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铃薯套种玉米技术模式发展前景

2021-09-10 07:22陈秀洁
吉林蔬菜 2021年1期
关键词:马铃薯玉米

陈秀洁

摘 要:农业部门顺应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特别是有关农作物提升的栽培技术水平,以玉米套作马铃薯技术为例,该技术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对环境以及气候天气条件的要求较高,如相关技术能在农业领域有科学应用和推广,对充分利用现有耕地资源和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农业生态平衡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玉米;马铃薯;高效栽培模式;优势前景

马铃薯是重要农作物,其种植技术也不断改进,马铃薯套种玉米种植前景比较乐观,能充分利用土壤环境,使马铃薯良好生长,产品营养价值高,适应范围广,增产空间大,马铃薯套种玉米,玉米套种黄豆技术要点。

马铃薯和玉米这两种作物的枝叶一个是纵向生长,一个是横向生长,有利于通风透光,加强光合作用。如果品种搭配合适,有利于作物生长。为了充分利用玉米高光效作用和马铃薯耐旱喜阴的生长特性,采用马铃薯套种玉米的生产工艺,将两种农作物进行高矮搭配种植,使玉米能够具有很好的通風透光的生长空间,玉米单株生长发育得到良好的环境条件,而夏季高温期间植株高大的玉米为生长发育中的马铃薯遮阳降温,能够大幅降低马铃薯病毒病的生成几率,马铃薯生长发育获得有利条件,达到增产增值的良好效果。

1 马铃薯套种玉米优势

马铃薯套种玉米具有许多益处,可以大幅增加复种指数。在北方地区,如果采用马铃薯与玉米作物进行间作套种,可使一年单做收获变为一年两作收获,这就极大提高了有限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也能极大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

例如马铃薯、玉米、马铃薯套种模式,主要是以收获马铃薯作物为主,也能兼收一茬玉米,单位产量和经济效益是倍增的增产增效模式。因为可以充分地利用当地有限的自然资源,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率,产值和经济效益是明显的。

间作套种这一生产模式由于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能量资源,不需要特别增加生产投入,只要是土壤肥力适宜,提高基肥施用量,充足施肥,加强田间管理,选择适宜栽培作物品种,进行间作套种的作物播种和收获时间不同,可以充分进行提早或延长土地及光能利用,提高利用率。

应用马铃薯套种玉米这一技术,可以有效地延缓病虫发生时间,减轻病虫作物的危害程度。据各地有关生产调查了解,应用马铃薯套种玉米技术可以有效减少青枯病病菌在田间株行间蔓延势头,能够较好地抑制马铃薯青枯病的发生机率。

在种植套种田,马铃薯青枯病的发生率、产品大中薯减产率和马铃薯单株减产量均低于单纯种植田块。马铃薯与玉米套种技术模式对马铃薯青枯病的防治作用十分明显,田间植株的发病率仅为单纯种植马铃薯模式的60%左右。

2 几种马铃薯套种玉米技术模式

2.1 4垄马铃薯2行玉米宽幅套种方法

这种技术比较模式适合于南部的一些种粮区域,可以达到薯粮双丰收的目的。其具体做法是:垄宽2.8米设为一幅,春马铃薯按照株行距25厘米×60厘米播种4行。春玉米可以按照行株距40厘米×15厘米进行2行条播。当春马铃薯采收后可以在中央垄沟上再条播2行夏玉米。在春玉米收获后于夏玉米大行间播种秋马铃薯4行。这种模式可以收获四种作物,可谓一举多得。

这一种植模式要求水肥条件要充分供应,春马铃薯要早种早收,玉米采用育苗移栽方法,以便保证植株生长一致,要力争做到栽培过程中上下茬紧密衔接好,抓紧时间,在栽培管理措施上要保证一环紧扣一环,不能脱节,以取得高产高效的经济效果。

2.2 2垄马铃薯2垄玉米宽幅套种方法

这种技术模式方法一般要采取宽幅距140厘米,幅内种植的马铃薯要按照行株距60厘米×20厘米播种2行;玉米则要按照行株距40厘米×30厘米进行条播2行。

在马铃薯收获以后,其薯秧能够给玉米进行压青培肥并培土。然后再将玉米大行间的土壤整平作好田畦,随即在其上移植已经提前20天育好苗的夏玉米,并及时浇透水。待苗成活以后,可以将春玉米植株基部的枯黄老叶摘去,以利植株通风透光壮苗。夏玉米收后可以复种小麦。

在实际生产栽培中,马铃薯应选用早熟矮棵品种,种薯要提前进行播前处理,力争早播种、早出苗、早收获。春玉米选择使用晚熟高产品种,夏玉米要选择使用早熟品种,在冬小麦播前收获。

2.3 2垄马铃薯3行玉米宽幅套种

这种种植技术模式适用于玉米杂交制种田。可以做成2.2米幅宽,马铃薯要尽早播种,选择应用行株距60厘米×20厘米,播种2行。玉米则要按照行株距40厘米×30厘米进行条播3行,使得其玉米父本居中间,两侧为玉米母本。当马铃薯收获以后可使薯秧压青培肥,培土作畦,移植夏玉米2行。玉米收后可播种小麦。

应用马铃薯套种玉米技术模式是比较有发展前景的,实现一亩良田多茬双丰收的梦想。马铃薯国内外需求非常广阔,马铃薯的种植前景看好,农民朋友要抓住商机,实行间混套作种植,确保农业生产活动实现最大经济效益。

3 玉米套作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探讨

对于传统玉米套种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分析发现,该技术模式在近年来被业内人士广泛关注,此项栽培技术模式在应用过程中由于其对环境条件生态机理的特殊性要求,致使其技术模式未能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3.1 玉米套作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玉米套种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结合玉米和马铃薯各自具有的生长特点,充分考虑当地土壤环境以及气候、田间管理、时间差和空间差等因素,栽培2种农作物,利用各自生长优势,缩短农作物生长时间,最大程度提高种植效益。

3.2 技术试验管理效果

玉米套种马铃薯,要获得高效栽培试验效果,必须从玉米和马铃薯的生长环境需求考虑,才能在培育试验中,使玉米和马铃薯在正常的生长环境下得到理想效果。

考虑玉米和马铃薯各自生长周期,光照通风等特点,创造适应生长环境,在试验中采取大小垄间隔套种,小垄间距40厘米,地膜覆盖栽培,玉米于4月下旬栽植双行,选择种植玉米品种为郑单958,株距30厘米;大垄间距80厘米,马铃薯费乌瑞它于5月上旬播种1行,选择种植株距为0.30厘米。

在这种技术模式试验中,在植株生长期间要着重于田间施肥、中耕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种植的马铃薯可于7月中旬收获;地膜玉米于10月中旬收获。通过对栽植试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马铃薯品种实际的生育期为65天,自然生长下,可以满足马铃薯生长发育所需,生长效果与预期效果接近,达到试验要求,产量超过预期效果。

通过相关试验,玉米套作马铃薯高效栽培行数比例為2∶1,行距套作比例为1∶2,是比较优异的套种比例,建议生产种植可参考这个比例继续进行生产总结。

3.3 玉米套作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产量结果分析

通过对相关农业专家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玉米套种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对比往年同块地膜单独种植玉米产量的效果,在保证单位面积玉米产量不过度减少的情况下,额外又收获一茬马铃薯作物产量,使得同一块土地的种植整体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证明套种技术模式增产增值效果明显。

4 玉米套作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应用原理

4.1 对热量资源应用

玉米套作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对农作物的有效积温利用率大大提升。对玉米和马铃薯2种作物生长环境分析可知,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生长习性不同,对环境温度的要求同样存在较大差异。对于马铃薯生长发育,如果再提高4℃的环境下可以满足马铃薯发芽条件,当温度再提高5℃,温度达到10~15℃时,马铃薯开始光合作用,以满足自身生长需求,在后续发育中,马铃薯对温度要求相对较高。

有关学者通过实验发现在温差较大情况下,更利于马铃薯生长。玉米属于喜温作物,其对生存环境要求更为苛刻,温度较高环境中更有利于其生长发育。环境温度在10℃以上,玉米种子才能发芽生长,在其120天的生育期内,环境温度不能过低,反映了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温差不宜过大,同时潮湿温热的环境更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在生产技术模式中可以结合玉米和马铃薯不同的生存特性,按照两者对生存温度不同要求,紧抓农作物生长发育阶段的时间差,即2种农作物共同生育的时间为66天,尽力提高培育地积温利用率。

4.2 对光能资源利用

马铃薯和玉米都属于绿色植物,在生长发育中,除了对土壤环境有着较高需求外,对实际光合作用利用率需求也较为严格。玉米套种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中增加了2种农作物的叶面覆盖率,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2种农作物的功能利用时间,提升了农作物光合效率。

栽培试验中发现,玉米和马铃薯生产中,两者光合作用高峰期交替出现,很大程度上避免作物对光能的争抢,根据玉米和马铃薯自身功能需求,对2种农作物的种植间隔进行相应调整,不仅可以简化种植工作中的管理程序,也会提升玉米以及马铃薯的光合利用率。除此之外,由于套作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农作物栽培分布状态使其具有层次感、立体感,改善了农作物生长光照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作物产值。

玉米套种马铃薯高效套种栽培技术模式应用所能达到的增产增效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该技术模式在应用中可以切实改变2种农作物生长发育环境条件,降低植物病虫害几率,也能加快耕地土壤的熟化过程,在进一步提高现有耕地的使用率、光合效率和空间利用率的同时,也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建议一些地区的农民朋友可以进一步进行适当的生产试验,不断总结适应当地种植经验模式,取得更好的种植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竹霞.玉米套作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9(01):29.

[2] 玉米马铃薯间套种植模式[J].甘肃农业,2015(04):20.

[3] 潘继兰.马铃薯与玉米间套模式[N].河北科技报,2013(03):07.

[4] 马铃薯与玉米间套模式.http://blog.sina.com.2015.

[5] 潘继兰.介绍几种马铃薯与玉米的间套模式[J].新农村,2014(01):10.

[6] 黄翔.玉米套作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探讨[N].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6(5):6-8.

[7] 于亚军.玉米套作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探讨[N].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5):17-18.

猜你喜欢
马铃薯玉米
收玉米啦!
马铃薯有功劳
我的玉米送给你
给马铃薯“开窗”
为什么玉米长“胡须”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想露脸的马铃薯
“火星马铃薯”计划
马铃薯主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