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潘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全面发展,对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体验感和参与度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在小学数学学习方面,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带动学生积极主动融入教学,需要每一位教师的用心与努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紧跟教育发展进步的步伐,制定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案,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课堂教学参与度的提高和对于小学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与拓展,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字】小学 数学课堂 有效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兴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符合当下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在当代大背景下学校和家庭对于小学生学习成绩的充分重视。课堂有效性提高的主要目的是置换师生之间的主体与客体关系,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自主权,对进一步对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都起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因此,本文将基于当下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浅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堂有效性教学实践的前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进行数学知识教学活动和学生数学知识获取的主要载体,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从众但不应随波逐流,要积极的改造自身,用知识武装自己,与时代相吻合,通过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注意力,激发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热爱。
第一、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老师,不要久居其位而丧失了对数学教学的自信心,少敷衍,多提升自我能力,在闲暇时抓住一切机会提升自我知识,要深挖教材,对教材有充分的自我理解能力,根据自我理解整理出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教师应看重数学学习的过程,减轻只追求数学结果为孩子们带来的负担。数学学习不仅是一个长期的活动教学过程,还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教师应循序渐进,注重学生的知识底蕴和对知识的理解概括能力,带领学生探索数学学习的本质,不断反复探索,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
“教”与“学”的结合构成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教师应不断的更新自我观念,分清教学的主次,积极做好学生数学学习路上的辅助者,将数学的有趣性积极展示给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地使用自己的大脑,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二、提升课堂有效性教学实践的措施
2.1密切师生交流,充分制定课堂计划
师生关系的和谐与稳定是数学学习过程的奠基石,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畏惧老师有利于学生更加细心大胆的探索数学,提出对数学的见解;畏惧老师则会造成学生在上课时坐立不安,害怕被老师点名,害怕面对老师,从而造成学生对数学产生畏惧感。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数学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充分的数学课前准备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它决定着课堂效果的好坏。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计划的制定时,不仅要根据教材逻辑,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教学要求,还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需要,通过先让学生在课下进行下节知识的预习,收集存在的疑难点,重点讲解他们不会的内容,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大有意义。
2.2准确把握教材,联系生活实际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必须充分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和演进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实现课内与课外的充分衔接。同时教师也应具备丰厚的底蕴,深入挖掘教材知识,在坚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潜在爆发力,能够在生活中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
例如,在“米的認识”教学中,教师为让学生充分理解“一米有多长”,可以先通过课件让学生们对米的含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室内的桌椅,让同学们利用自己手中的米尺,对自己的桌椅进行测量,从而了解一米有多长。教师也可以让同学们在放学后对自己家的家具进行测量,通过多次测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一米的概念。
2.3与时俱进,丰富教学方式
我们提到教学方式的丰富性和多样化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着积极意义,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观察中,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以输入为主的教学方法,从而引发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数学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合先进教学技术,通过多媒体教学提升课堂进度,同时,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充分参与起来,每节课选取小教师,让会的学生主动给大家讲解知识,一方面能够促进小教师对于知识的进一步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学生思考,调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2.4专注教学漏洞,培养反思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数学教学是一个极其漫长复杂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未知数都是难以预料的,教师所通用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对每一节课完全适用。所以教师要及时反思自我的数学教学方法是否存在问题,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所反馈出来的问题,对自我的教学方式进行及时纠正并灵活运用在课堂上。
2.4.1反思学生的学习行为
学生是数学课堂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直接的反映出本节数学课堂带给学生的课堂体验。教师应分清主次关系,在做到传道授业时还应做到解惑,教师应减轻教学目标所带来的功利性,多注重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对数学知识的接纳过程。同时,教师不要急切地否定每一个学生,肯定学生为数学学习所付出的努力,耐心的指引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并以最大的努力克服。
2.4.2反思教学精彩之处
教师在教学时总会有一个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及时抓住课堂反馈情况,并将亮点不断地放大,以亮点为依据不断的对教学方案和教学方式进行改正,有利于教师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为以后的数学教学提供参考,形成自己所独有的教学风格。
【结束语】小学数学的认知和发展有利于学生奠定坚实的数学学习基础。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有利于教师通过学生这一主体反思自我教学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又有利于学生通过教师这一客体弥补自身知识的不足之处,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密切联系,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实现课内外的充分衔接。
【参考文献】
[1]郑玉琴.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28.
[2]杨洁华.深度学习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5):194-195.
福建省德化县尚思小学 36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