋”。淮安公交坚持将“党建引领”和“文化浸润”有机融合,创造性地培育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幸福文化”和“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包含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理念、愿景、目标、价值观、特点、要求、使命等八个方面。通过教育培训融化、管理制度强化、文化阵地浸化、文明创建深化、先进典型感化,将“安全文化”深度融入驾驶员工作生活,有效激发出驾驶员主动做好安全、争做幸福摆渡人的澎湃动能。一是教育培训融化。精心编印公交史上首版《员工手册》,将安全文化作为新进员工的第一课、全体员工的必修课和管理人员的常修课;组织在线安全教育培训51000学时、违章违纪驾驶员培训22期,参训员工达1080人次。二是管理制度强化。修订完善安全行车、文明服务等57项安全服务管理制度,将安全文化有机内嵌到管理制度中,赓续传承安全文化基因,不断筑牢安全生产根基。三是文化阵地浸化。精心打造“1+9+N”“幸福文化”+“安全文化”阵地。“1”指总公司高标准、高质量制作的600平米幸福文化长廊,“9”指9个分公司统一设计、分批建设的党建引领、安全文化阵地,“N”指上线了386辆“幸福公交”“党史学习教育”“安全生产月”等主题公交车厢。四是文明创建深化。深入开展“杜绝十大陋习,提升服务水平”“安全亲情文化教育”“开局之年立新功,争做幸福摆渡人”等安全文明服务竞赛活动,获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集体记功单位”,连续三年荣获全市101%优质服务竞赛“优胜红旗”。五是先进典型感化。创新举办了以安全行车、文明服务先进人物为主体的团建活动,从安全行车里程长、文明服务质量好的驾驶员中择优提拔线路长62人。驾驶员对驾驶岗位的认识,实现了从“谋生手段”向“幸福摆渡人”的重大跨越,公交事业的职业崇高感大幅提升。
2020年贵州安顺“7.7”公交车坠湖事故发生后,淮安公交将驾驶员心理健康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迅速启动了阳光团队打造行动,全面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心理专家辅导、心理关爱活动”三大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淮安公交人文关怀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心理健康档案。2020年以来,淮安公交开展员工心理健康测试近5000人次。2020年11月新进驾驶员心理健康测试首次举办,2021年3月全员心理健康测试活动全面开展,2021年4月2050名员工心理健康档案全部建立。二是邀请心理专家辅导。为全体员工开展了“创新人文关怀,培育阳光心态”“感谢有你、温暖同行,校企共建幸福公交”等心理健康辅导,为部分需要心理疏导的员工设立了心理疏导咨询室,为个别有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员工制订实施了教育转化融冰方案,达到了打开“心结”治“心病”的良好效果。三是开展心理关爱活动。在做好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关爱活动的基础上,创新开展了全体驾驶员“5.20”慰问、277名退役军人“八一”慰问等活动;创新设立了“员工接待日”制度,架起了淮安公交“连心桥”;今年5月20日,由董事长、总经理带队分两个片区,对驾驶员工作、心理问题进行“大接访、大排查、大化解”,接访问题全部实行滚动管理、限期办结,阳光乐观、奋发向上的干事创业氛围正加速形成。
和谐的家庭生活、科学的生活规律是形成思想安全、心理安全的主要外部因素。淮安公交高度重视驾驶员生活安全,通过仪器检测查找问题、察言观色发现问题、违章溯源深挖问题,确保问题及时发现、预防及时跟上。一是通过仪器检测查找问题。2020年购买了15台“岗前健康检查一体机”,实现了驻站分公司全覆盖、驾驶员岗前全检测;对体重严重超标,开车经常犯困的驾驶员进行主动干预,引导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二是通过察言观色发现问题。朝夕相处的线路长经常开展谈心谈话,及早发现驾驶员家中拆迁安置、突发情况等困难,并积极主动帮助解决;公司领导坚持生病住院必访、婚丧喜庆必访、重大事故必访、遇到困难必访“四必访”,有效防止生活因素对驾驶员产生强大冲击,动摇安全思想基础,引起心理健康问题。三是通过违章溯源深挖问题。驾驶员亲属制作了安全亲情寄语、安全亲情视频,对违章驾驶员全部开展亲情联动,与家人一起观看违章行为视频、重温安全亲情寄语,深挖违章违纪家庭层面原因。2020年9月以来,共开展亲情联动514次。“平安是最近的归途,团圆是最美的画卷”已成为淮安公交人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追求。
思想安全是保证,心理安全是基础,生活安全是条件,运营安全是目标。淮安公交将制定工作标准作为运营安全的基础条件,以开展专项行动作为攻坚克难的致胜法宝,重抓督查效能提升、奖惩激励强化,有效解决了全体员工怎么做、重点难点怎么攻、过程安全怎么管和干好干坏不一样问题。一是制定工作标准。工作标准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准绳,标准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安全管理的好坏。2021年,淮安公交坚持以标准方法推进标准,典型引路建设标准,上下联动实践标准,创新打造“淮安公交安全管理标准”新名片,目前基于安全管理8项职能清单,已出台85项分类分级、精准精细的安全管理工作标准。二是开展专项行动。2019年以来,淮安公交先后开展了“安全行驶隐患排查”“安全行车违章清零”近30个专项行动,破解了一大批重点难点问题。2019年,创新组建全省首支专兼职安全员队伍,全面增强了安全管理力量;2020年,大力实施“春雷行动”,彻底解决了56项历史遗留问题;2021年,“安全文明服务流动红旗”月度竞赛中安全分值占比高达60%,持续强化了“做不好安全不及格,做好安全才及格”工作导向。三是提升督查效能。创新建立了“双随机”“四必查”安全行车现场检查机制,即随机选派检查人员、抽取检查对象,必查十字路口操作规范、公交车进出站、分公司管理工作和安全亲情文化联动,真正形成了“人人抓安全、人人做安全、人人保安全”的安全工作新格局;以领导抽查+业务督查、执行力督查、纪律督查、科技督查、一线督查为主要内容的“1+5”安全督查机制受到了省安全生产督导组的高度评价。四是强化奖惩激励。薪酬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是奖惩激励的制度基础。淮安公交统一建立全体驾驶员安全文明行车档案,驾驶员薪酬结构中安全绩效占基本工资近50%,将安全设为“幸福摆渡人”评选、“文明服务”竞赛的一票否决指标,2020年为安全管理优秀人员、无事故驾驶员共发放了30万元安全生产专项绩效,精神、物质“双向激励”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安全生产是锦,文明服务是花,锦上添花美如画。通过系统化实践“四个安全”,淮安公交员工从不懂抓安全到逐步掌握了科学抓安全主动权,安全生产、文明服务、队伍建设、内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令人震憾的重大突破。
2021年1至6月与2018年同期相比,有责事故从113起降至1起,降幅99.1%;事故总损失从364万元降至0.6万元,降幅99.83%;千公里事故费用从103元降至0.21元,降幅99.8%,远低于行业公认的安全管理优秀标准100元,创造了连续122天无有责事故、无有责投诉的公交安全管理新纪录,8个分公司实现了0有责事故的安全管理新突破,引起了江苏省交通运输厅领导高度关注,省厅领导要求淮安公交认真总结经验,拟向全省推广。
2020年11月以来,淮安公交领导班子主动带头深入一线开展“双随机”“四必查”近30000车次,查处老年人未坐稳起步、闯黄闪等事故隐患556起;分公司积极主动自查自纠,自查整改斑马线超速、疲劳驾驶等问题1003起;线路长开展谈心谈话11000余人次,及时发现思想波动、情绪不稳定等问题30起;驾驶员违章起数逐月大幅下降,从2020年11月的121起降至2021年6月的1起。2019年以来,淮安公交凡人善举竞相涌现,受到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报道达1000余次,获赠锦旗300余面,远在3000公里以外的新疆乘客也寄来了锦旗。丁文珍、何海民、戴大云、朱锦春、胡龙喜、高雅星等一大批驾驶员已成为闻名大江南北的“幸福摆渡人”。张老先生书赠巨幅“幸福公交”牌匾、驾驶员赠送1只口罩蝶变为10000只口罩、学生家长举办的“了不起的校车先生”油画展等乘客演绎的“幸福故事”受到媒体广泛报道。“幸福公交”服务品牌的颜值和价值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淮安公交党委荣获“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成为全市国企唯一、全省公交唯一受省委表彰的企业。
通过系统构建“四个安全”,淮安公交走出了一条具有淮安公交特色的“本质安全”发展之路,这给我们带来的启迪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调查研究、解放思想是打造本质安全企业的重要前提。自2019年下半年起,淮安公交领导班子每周赴分公司开展安全工作调查研究,通过统计分析违章违规、有责事故的表象原因,查找安全隐患背后的根本原因,并跳出传统的科技监控和严管重罚“两大逻辑依赖”,构建了“四个安全”管理体系。
二是以人为本、系统谋划是打造本质安全企业的关键之举。事在人为,人在精神。淮安公交通过系统谋划思想安全、心理安全、生活安全和运营安全“四个安全”,努力让员工、特别是驾驶员在工作时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同时,明确工作规范、工作标准,让员工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三是以上率下、全员参与是打造本质安全企业的根本保证。淮安公交注重全员重抓安全、全员督查安全,从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到中层干部,再到普通员工,层层带动、层层推进安全管理责任落地。公司每周通报领导班子现场检查指导安全工作情况,切实营造出带着员工干、做给员工看的浓厚氛围,全面形成了生产部门责无旁贷、管理部门当仁不让、普通员工紧紧跟上的安全管理新格局。
四是健全机制、奖惩并举是打造本质安全企业的硬核支撑。淮安公交创新构建了容错纠错、薪酬绩效、奖惩激励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以及“安全文明服务流动红旗”月度竞赛机制,不仅彻底摆脱了“严管重罚”的传统路径依赖,有效形成了包含心理层面、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全方位硬核支撑,而且有利于驾驶员消除逆反心理,建立阳光心态,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良性竞争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