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霞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步伐 逐步加快,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较多阅读方法开始高效化应用。批 注式阅读是目前应用较多的阅读教 学方式,其主要作用就是为了让学 生更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掌握 阅读文本内容并深刻感受到文章情 感。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批注有 效结合,有助于全面提升语文教学 成效。本文对批注在小学语文阅读 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析,拟定高效 化的教学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运用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有效的阅读 教学,不仅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明显提升,而且学生的语 言能力及文化素养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对于学生的全 面性发展十分有利。但从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看,较 多老师所采取的阅读教学方法都比较单一,并未注重对多种 阅读方法的运用,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低下。
一、在阅读教学预习中渗入批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做好 课前预习是重要环节。过去教师在 日常教学中仅仅是对课前预习进行 全面监管,导致形式化教学问题较 为严重。有较多学生仅仅是展开简 单、无感的文本浏览,未能集中掌握 教学主干,对阅读教学成效具有较 大影响。在目前阅读教学中引入批 注,让学生能结合阅读要求进行批 注,一边阅读、一边理解、一边标注, 能保障学生全面掌握文章主题内 容,为后续课堂教学活动高效化开 展提供保障。比如在《秋天的雨》教 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批注预 习,对各类标点符号进行灵活应用, 能有效标注出较多关键语句。比如 通过波浪线对文章描写秋天的事物 进行标注,比如“银杏”“柳树”“梨” “小喜鹊”等。通过下划线标注出较 为优美的词句,比如“金色的海洋” “清凉和温柔”“油亮亮的衣裳”等。 在阅读标注过程中要让学生能对各 类标点符号正确应用,对各类符号 合理划分,促使学生有效掌握文章 大意以及优美意境,为提高语文学 习能力提供动力,帮助学生养成良 好的批注习惯。
二、在课堂学习中渗透批注
由于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无 法跟随教师授课思路进行思考探究。受应试教育影响,以往 语文教师通常采用填鸭式授课方法,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认 知强加给学生,致使学生被动学习,没有给予学生思考探究 的时间,导致学生在这种枯燥乏味的氛围中无法调动学习参 与积极性,缺乏语文学习兴趣,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效 较低。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批注阅读教学方法融入到 语文课堂当中,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将课堂归还给学生,保 证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使其通过合作学习 或者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批注式阅读,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 语文阅读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 引导点拨,让学生将课文中好词好句用符号标注出来,并把 课文中作者的情感体悟画出来,在感悟语句的旁边写下自己 的理解与看法 [2]。 例如 :在学习《小猴子下山》一课时,教师可以对学生 进行引导提问 :“小猴子下山后,第一次掰的是什么?第二次 拿了什么?第三次拿了什么?回家的时候,小猴子手里又拿的 什么?”教师通过一连串的引导性提问,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 方式进行探讨批注,这样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中很快找到答案, 并在课文中标注出 :“玉米”“桃子”“西瓜”“空回家去”。通 过课堂阅读教学标注,学生可以在阅读课文的同时更好地领悟 文章中心思想,并在此基础上产生自己对该篇课文的看法与认 知,从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提高自身阅读水平。
三、批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批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一方面是为了提升 阅读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掌握批注阅读的技巧, 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阅读。因此,老师需要从课前预习、课 堂教学及课后三个环节运用批注阅读法,下面对这三个环节 的具体运用进行介绍。
(一)课前预习环节
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环节。传统的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中,对于课前预习环节,老师通常不会对学生有严 格要求,使得学生只是敷衍性的对课文进行简单的阅读,无 法把握课文的主干,不利于课堂阅读教学的顺利推进。而将 批注法运用到课前预习中,就可以让学生将阅读、批注及理 解三者结合起来,能让学生轻松把握课文的主干内容,并对 课文进行有效的体悟,从而为课堂中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奠 基。比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老师就可以 让学生用批注式阅读的方式来进行预习,用波浪线标出描述圆明园辉煌过去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如对于众星拱月的布 局,学生标注出了金碧辉煌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月等; 对于风格各异的建筑,学生标注出了安宁的安瀾园、杭州西 湖的平湖秀月等;对于历史文物,学生标注了先秦时代的青 铜礼器等;对于圆明园的毁灭,学生用小三角形了掠、昏、 烧。学生在预习期间,老师要对学生的符号使用方式进行引 导,让学生能够正确区分符号,以便于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 课文内容,对其蕴含的深层次含义进行理解,帮助学生从小 养成良好的预习批注习惯。
(二)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需要将批注运用 到课堂阅读教学中,开展的方式可以是学生自主参与,也可 以是学生合作参与,而在此参与过程中,老师需要及时做好 点拨和引导工作,让学生将触动心灵的词语句子标注出来, 并根据标注写下感受。比如在学习《落花生》课文时,老师 可以设问:“花生有怎样的特点?”“你们对于哪个段落的描 述印象比较深刻?”之后,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讨论与合 作,学生们很快得出了答案,标注出了“味儿美”“便宜” “有用”等,通过批注的学习方法,学生们能对父亲所说的 “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情感进 行感受,并且学生也会衍生出新的观念。当完成课堂教学环 节后,可以开展批注经验分享活动,让学生获得丰富的阅读 经验和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课后环节
课后是巩固延伸教学的重要环节,老师要将批注运用到 课后环节。比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课文时,通过调查 部分学生对于小蝌蚪的成长和变化过程不理解,此时就可以 利用批注法来教学,让学生对课文中关于蝌蚪成长的词句进 行标注,如“长出前后腿”“尾巴变短”等等,每标注一个地 方就需要鼓励学生写感受。另外,老师还可以在课后为学生 展示蝌蚪与青蛙关系的资料,让学生阅读批注。
毕业于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561400