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辉 陈超 丁舒 张蕊 刘泽森 刘峥
摘 要:目的:探讨膳食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血压、血脂及体质指数的影响效果。方法:征集冠心病患者120例,病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膳食干预组(62例),对比膳食干预前后两组冠心病患者的血压、血脂和体质指数。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均下降,且干预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体质指数和舒张压等指标的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个月的膳食干预能够较为有效地控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和血脂,可作为改善患者健康状况的有益参考。
关键词:膳食干预;冠心病;血压;血脂;体质指数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增长,其中冠心病患者达到1 100万人[1]。冠心病已逐渐成为中国的公共卫生难题之一,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手段和方法亟待提升。研究表明,高血压、高血脂以及超重或肥胖是冠心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重要影响[2]。针对冠心病确诊病例设定健康指标如血压、血脂和体质指数(BMI)等的日常控制标准,在患者心梗和心衰的预防及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意义[3],而随着医学科普的推进,大众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意识不断提高,其中膳食干预便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基本护理策略之一[4]。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经济成本低但健康效益高的膳食干预则可能成为一种值得考虑的、有效的慢性病控制措施。本研究旨在探究为期6个月的膳食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血压、血脂和BMI的影响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医院公告栏、医院官方公众号等渠道进行招募信息公示,在入院的冠心病病人中招募受试者共130例,将招募到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膳食干预组。采用冠状动脉(冠脉)造影作为冠心病确诊的标准,若患者冠脉狭窄≥50%即可认为确诊冠心病。本次干预的研究方案经由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审核并批准,随访调查和相关干预措施均已获得受试者或家属的知情同意。受试者排除标准:继发性血压、血脂异常;已患有其他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服用抗甲状腺和其他影响血脂代谢的药物;长期卧床不能配合检查血压和血脂及相关检查;甲状腺疾病;免疫性疾病;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1.2 研究方法
在常规性临床护理和治疗的基础上,通过随机抽样方法将受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0)、膳食干预组(n=64)。就对照组而言,维持常规的药物指导,以及通过口头宣教形式对患者进行饮食健康教育,但对患者的个人饮食或就餐选择不进行干预。而对膳食干预组而言,干预措施如下:(1)饮食方案均由本院营养科提供,制定符合患者营养需求和个人口味的膳食干预措施。总体原则是控制日常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和热量的摄入,增加谷物纤维类食物的摄入;同时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和身体活动情况,按照食物交换份法制定针对受试者个人状况的健康干预饮食,碳水化合物占总卡路里的60%~70%、蛋白质占12%~15%、脂肪占20%~25%,选择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脂类食物,不食用富含饱和脂肪酸的脂类食物,补充足够纤维的谷物制品,摄入量3 U/d,并减少盐的摄入量,最高6 g/d。(2)床头营养处方悬挂:将获得的每种营养素的平均摄入量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饮食营养素供应(RDA)进行比较,根据季节、康复状态和饮食习惯等,制定1周的食谱,指示自助餐厅制作营养餐,挂于患者床头,每周更新1次,撰写营养处方对患者进行营养健康咨询。(3)宣教与监督:护理人员和主管医师采取多样化的宣教形式,把治疗须知、膳食处方、饮食注意事项等知识对患者进行现场指导和示范讲解,将营养处方宣教融入治疗操作中,帮助患者明确治疗目的,坚持规范的膳食行为表现;同时,责任护士每周开展一次膳食检查,对按要求达标者给予肯定和奖励,不达标者进行劝导和纠正。(4)家属参与:组织每月1次的患者及家属交流会,发挥家庭帮助和社会支持作用,从情感上给患者鼓励和督促,协助提升受试者对干预措施的依从性。
整个干预阶段,研究人员将根据受试者的身高、体重和日常状况,确定核心干预食品的频率和摄入量,并根据受试者的状况进行调整,以确保个体代谢达到最佳状态;同时,参与者可以上传每餐的餐食照片,记录干预饮食并查看食物类型和特定频率。干预周期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入选时和随访中采用相同的方法测量相关观察指标:(1)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压采用台式血压计测量,重复2次,取平均值。(2)生化指标: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10 mL,以对患者的血生化指标进行实验室检测,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与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等项目。(3)BMI:测量患者的体质量和身高,根据BMI=体质量/身高2(kg/m2),计算出患者的BMI。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软件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若为计量资料,则以±s表示,并采用t检验;若为计数资料,则以率(n,%)表示,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作为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组冠心病患者基线时比较
所招募的130例受试者中,干预前退出6例,对照组60例,膳食干预组64例。在开展膳食干预后,有2例患者因个人原因退出干预组、2例退出对照组。最终,对照组58例患者和膳食干预组62例患者完成整个干预研究。在基线时期,对照组和干预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或BMI、血压及血生化指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表1)。
2.2 两组冠心病患者相关生理指标的比较
经过为期6个月的干预,膳食干预组患者的体重和收缩压显著低于干预前,TG、TC和LDL-C水平也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MI、舒张压和HDL-C水平干預前后没有显著变化。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在所选取的指标方面均没有显著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进行比较,发现干预组患者6个月后的收缩压、TG和T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个体健康、造成沉重负担的疾病,可作为诱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5]。而冠心病的发生除遗传因素外,还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饮食等因素密切关联,促进其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进步是预防和控制冠心病的基本治疗方式之一,而膳食结构的组成和完善可作为一个关键点进行考虑。有研究显示,用碳水化合物代替脂肪类膳食,可以有效降低机体中血脂的含量[6]。同时,体重减轻5%可以对脂肪变性和胰岛素抵抗的情况进行改善,而当个体的体重减轻7%~9%时,则可以降低其患血管性炎症和其他组织学疾病的风险[7]。本研究通过对医院的冠心病患者开展随机对照试验,发现干预组患者体重较干预前有显著性降低,虽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也提示膳食干预能够作为帮助冠心病患者有效控制体重、降低复发风险的参考方式之一,与陈智远等[8]所获得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此外,本研究中膳食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收缩压、TG和TC,对冠心病病情发展的相关因素起到较好的风险控制作用,与李燕江等[9]和仉珍等[10]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饮食和冠心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当个体过多摄入动物脂肪、胆固醇、糖和盐等时,患上冠心病的风险将显著提升。本研究的膳食干预方案主要为限定碳水化合物膳食,在膳食结构设计上适当添加植物脂类,虽然在控制体重、BMI和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方面的效应并不显著,但对控制患者的收缩压和血脂有较为积极的表现,比普通饮食具有明显优势。
总而言之,膳食干预能够较为有效地控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和血脂,医院和社区应加强膳食干预在病患群体和高危人群中的科普,做好健康教育,倡导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不断优化冠心病的临床治疗和社区防控。
参考文献
[1]胡盛寿,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3):209-220.
[2]刘亚嵩,马骏.天津市西青区干部职业群体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8,26(2):118-121.
[3]张译友,邱红,杨新会.综合管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血压、血脂及血糖达标率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9,20(8):1265-1268.
[4]王彥,杜小静,张莉莉,等.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研究现状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0):79-80.
[5]黄志云,陈利群.社区稳定性冠心病病人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6,30(14):1687-1690.
[6]Puri P,Fuchs M.Population manage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Fed Pract,2019,36(2):72-82.
[7]Hassan K,Bhalla V,El Regal ME,et al.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a growing epidemic[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4,20(34):12082-12101.
[8]陈智远,魏庆民,刘亚玲,等.限时禁食法控制冠心病患者体重和血脂的临床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0,12(2):217-220.
[9]李燕江,李小娜.饮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7,17(5):707-709.
[10]仉珍,吴红艳,王毅,等.个性化饮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8,24(4):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