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梅 毛秀杰 姜东伟
摘 要:试验以冀东311品种为试材,以秸秆覆盖、黑膜覆盖、裸露地表为处理对生长过程中水果番茄的单花序果数、茎粗、产量、酸度、土壤水势、叶片水势、可溶性固形物、果实外部形状、维生素C含量、株高等主要性状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处理对水果番茄的第二花序节位、番茄产量、纵径、横径、株高等主要性状有促进作用,黑膜覆蓋处理对水果番茄的酸度、果实脐径、维生素C等主要性状有促进作用,对其它主要性状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番茄;水势;秸秆覆盖
1 前言
有机肥料指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废料如农作物秸秆、禽畜粪等,是有机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中利用农作物秸秆,如稻草、麦秸、棉秆、玉米秆等,或直接施入土壤或与禽畜粪进行混合堆肥腐熟后再利用。我国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1995年全国共有各种秸秆6.2亿吨,其中仅水稻、玉米秸秆的数量就达3.8亿吨,约占世界秸秆总量的20%~30%。近年来,大量秸秆过剩,野外焚烧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秸秆还田是秸秆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目前,玉米秸还田率为20%,尚有1.5亿吨左右的秸秆可以还田,平均每亩每年可还田秸秆77.9千克。秸秆作为肥源,用于温室生产的数量是十分充足的。
地面覆盖栽培对土壤的水、肥、气、热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秸秆覆盖土壤一方面能显著改善土壤环境,具有调节土壤温度[1-2],提高土壤对土壤水分的持有能力[3-4],减少地面蒸发的作用[5-6],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另一方面经微生物分解释放出CO2,提高了温室内CO2浓度,加快作物光合作用,从而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地膜覆盖具有不同程度提高地温、保温和保墒的作用[7-8],具有改善土壤环境的作用[9-10],提高作物产量[11]。因此,研究不同地面覆盖条件对番茄影响具有一定的生产价值。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水果型番茄品种冀东311,由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番茄课题组提供。
2.2 试验设计
2.2.1 试验地情况
塑料拱棚种植,试验地为半粘质壤土(土壤类型),土地平整,前茬为番茄、肥力水平中等,肥力均匀、排灌方便,试验区周围种植番茄作保护行。
2.2.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裸地栽培、黑色地膜覆盖、粉碎玉米秸秆覆盖,覆盖厚度3厘米,覆盖在栽培畦上,栽培畦为宽高畦,畦宽60厘米,畦高10厘米。采用随机区组排列,2次重复,每小区面积2平方米,大行距6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40厘米,每小区定植10株。
2.2.3 田间管理
育苗方式:穴盘播种,2片真叶平畦内分苗,单干整枝,大番茄保留的果穗数目为3穗。水果型番茄保留的果穗数目为4穗。田间施肥:每亩施入基肥颗粒有机肥200千克,复合肥25千克。
2.3 试验调查指标及测定方法
2.3.1 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第二穗商品成熟果实,每个小区随机取5个果实,用型号为WYY 0-80%的手持式折光仪分别测定,计算平均值。
2.3.2 番茄果实维生素C含量测定
第二穗商品成熟果实,每个小区随机取5个果实,番茄维生素C采用2,6-二氯酚靛酚法进第二穗商品成熟果实,每个品种随机取5个果实,行测定。
2.3.3 番茄果实总酸度含量测定
总酸度采用碱液滴定法测定。
2.3.4 番茄果实糖酸比测定
番茄果实的糖酸比为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与酸度的比值。
2.3.5 番茄坐果率调查
各小区随机抽取3株,调查单花序花数及果实数,结果数与花数的比值。
2.3.6 平均单果重
在第二穗果实成熟期,每个小区随机抽样5株,从其上取10个达到商品成熟的正常果实,计算平均重量,以g表示。
2.3.7 土壤水势和叶片水势测定
土壤含水量通过土壤水分速测仪进行测定;叶片水势通过wp4露点水势仪测定。
2.3.8 前期产量测定
用台秤称量每个品种从始收期开始后的15天内所收获的果实的重量,记录每个小区的产量,计算3个小区的的平均值。
2.3.9 总产量测定
记录每个小区每次采收的番茄果实产量,最后计算3个小区实际收获的番茄果实产量的总和。
2.3.10 抑制杂草情况调查
果实采收后期对小区杂草情况目测评价,分好、中、差三级。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覆盖条件水果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表现
由(表1)可知,各处理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不显著。黑色地膜覆盖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粉碎玉米秸秆覆盖较高,裸地栽培最低。
3.2 不同覆盖条件水果番茄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表现
不同覆盖条件番茄果实维生素C含量进行方差分析(表2),各处理间果实维生素C含量差异不显著。黑色地膜覆盖番茄果实维生素C含量最高,粉碎玉米秸秆覆盖最低。
3.3 不同覆盖条件水果番茄果实有机酸的比较
对不同覆盖条件番茄果实有机酸进行方差分析(表3),黑色地膜覆盖番茄有机酸含量最高,显著高于粉碎玉米秸秆覆盖,其它处理差异不显著。
3.4 不同覆盖条件水果番茄果实糖酸比的比较
糖酸比衡量番茄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糖酸比高,说明风味品质越好。对不同处理番茄果实的糖酸比进行发差分析(表4)可知,各处理之间糖酸比差异不显著,粉碎玉米秸秆覆盖番茄糖酸比最高,黑色地膜覆盖最低,裸地栽培在二者之间。
3.5 不同覆盖条件水果番茄坐果率表现
由(表5)可知,各处理之间坐果率差异不显著,裸地栽培坐果率最高,黑色地膜覆盖最低,粉碎玉米秸秆覆盖在二者之间。
3.6 不同覆盖条件水果番茄平均单果重表现
由(表6)可知,各处理之间单果重差异不显著,粉碎玉米秸秆覆盖单果重最高,黑色地膜覆盖最低,裸地栽培在二者之间。
3.7 不同覆盖条件水果番茄土壤含水量和叶片水势表现
由(表7)可知,各处理间土壤含水量差异不显著,黑色地膜覆盖土壤表层含水量最高,粉碎玉米秸秆覆盖10厘米土壤含水量最高,裸地栽培表层土壤及10厘米土壤含水量均最低。说明粉碎玉米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具有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
由(表7)可知,各处理间叶片水势差异不显著。粉碎玉米秸秆覆盖叶片水势最低,裸地栽培最高,黑色地膜覆盖在二者之间。说明粉碎玉米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的植株吸收水分的能力强于裸地栽培。
3.8 不同覆盖条件水果番茄产量和抑制杂草的表现
由(表8)可知,各处理间水果番茄产量及前期产量差异不显著。粉碎玉米秸秆覆盖前期产量最高,裸地栽培总产量最高,黑色地膜覆盖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均最低。说明粉碎玉米秸秆覆盖有促进水果番茄早熟的作用。
由(表8)可知,黑色地膜覆盖抑制杂草效果最好,粉碎玉米秸秆覆盖效果较好。可见,黑色地膜覆盖和粉碎玉米秸秆覆盖均能够起到抑制杂草的作用。
4 小结
经过地面不同覆盖水果番茄,黑色地膜覆盖水果番茄有机酸含量显著高于粉碎玉米秸秆覆盖。果实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坐果率、单果重、产量及前期产量、土壤表层含水量、叶片水势等性状差异均不显著。
不同材料覆盖对水果番茄产生了一定的效果。粉碎玉米秸秆覆盖水果番茄糖酸比、单果重、前期产量及10厘米土壤含水量均最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抑制杂草效果较好;有机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及叶片水势最低。可见,粉碎玉米秸秆覆盖水果番茄有改善风味、增加果重、促进早熟、起到土壤保水、抑制杂草的作用,有利于植株吸收水分。黑色地膜覆盖水果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番茄维生素C含量最高、有机酸含量及土壤表层含水量及抑制杂草均最高,糖酸比、坐果率、单果重、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均最低。可见,黑色地膜覆盖水果番茄有提高果实营养、土壤保水及抑制杂草的作用,使产量及风味品质下降。
裸地栽培水果番茄坐果率、总产量、叶片水势及杂草最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层土壤及10厘米土壤含水量均最低。可见,裸地栽培水果番茄土壤保水性差,杂草多。
参考文献
[1] 陈素英,张喜英,裴东,等.玉米秸秆覆盖对麦田土壤温度和土壤蒸发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5,26(1):47-50.
[2] 侯连涛,焦念元,韩宾,等.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07,26(1):47-50.
[3] 于晓蕾,吴普特,汪有科,等.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冬小麦生理及土壤温、湿状况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07,26(4):41-44.
[4] 陈辉林,田霄鸿,于舜章,等.灌溉条件下秸秆覆盖麦田耗水特性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5,19(20):130-132.
[5] 张俊鹏,孙景生,刘祖贵,等.不同麦秸覆盖量对夏玉米棵间土壤蒸发和地温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1):95-100.
[6]李全起,陈雨海,于舜章,等.灌溉條件下秸秆覆盖麦田耗水特性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5,19(20):130-132.
[7]Wang XL,Li FM,Yu J,et ai.Increasing potato yields with additional water and increased soil temperature[J].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2005,78:181-194.
[8] 杜社妮,白岗栓.玉米地膜覆盖的土壤环境效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25(5):56-59.
[9] 温晓霞,韩思明,赵凤霞.旱作小麦地膜覆盖生态效应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11(2):93-95.
[10] 王丽娜.不同颜色的地膜覆盖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J].杂粮作物,2004,24(3):162-163.
[11] Anikwe MAN,Mbah CN,Ezeaku PI,et al.Tillage and plastic mulch effects on soil properties and growth and yield of cocoyam(Colocasiaesculenta) on anultisolin southeastern Nigeria[J].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2007,93(2):264-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